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探索“引智+引技”医疗援藏模式 “一根网线”将名医引入西藏

天津援藏医疗队沉入基层,开展健康宣教和义诊。受访者供图 8岁的藏族女孩扎西措姆从未体会过与小朋友一同蹦跳嬉戏的快乐。因为右脚先天严重畸形,她连走路都很吃力。 最近,小女孩的希望被...

天津援藏医疗队沉入基层,开展健康宣教和义诊。受访者供图

8岁的藏族女孩扎西措姆从未体会过与小朋友一同蹦跳嬉戏的快乐。因为右脚先天严重畸形,她连走路都很吃力。

最近,小女孩的希望被天津援藏医疗队点亮了。在西藏昌都市藏医院进行医疗援助的天津骨科专家为她拍片诊断后,通过远程诊疗系统邀请天津知名的骨儿科专家为她会诊。很快,一套为扎西措姆量身定制的诊疗方案出炉:由天津医院骨儿科主任张中礼、陈兆强赴昌都亲自为她手术,随后由藏医院医生进行后续康复治疗。

扎西措姆是天津医疗援藏全新帮扶模式的首批受益者之一。天津第九批援藏队员、昌都市藏医院院长宋振强说,经过多年探索,目前天津创新“引智+引技”的医疗援藏模式,提高了诊疗效率和精准医疗水平;同时,当地藏医院与天津医学高校系统签订多项共建协议,把天津优质的医疗、科研、医院管理资源引入西藏,让患者实实在在受益。

创新帮扶模式:“远程会诊+柔性援藏+医疗联合”

昌都市藏医院地处西藏东部,平均海拔达3200米以上,距离拉萨1000公里左右,是藏东地区老百姓看病就医最大的诊疗中心。

该院以藏医为主,在天津援藏医疗队多年的帮扶下,医院的软硬件水平得以大幅提升,前来就医的患者人数倍增,但其技术水平和诊疗能力等依然不能满足当地老百姓的需求。“特别是在疑难重症病人的处理上,能力明显不足,诊疗规范也不尽如人意。”宋振强说。

2016年以来,天津援藏医疗队采用“师带徒一对一”帮扶,填补了昌都医疗诊治的多项空白。“如何对当地进行持续支持,要在长效机制和精准诊疗上下功夫。”宋振强说。

从前的援助方式是由天津派出医疗领域的专家团队,定期到西藏开展“柔性援藏”,支持当地医院建设。但在实际操作中始终存在的问题是,对一个具体的病患而言,除非恰好擅长诊治自己病症的援藏专家正在西藏的医院,否则还是很难得到实时、具体的救治。

为此,在“柔性援藏”的基础上,天津援藏医疗队创新远程医疗办法,“这意味着可以即时调动天津医院的所有资源,根据患者需求,进行个体化定制和实时支持。”

二年级女孩扎西措姆的出现,开始让天津医疗专家们思考,如何进一步让两地医疗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

她所在伊日乡小学的校长洛松次仁最先注意到她的难题,这个学生走路不便,而且因为脚畸形的问题,鞋总是脱落,老师常常要帮着她捡拾并穿上。扎西措姆曾随父亲到县医院诊治,被告知无法手术。听说成都华西医院骨科可以做矫正手术,但医院距离远、骨科手术及术后康复时间都较长,而这一家本就贫困,且父母都是藏族群众,语言沟通也有困难,孩子的病一直耽误着。

得知小女孩的病情后,宋振强设想,把远程会诊和“柔性援藏”结合,邀请天津市的儿童骨科专家远程会诊后,由天津当地的医院派出医生到昌都实行手术,再由藏医院的医生接力完成后续护理康复,即“远程会诊+柔性援藏+津昌医疗联合”的新帮扶模式。

远程实时培养高水平医疗人才

要想提升当地医疗水平,人才培训是关键的一环。

宋振强注意到,此前多批专家先后到来,帮助当地医院购置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可因为当地医生诊疗水平有限,一旦专家援助期满返回,一些需要高精尖技术才能操作使用的医疗设备就闲置下来。

此前几次全国范围对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中,藏医院的成绩很不理想。原因在于,该院的医生大多学的是藏医,对西医诊断方式并不熟悉,很多人根本没学过疾病编码等知识,病例书写杂乱、操作规范欠缺。

“医改后按照病种付费,对病案首页疾病编码规范要求很高,如果书写都不规范,后续诊疗很多方面都受影响。”宋振强举例说,一个消化性溃疡,可能就被简单写成“胃炎”,甚至“消化不良”,“这样很难进行疾病编码。”

对当地医生进行全方位培训成为当务之急。然而,如果仅靠请内地专家进行线下培训,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

借助2020年天津市阅批给昌都市藏医院捐赠的微医远程诊室等设备,西藏与全国高端医疗机构通过“一根网线”实现了远程联系。

眼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可对民族医院来说,院感相关管理本就是短板,专业知识和防控意识都较薄弱。

据介绍,昌都市藏医院的肺病科大都是藏医,专业性不强,当地医院里一个医生兼几个科室工作的情况很常见。而现在的治疗需要藏西结合,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对呼吸道疾病更加重视,所以开展西医培训,加强对该领域的知识普及培训尤为迫切。

通过远程诊疗系统,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院感主任滕帅多次为藏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及时解决了很多关键且急迫的问题。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为藏医院设计了一系列远程培训课程,包括呼吸科室的建设,常见病处理以及技术操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培训。

“通过远程知识传授和帮扶,防控中一旦出现任何问题,我们随时都可以请教专家解决问题。”宋振强说。

津昌两地医疗资源形成合力

远程医疗系统也把津昌两地的关系拉得更近了。不久前,宋振强带着昌都市藏医院的医生和专家来到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及两所高校的附属医院,签订了多项共建帮扶协议,力求将天津优质的医疗、科研、医院管理资源引入西藏。

昌都市藏医院的检查科室里缺少心电专家,以往病患的诊断只能完全交给机器来诊断,特别容易造成病人的漏诊和误诊。而对心脏病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如今,昌都市藏医院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建立实时对接,通过后者新研发的心电远程诊断系统,使心脏病专家在天津也能通过互联信息系统远程协助西藏的医生进行疑难心电图的诊断。遇到疑难病例,天津还会请最权威的医生来会诊,大大提高了心电诊断的准确率。

“这就好像使我们医院拥有了权威心电诊断专家。”昌都市藏医院功能科主任嘎玛激动地说。

随着全面脱贫,西藏疾病谱也逐渐发生变化,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发病率悄然上升,慢性病难控在西藏也成为普遍难题。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把其成熟的“三一照护”慢性病管理模式“送”到藏医院,即通过“互联网+”,整合患者院内院外数据,将慢性病管理带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提高患者治疗的达标率。

朱宪彝纪念医院院长陈莉明介绍:“目前在该模式下治疗的慢性病患者,通过全程综合管理,治疗达标率由最初的36%提升至67%,年平均治疗达标率72.1%。”

天津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亲自指导建立,借助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医药临床规律,在中医药循证研究方面一直处在世界领先地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主任张俊华教授表示,将全力帮助昌都市藏医院建设藏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共享相关数据库,提供软硬件和人力智力支持,共同推动藏医药的发展。

除此之外,昌都市藏医院还与天津医科大学达成藏药研发、技术指导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意向,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签订肿瘤医联体和远程会诊协议,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签订眼科医联体协议,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签订针灸和药事服务远程指导协议等。

宋振强说,把天津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的优质医疗、技术、科研、人才、管理资源,通过远程教学会诊、共建指导等“柔性援藏”的方式引入西藏,归根到底还是要让那里的老百姓少一点病痛、多一点幸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8月30日 06 版)

  • 发表于 2021-08-30 20:05:03
  • 阅读 ( 273 )
  • 分类:科技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百思特
百思特

31017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