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外出人员返回居住地后,应“留在室内”,尽量“一人一室”,进行7天居家健康观察。但是,也有一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环境达不到居家健康观察的条件。在这个“返乡过渡期”我们该怎么办?桃浦镇设立了两个临时安置点,为没有居家健康观察的特需人群提供暖心的“生命中转站”。
“让我们一起克服它。谢谢大家的辛苦。”家住桃浦镇武威路临时安置点的居民菲达(化名)在微信群里连连道谢。
菲达是桃浦镇一个市场的老板。疫情发生后,他和其他企业主作为密切接触者被运送到隔离点进行集中医学观察。直到4月26日,他和大家一起解除隔离,按规定回到居住地进行居家健康观察。可惜原居住地不符合健康观察条件。
4月26日晚,36名居民一起来到武威路临时安置点时,他们犹豫了:担心条件不好,吃饭洗澡睡觉都成问题怎么办?“但没想到一日三餐住下后都能按时送到。拿到手的时候还是热的,第二天就给我们装了热水器,让我们洗了个热水澡。”一名临时安置点的居民说,“这里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安装了我们生活必需的设施设备,但一周后才使用热水器。大家知道后都觉得很温暖。”
陶珍武威路临时安置点的每个房间都配有一张床、四套床和基本的生活用品。“虽然基本生活物资配备了,但毕竟是临时安置点,环境肯定不如家里的硬件设施。我们只能在服务上多花些时间安抚前来居住的居民的情绪。”临时安置点负责人、利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客服专员吕霄说:“特别是来我们现场的居民,基本都是出舱解除密切接触隔离的人,因为原住地不具备健康观察的条件。如果暂时回不去,焦虑和无聊是正常的。我们应该好好为他们服务。”
微信群是按照房间里的床号建的。“如果你在生活中有什么困难和需求,请随时在群里爱我们。如果晚上有紧急情况,请拨打以下号码。在特殊时期,我们会一起加油。”吕霄在群里发了一个通知:从此,这里的36名暂住人员和5名值班人员成了一个“大家庭”。
如果晚上缺少蚊香和花露水,工作人员向李梓源村委会申请统一物资采购供应;还有一些特殊需求,比如缺少充电器线,工作人员会联系骑手进行采购。“因为我们这里是暂住地,没有门牌号,骑手也找不到具体位置,所以早早就去路边等着了。”吕霄说,尽管遇到了一些麻烦,但当他把货物送到居民手中时,他感到非常高兴,他们表达了他们的感谢。
据了解,目前桃浦镇两个临时安置点可同时容纳120人。近日,武威路临时安置点已送走第一批居民,正在承接第二批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