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受连日降雨和上游来水影响,山西省乌马河清徐县、祁县段发生多处决堤,多个村庄进水。目前,当地正组织力量全力抢险救援,已转移上万余人,暂无人员伤亡情况报告。
从河南暴雨灾害到山西暴雨
北京今年也雨水反常地多
你是否发现
2020年2021年
降水多得有点反常?
正值秋高气爽时节,一天天凉快下去了,
按理来说,天气会变得平和,雨水减少。
打开新闻,却吓了一跳:山西发大水了?!
网友在线求助:
暴雨淹没了街道和房子,已经没到腰了,没有电,撤离困难,已经有人溺亡了……
10月2日以来,山西被大暴雨侵袭,
忻州南部、吕梁、太原、阳泉、晋中、临汾、长治累计雨量突破100毫米,
临汾北部、晋中西南部等地突破200毫米,
省会太原也达到203毫米,
大部分地区都创下了10月上旬累计降雨量纪录。
一句话:雨量极大!!!
山西省已启动地质灾害Ⅲ级应急响应,
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河流决堤,山体滑坡,建筑崩塌;
村庄被淹,群众被困,
平遥古城墙体坍塌,126座矿山关停,
平遥古城城墙坍塌
昌源河大桥桥台被冲垮,数十米铁轨悬空,列车停运、晚点;
桥正在用石子、枕木修建,通车还要好几天。
人们的正常生活完全被大乱,
一个字:危!!!
山西多个村庄,积水高达两米,最浅也有一米;
泄洪的地方大浪滔天,真“洪水猛兽”!
一场和洪水争分夺秒的赛跑开始了,
380名武警官兵奔赴抗洪一线,
在乌马河清徐县、祁县段,村民和当地政府连夜筑坝抗洪,
8个村庄约1.5万人连夜撤离。
在临汾市蒲县荆坡村的山体滑坡中,交警连夜救下所有被困者;
交警中4人被压在废墟中遇难,1人受伤。
洪水还造成了大面积的落石塌方。
山西省气象发布了地质灾害风险预警,黄色大雾预警。
目前,洪峰仍在过境,
明后天可能还会降水,不能掉以轻心。
网友:
“没想到山西遭遇这么大面积的水灾!”
山西这场雨,连续下了60个小时,雨量是常年均值的8倍。
为什么10月份下雨,是雨季推迟了吗?
并不是。
山西的雨季没迟到,7月份就到了,7月下旬到8月上旬的降水量偏多,北部地区最明显,偏多两成以上。
经历一个汛期,泥土早已吸水饱和,
抗击暴雨的能力大大下降,这次,雨水一落地就成洪。
异常的还有山东,
10月6日下午,山东省气象台发布:
山东降水突破900毫米,较常年偏多53%!
8日晚至10日上午,山东鲁西北的东部、鲁中的东部、鲁东南和半岛地区有中雨局部大雨或暴雨,其他地区小到中雨局部大雨。
山东黄河段面临1985年以来最严重的秋汛,
黄河、大汶河、金堤河洪水“三河相遇”,极为罕见,很难治理。
“这是我21年来见过的最高水位!”
7月份,河南遭遇罕见特大暴雨,创下记录,
几小时的降雨量,就达到了170多个西湖的水量。
北京今年降水比常年同期多7成,为近20年来最多,
三个月内下了60多场雨。
8月底,首都人民的“大水缸”——北京密云水库,蓄水量达到33.71亿立方米,
创下建库以来最高纪录。
一向少雨的河北保定,也在国庆七天假期中连着下了五天大雨,
7月份,保定已经下过一场难忘的大暴雨,全城联动,无人机出动巡检……
中央气象部门的数据显示,今夏(6月1日至8月31日),
京津冀3省份的平均降水量达508毫米,比常年同期增多近一半,
是1997年以来同期最多,甚至超过了洪灾严重的1998年。
各地网友都在感叹,今年雨水很多,以绝对优势压倒往年。
7月以来,内蒙古呼伦贝尔平均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8.6%,两水库发生垮塌;
6月辽宁平均降雨量为170.9毫米,比常年偏多89.9%,为1951年有完整气象资料以来最多。
吉林多条河流水位上涨
位于我国最干旱地区的塔克拉玛干沙漠,7月份突发洪水,
300平方公里的范围全都是水,沙漠变湖泊。
当时,河南抗洪还没结束,
沙漠中的中石化西北油田人,已经开启了抗洪模式……
把视野再延伸一下,原本“高处不胜寒”青藏高原,也在变湿。
自古以来,南方降雨就多于北方,
南北方的农作物、生活习惯,都因此而不同。
2021年的降水却重新颠覆了我们认知:华北要重回历史上的水乡了吗?
降水最直接的原因,今年7月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外加台风“烟花”、“查帕卡”的叠加影响,能量充足,
“拉尼娜(La Niña )”现象,也加剧了南旱北涝,并且会加剧酷暑、严冬。
联合国气象组织确认了这一点,表示北半球今年6至8月的空气温度可能高于平均水平。
但无论是拉尼娜还是厄尔尼诺,都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兴风作浪的。
人类对二氧化碳的不断排放,让全球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
全球平均气温在最近的几十年以内上升了0.7摄氏度。
气候变暖,产生了极端天气。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1)》指出,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升温速率明显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
1951~2020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升温速率为0.26℃/10年。
过去50年之中,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区冰川面积退缩了15%,
高原多年冻土面积减少了16%。
青藏高原暖湿化显著,年平均气温增速超过同期全球的两倍。
过去的拉萨,往往半夜下雨白天晴,现在则是连日细雨绵绵;
过去当地人穿着厚衣服度夏,现在则换上汗衫短裤;
过去湖泊大量萎缩,现在则“大肆”扩张以至淹没草场……
青海是青藏高原其他省区当中升温率最高的,柴达木盆地升温尤为明显,
升温变率每十年增加0.49℃。
放眼全球,格陵兰岛、冰岛,冰川出现大面积融化,北极地表出现罕见48摄氏度高温,南极气温上升……
北美、俄罗斯遭遇极端高温天气,
欧洲发生特大洪涝,巴西、阿根廷等地发生干旱。
人类活动已经导致气候不稳定,
今后的极端天气将成为常态。
有一个问题:
如此一来,北方就不缺水了吗?
如果北方降水连年增加,“南水北调”还有必要吗?
目前,北方降水偏多是相对于本地的气候平均值而言,并不意味着不缺水了,
从降水量值上看,京津冀和南方地区还是存在明显差异,
华北平原人口稠密,工农业活动用水需求量大,
因此,还是有南水北调的需求。
也有人问,降水多了,缓解了旱情,那不是有利于丰收吗?
但是庄稼还靠人来维护,人都有危险了,谁还顾得上庄稼,
实际许多都烂在了地里,成了农民的巨大损失。
总得来说,降雨量增加,有利有弊,
下在极度干旱、寸草不生的地区,有利于植被生长,但代价是极大的。
毕竟雨水不为人类着想,不只挑“该去”地方。
希望每个人都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保护环境,
说到底这还是为了自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