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卖假货怎么赔偿(民法典关于卖假货的赔偿规定)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遇到买到假货或者过期产品,尤其是网购过程中,这样的事是时有发生的。普通小件商品也就罢了,即使购买的是高价值的电子产品,化妆品,或者奢侈品,也有可能遇到假货或者过期产品。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自认倒霉还是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商家卖假货怎么赔偿(民法典关于卖假货的赔偿规定)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了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商家在销售过程中标注“假一赔x”虽是单方面的承诺行为,但买卖合同成立之后,该款项就有了法律约束力。如果出现假货,商家应按照承诺向消费者赔偿。
商家卖假货怎么赔偿(民法典关于卖假货的赔偿规定)
如果商家未做出相应的承诺,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等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格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金额不足500元的,按500元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遇到假货的相关案例中,争议最多的是如何界定假货,消费者和商家对假货认为上是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各说各有礼,法律上又是如何界定的呢?
商家卖假货怎么赔偿(民法典关于卖假货的赔偿规定)
其实,法律上并未明确定义什么是假货通常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来说,我们日常生活中理解的假货就是假冒正规厂家生产的同样或类似产品。但在实际操作中,即便商家销售的产品是正品,如果出现影响消费者消费意愿的商品质量、用途、有效期等信息的夸大或者虚构,同样构成“假一赔x”中的假货事实。《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三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
所以,日常生活中遇到假货,或者不合格的产品,不要自认倒霉,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和商家协商不成,消费者协会、仲裁机构乃至人民法院都会为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最好最有力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