关于取长补短的成语(成语典故—取长补短)
取长补短
【释义】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出处】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成语故事】
大约在公元前327年,孟子由齐国来到宋国。当时的宋王偃宣称要实行仁政,孟子就要大夫不胜多给宋王推荐贤士。
当时的滕国(今山东省滕州市)是个非常弱小的国家,滕文公还是太子,还没有继承王位。有一次,他到楚国去,路过宋国,就去拜见孟子。孟子同他讲了一番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励他要以尧舜之道治理国家。
隔了些时候,滕文公从楚国回来,路经宋国,又去看望孟子。孟子叫他一定要施仁政,并引用颜渊的话来勉励他:“只要下决心去做,就可以做得像贤明的尧舜一样。”
孟子又说:“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意思是说“现在的滕国,如果把长的地方去掉,补到短的地方,方圆大概有五十里吧!只要实行仁政,滕国肯定能变得富裕强大。”
后来,“绝长补短”被引申为“取长补短”这个成语。意思是取别人的长处,补自已的不足。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