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网
近日,多地疾控中心发布提醒,流感活动将逐步进入活跃期,要做好个人防护;杜绝带病上课上班;儿童和中小学生近期应该尽量减少参加课外辅导班或者去培训机构,避免交叉感染;此外应减少出入人流密集,空间密闭的场所;如有流感样症状,请根据病情就近选择医疗机构就医,并戴上口罩就诊。
中国经济网资料图 付云鹏/摄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流感病毒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流感防控是世界性难题。在温带地区,流感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而在热带地区,流感的季节性不明显,全年均可发生流行。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丁(A、B、C、D)四型,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同一个人可多次感染不同亚型流感病毒。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但其症状、体征易与普通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相混淆,故流感确诊有赖于实验室诊断。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产生的空气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
流感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发热,咳嗽(通常干咳),头痛、咽痛、肌肉和关节痛。多数人表现为轻症,通常在一周内自愈。但是,流感也可导致部分人尤其是高危人群发生重症,甚至死亡。
出现流感症状的患者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尽早抗病毒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缩短病程。患者应尽量单间居住,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患者。当患者病情加重,或者原有的基础性疾病加重时,应立即就医。
流感患者应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如确需外出,应佩戴口罩。不要带病上班、上学,在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以后方可复工、复课。
与患者同住的家庭成员要高度重视,做好自我防护。家庭成员尤其是流感高危人群应该尽可能避免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所有的家庭成员与患者密切接触的时候要注意个人卫生。直接接触患者或处理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呼吸道分泌物后,应该尽快清洗双手。密切观察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一旦其他家庭成员也出现同样的临床症状,应及时就医。
关于流感存在的4个误区
误区一:打了疫苗就高枕无忧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但流感疫苗只针对流感病毒产生抗体,而对于因细菌、其他病毒或支原体引起的感冒则没有预防和抵抗的效果。由于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每年的疫苗都是根据当年的流行毒株进行研制。另外,监测数据表明,流感病毒抗体大概只能维持一年左右的时间,所以每年都要接种流感疫苗。
误区二:流感就是普通感冒
感冒分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即流感)。普通感冒主要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引起,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症状相对较轻。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全身症状较重,高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症状明显,婴幼儿、老年人和存在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并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
误区三:醋熏蒸房间防流感
很多人认为醋酸能起到消毒的作用,所以用醋熏蒸房间也是可以预防流感的一种办法。但事实上,醋必须在一定浓度下才能达到消毒的作用,然而长时间在房间里熏醋,不但会引起呼吸困难,还会造成呼吸道的损害。
误区四:喝板蓝根防流感
板蓝根确有抗病毒的作用,但它也是药,同样存在副作用。此外,板蓝根并不能预防流感,脾胃虚寒的人士也不宜服用。过量服用还会引起消化功能和造血功能的不良反应。
如何有效预防流感
1、这些人群最好接种疫苗
借鉴WHO立场和其他国家多年的应用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中国季节性流感疫苗应用技术指南(2014-2015)》推荐孕妇、6月龄-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及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为优先接种对象。
中国经济网资料图 付云鹏/摄
2、多吃富含维生素A、C的食物
秋冬季节儿童体内缺乏VA是易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一大诱因,而维生素C也有间接促进抗体合成、增强免疫的作用。胡萝卜、苋菜、菠菜、南瓜、红黄色水果、动物肝脏、奶类等都是富含维A的食物。
3、睡眠充足
注意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紧张、熬夜、吸烟等削弱身体体抗力,及时添加御寒衣物。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减少细菌滋生。多开窗,保持空气流通。多晒衣服和被子,常清洗生活用品,勤消毒。
4、注意个人卫生
正确洗手、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或手帕等掩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家中或公司有流感病人,一旦接触了他们的公共物品,就要马上先洗手,然后再去进行其它的事情。
5、加强锻炼
预防流感还可以积极参加锻炼,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功能。特别是冬春季节,可以晨跑、爬山。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可以戴口罩,降低传播可能性。家人之间不要共用一条毛巾,手帕或者饮食用具等。
中国经济网资料图 付云鹏/摄
6、控糖控零食
儿童免疫力较脆弱,易因食品中各类添加剂、防腐剂以及糖分等受到损害。因此,家长应少给孩子吃含防腐剂和添加剂多的零食,控制糖分摄取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