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所有的仇恨都应该化为遗憾。这样,世界才能自省,才能安宁。
和几个朋友一起吃饭,聊聊shad。一直贵的鲥鱼,大大好看。很多故事都提到“下面的人”为了讨好权贵,向得到巨鲥鱼的奸臣严嵩(或贾思道)进贡。管家让传授人把鱼直接搬到厨房里。记忆传承者沾沾自喜,但是当他到了厨房,他目瞪口呆。别人送的每一条鲥鱼都比自己的大。
我的祖籍富阳边上的富春江和长江(镇江段)出产一种很好吃的鲥鱼,现在几乎吃不到了。念,听起来就说明它有时间性,只在端阳节前出现。这条鱼一出水就死了,所以不能搁置。一天的色变;二天香变;过了三天,就吃不下了。马新区吃的鲥鱼叫“多刺壳”,多来自缅甸和孟加拉。一次,蔡澜先生来到一个新的地方,在一家餐馆吃饭。老板勤快,得了“带刺壳”。当蔡澜开口时,他说了“假鲥鱼”。其实不能叫假鲥鱼。这是一种鲥鱼。虽然不如长江和富春江的鲥鱼珍贵,但也很好吃,价格也很贵。我的一个吃货朋友很喜欢“刺壳”。他觉得比天价的“难忘”鱼(来自沙捞越)好吃。他的原话是:吃了“带刺的壳”才能真正忘记。我相信这个吃货的品味和味道。
《金瓶梅》里写的是“坏鲥鱼”。吃变质的鲥鱼似乎有点变质了。浓郁的恶趣味掩盖了鲥鱼的甜味和原味。《金瓶梅》中的饮食没有《红楼梦》中的好。红楼梦里也有烂货,但更烂的是鹅掌鸭信。没错。
刘宝瑞的单口相声从未被超越,被誉为“单口相声大王”。经典笑话我百听不厌,比如珍珠玉白玉汤,连升三级,黄色布布种子等等。刘先生有一段著名的“官场斗”,说的是和刘之间的明争暗斗,其中有一段“鱼宴”。龙非常爱夏德。每年端午节前,鲥鱼都会从镇江“送”到北京,但镇江离北京有2000多里。在那些日子里,没有火车和飞机。二十里是驿站,晚上挂灯,白天挂旗,一站一站,飞马送。花了一天一夜才到达北京。这种飞奔的节奏,堪比杨贵妃吃岭南荔枝。今年,镇江贡品的鲥鱼是从三条最新鲜、不变色的鲥鱼中挑选出来的。一条尾巴献给了王太后,另一条晒干供自己使用,剩下的一条给了小沈阳柳永分享。柳永骗小沈阳抢了鱼头,得到了美味的鱼身。
饭桌上,大家从沙德说起“三恨”。其实三恨源于宋人的“五恨”。宋代僧人惠洪(俗人姓彭)有一部《冷斋夜话》,书中提到其叔彭远才有“五恨”:“一恨鲥鱼有骨,二恨金橘有酸味,三恨莼菜有寒味,四恨海棠无香,五恨不会作诗。”现在想想酸酸的金桔和冰凉的莼菜,也没什么好讨厌的。是彭远才个人的爱恨情仇,没有普遍意义。曾巩的文章写得好,进了唐宋八大家。他不擅长诗歌也没关系。张爱玲三恨中的两恨(沙德多刺,海棠无香)出自这里,她又加了一恨“红楼未完”。
汉字很微妙,这里的恨其实是后悔,不是恨,重点是后悔。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把“后悔”升级为“讨厌”,这样不好。后悔是必然的;讨厌,努力化解。其实所有的仇恨都应该化为遗憾。这样,世界才能自省,才能安宁。(何华)
作者:何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