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面提供了王仲荦个人资料简介(简历及图片),王仲荦是谁?王仲荦个人简介资料完整设计了网页求职找工作编辑个人简历作品所需要的王仲荦网站常用模板元素,不保证王仲荦人物数据真实,任何问题请联系管理员调整。
王仲荦(1913--1986)教授。浙江余姚人。1937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曾任上海太炎文学院、中央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山东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中国唐史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山东省史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专于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史。着有《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关于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及封建关系的形成问题》、《北周六典》等。
王仲荦原籍宁波余姚明伟乡,出生上海,在上海读小学、中学、大学。其祖父是一贫穷的农民,其父在姑父的资助下从余姚到上海经营商业,在一战期间赚了一些钱,但在1928年到1930年的经济大萧条中遭到破产,家庭从此衰落,此时正逢王仲荦青少年时期。
学生时代,他很喜爱古典文学,18岁开始注《西昆酬唱集》。这是一部北宋杨亿等人唱和的诗集,诗中用典甚多,在宋诗中自为一体。为了这部诗集,他白天去上课,晚上就伏在妻子余风年床边(有肺病,长期卧病在床,23岁不幸因病去世),检阅典故,逐条梳理,凡《佩文韵府》等,无不加以披览,这部《西昆酬唱集注》直到1980年才由中华书局出版。
1930年,在上海正风文学院求学期间,王仲荦由于诗写得好,得到章太炎的赏识,将其收为晚年弟子。章太炎对他的影响甚大。30年代初,开始走上学术研究道路时,曾向章太炎请教治学方向,老师告诉他“民族危亡关头,欲保种姓,必须热爱祖国历史。”王仲荦受章氏“读史救国”思想影响,转而治史。王仲荦承继传统国学路子,加入了补编正史书志行列。他初准备做《两晋会要》、《南北朝会要》。后听说泰兴人朱铭盘书做了这项工作,于是放弃了,转而做《北周职官志》。王氏的这项活动,得到了章太炎的支持。在章氏的指示下,他广泛参考了金石资料,草成了初稿。1935年,又贾其余勇,草成姊妹篇《北周地理志》。
1935年,王仲荦上海正风文学院毕业,参与创办《制言》杂志的编辑工作。1936年,太炎先生因病逝世,王仲荦将太炎先生的遗着目录加以整理、发表,为后人研究太炎先生的思想提供了诸多方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先生从浙江老家回到被日军占领的上海,和一批进步人士在租界创建了太炎文学院,王仲荦任院长秘书室主任兼中国通史教授,讲授中华三千年历史(民国通用教材)。课堂上,先生意气风发,慷慨陈词,极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日伪当局对此极为恐惧,起先以“号召抗日”等罪名加以责难,继而给先生寄去了装有子弹的信函。虽然受到如此恫吓,先生却泰然处之,继续走自己的路。直到1940年,汪伪政权粉墨登场,太炎文学院为避免成为汪伪阅批的文化工具,宣布解散,先生就此离开上海。
1940年底,先生抵达昆明,任云贵监察使李印泉(章太炎的盟兄弟)的秘书。1942年,怒江前线告急,适逢先生身染虐疾,十分虚弱,但仍然坚持和李印泉赴保山龙城等地参与指挥抗击日军。当前线统帅部决定撤军回昆明时,先生极力反对,并正确分析了敌我形势,指出我方优势,在李印泉的大力支持下,统帅部最终采纳了王仲荦的建议。固守怒江,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1942年底,王仲荦赴重庆,先后在中央大学师范学院任讲师、副教授。避难云南期间,无书可读,身边只有一部《资治通鉴》,因得熟读此书。这为他以后从事六朝隋唐史创造了条件。
1946年,随中央大学回到南京。1947年,因支持学生民主运动,王仲荦等十多位教授被解职。离开南京中央大学后,王仲荦来到了青岛的山东大学中文系任副教授。1948年,年升教授。1951年,山东大学历史系成立,转为历史系教授,时38岁。同年与郑宜秀结婚。1977年,任山东大学历史系主任。1980年,建立学位制度,王仲荦成为首批博士生导师。兼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文史哲》编辑会副主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山东省理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第一届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历史学科第一届学位评议组成员。
50年代开始,在山东大学历史系教魏晋南北隋唐史课。因为他讲一口上海话,怕北方学生听不懂,写成了80万字的讲稿。这部讲义,以后就成了《魏晋南北朝隋初唐史》。195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立项,决定出版“中国断代史系列”。由于王仲荦是这一领域内的权威专家,自然也就受邀参加写作。1961年,《魏晋南北朝隋初唐史》上册出版,下册由于遇上“文革”,未及出版。
1955年,出版《曹操》(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关于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及封建关系的形成问题》。这是他出版的第一部学术专着。编注《资治通鉴选》(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
王氏的学术整理期是60~70年代。1963年开始,他奉国务院令,借调中华书局,参加“二十四史”标点工作。他主持南朝五史的标点工作,因此之故,他得以在北京生活了近九年时间。他负责校注了《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启功称,中华书局校点本“二十四”,以王仲荦所校点的《宋书》、《齐书》、《梁书》、《陈书》为较好。
在这段时间里,他抽空整理、写定了旧稿。1977年,送中华书局。不久,《北周六典》(中华书局1979年)、《北周地理志》(中华书局1980年)、《西昆酬唱集注》(宋人杨亿编,王仲荦注,中华书局1980年)三部书陆续出版。这三部书稿前后经历了近四十年时间,最后能完整地出版,实在不易。
1977后的精力,用于《魏晋南北朝隋初唐史》的修订工作。1979年,形势好转,上海人民出版社再次约稿,要求出版下册。王仲荦认为这部稿子只能代表当年水平,25年过去,学术界对这段历史的争论非常激烈,进展很快,不可能稿子原封不动地重新印出来,于是王仲荦对旧稿进行大的修补,拆成了《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五代史》两部着作。1983年,《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写定。1988年,《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十年精力,瘁此两书”。
1984年,又编定了文集《蜡华山馆丛稿》(中华书局1987年出版)、《蜡华山馆丛稿续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
1983年以后,70高龄的王仲荦,主持了《太炎先生全集》整理工作。
晚年致力于敦煌学和古代物价史的研究,写成《敦煌石室地志行记综录》、《敦煌石室地志残卷考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和《金泥玉屑丛考》(中华书局1998年)。
王仲荦先生一生致力史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正如启功先生所言“无愧宗师”。其治学经验大体有以下几点:
其一是博。先生一生博览群书,有着深厚的史学底蕴。早在青年时期,就把家藏的五六千册书都通读过了,为写《西昆酬唱集注》,找了许多书,如《左传》《论语》《史记》《汉书》《后汉书》《晋书》《太平御览》《世说新语》等都细致的看过。
先生读书既多又快。在京点校二十四史后期,常去中华书局图书馆借书,没过多久,对人感叹:“这里藏书,我大多已看过了”,并“苦于无书可看”。馆内藏书几十万册,在当时远远抵得上一个大学藏书馆,先生却叹无书可读,其学问之渊博,可以想见。
其二是精。即在博的基础上,精读深钻几本基本书,把它读得熟烂,他曾说:“一个学者,要有几部书熟烂于胸中,这样才能控制全局,无往不胜。”他不仅这样说了,还这样做了,据郑宜秀老师讲,王仲荦对《资治通鉴》甚为熟悉,读过十几遍,他自己也不止一次说过:“在某种意义上讲,我是靠一部通鉴起家的。”
其三是勤。勤读、勤记、勤思、勤学,书不离眼,笔不离手,脑袋不停地思考问题,并把记、思、写有机结合起来,把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智慧和活的源泉,使之开出新的花,结出新的果,这是王仲荦一生的治学特点和根本要诀。他一生求学、教学、治学六十余年,总是勤勤恳恳,孜孜不倦。王仲荦的卧室,内有一个书架,上上下下摆满书。还有六个大书柜,内有先生所有遗稿和存书。大凡做学问者,必有这种勤勉精神。先生曾立下“生命不息,写作不止”的座右铭,在他停止吸呼的前一刻还在以每天3000字的进度,赶写《中国物价史》。
其四是严。先生在研究工作中,一向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并谆谆告诫青年“不要太急于出书,良工不示人以璞。”他自己的《西昆酬唱集注》、《北周六典》、《北周地理志》等几部书,四十多年前就已草稿,后经四次易稿,多次修改补充后,才于1978年后陆续出版。
其五是创。王仲荦善于思考,勇于开拓创新。五六十年代,当“西周封建论”和“春秋战国封建论”风靡国内史坛,被认为是权威观点,在古史分期上占统治地位的时候,他敢于大胆地把自己通过认真研究所得出的不同结论发表出来,供人们讨论,终于成为一家之言,以魏晋封建论载入史册,为国内外学者承认和信服。
王仲荦拼搏奋斗了一生,成就了他光辉的业绩。先生不仅有着伟大的一面,也有着自己平凡的生活。
王仲荦生活简朴,当年与郑宜秀老师结婚时,其家当只有一件替换的破夹袄。家里的水泥地板坏了,自己找来工具,亲手修好。
王仲荦秉性耿直,做人极有原则。一次开会,领导不公平处理一件事,先生马上就站起来:“给我找车子,我身体不好,要回家了。”先生并不怕因此而得罪领导。因为王仲荦德高望重,许多领导经常看望他,他也从来不回访,有人贴大字报说他架子大,称他为“祖师爷”,他也一笑置之。
王仲荦又是个极为重感情的人。对于自己的恩师章太炎先生,他一生仰慕和尊敬,即使到了晚年,仍然对恩师有着深沉真挚的怀念之情。他认为“太炎先生是一个被阅批海峡两边政治家和历史家误会,冷淡了许久的历史人物”,“现在对太炎先生的评价,有许多不实之处,不公之论,是应当矫枉的。”为了澄清事实,他不辞辛劳的撰写了“太炎先生二三事”,后又参与编辑《章太炎全集》,在去世前十余天,还在病榻上与华中师范大学校长章开沅教授谈《章太炎全集》出版和章太炎先生的家事。
王仲荦一生交友广泛,而且和朋友感情极好,大概是王仲荦是重感情的缘故。如果朋友有困难,先生总是想尽办法,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朋友。在山大,先生和童书业先生过往甚密。童先生很喜欢吃蛋炒饭,仲荦先生就经常亲自做给童先生吃。文革时先生和童先生都遭到批判,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两个人相互扶持,共同经历了风风雨雨,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68年童先生因病逝世,先生悲痛不已。
王仲荦对山大也很有感情。当年北大三次来邀请王仲荦去北大任教,王仲荦都拒绝了,毕竟在山大已经呆了几十年,有了感情,用先生自己的话来说“山大已经成为我的第二故乡了”。
王仲荦不仅是个好学生,是位好老师,是可以相交的好朋友,他更是一位好丈夫,好父亲。先生很爱家,也很会照顾家人。和郑宜秀老师结婚三十余载,相濡以沫,恩爱逾常。相互扶持,互敬互爱,共同走过艰难的岁月。因为郑宜秀老师的工作比较忙,先生就主动负责起照顾家和孩子的工作,用行动来支持郑宜秀老师。在孩子眼里,王仲荦先生是个慈父,他对待子女很民主,支持孩子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并且恰当地给予正确的引导。因为王仲荦总是很风趣,说话很幽默,所以家里总是洋溢着祥和欢乐的气息。
以上整理的王仲荦个人资料信息、 王仲荦图片、王仲荦简介、王仲荦简历、王仲荦作品均来源于网络整理和网友投稿,有更多关于王仲荦个人资料简介(简历及图片)的网页内容欢迎联系,任何不当信息也可以联系编辑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