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90后”华裔画家黄莎莉演绎跨越大洋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故事

中新网6月9日电据南美侨报网报道,“我很幸运能在中国学习绘画和知识。北京有老师朋友家人对我照顾的很好。巴拿马的人文环境带给我对生活的热情和探索未知的精神。我对自然的向往是天生的。也许...

中新网6月9日电据南美侨报网报道,“我很幸运能在中国学习绘画和知识。北京有老师朋友家人对我照顾的很好。巴拿马的人文环境带给我对生活的热情和探索未知的精神。我对自然的向往是天生的。也许我出生在一个有热带雨林的城市,我有自己的安排。”在巴中建交5周年之际,巴拿马“90后”中国画家黄莎莉在接受采访时说。

“中国朋友多是慢热,我们的友谊是长久的。”

Shali Huang出生在巴拿马,她的家族与巴拿马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那是上世纪80年代,我父母获得了去巴拿马留学的机会。父亲是广东人,母亲是北京人。他们在巴拿马相遇相恋并结婚了。”Shali Huang回忆说,我父母刚到巴拿马时的生活非常艰苦。“30年来,他们努力学习、工作、创业。我妈妈做过老师,她也做过零售、国贸等行业,给我们带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Shali Huang在巴拿马度过了她的童年。虽然她的肤色和外貌与周围的其他孩子不同,但“巴拿马是一个多种族的国家,不同肤色的孩子在一起玩得很开心,没有任何异样的感觉。”

2008年,Shali Huang赴北京留学,先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语言和中国画,后在中央美术学院完成本科和硕士绘画学习,现在北京师范大学攻读艺术理论博士学位。

“我来中国学习是因为这里是我父母的故乡,北京是中国的文化中心,在这里我可以学到中国文化的精髓。”黄莎莉说她小时候去过北京。“那时候我觉得这个城市很老,很大,很拥挤。等我长大了,我会回北京读书。感觉这是一座科技创新很多的现代化城市。北京不仅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世界科技文化的现代化大都市。它的安全感、艺术氛围和生活品质都是世界一流的。”

黄莎莉非常喜欢北京菜。在业余时间,她会去旅游和写生观光,但在与朋友的相处方面,她与巴拿马有些不同。“刚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很难融入中国的同学,这种陌生感直到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才消失。中国的朋友大多是慢热,时间越长关系越密切,而巴拿马的朋友从一开始就很熟悉。”沙立黄笑着说道。

无界艺术泼墨促进文明交融

也许是受到家庭的影响,黄莎莉对中国文化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她最早走上绘画之路,也和中国文化有关。“我爷爷是岭南画派的水墨画家,中国画艺术给了我一个新的世界景象。国画有一种写意的感觉,这是一种将我眼中所见与心中所感相结合的创作方式。这种创作方式让我着迷,也带领我慢慢走进艺术殿堂,尝试融合东西方艺术创作。”

记者发现,在黄莎莉的绘画中,可以明显感受到文化的融合。比如她的作品《共生天堂》,融合了中国画的写意与拉美的绚烂色彩,将中国十二生肖带入拉美的热带雨林。“马上封侯”、“金丝猴献桃”、“卧龙卧虎”等带有中国民间典故的动物与巴拿马印第安库纳族莫拉手绣艺术中的巨嘴鸟等热带动植物遥相呼应,营造出一个和平、繁荣、吉祥的“共生天堂”。

再比如她以北京冬奥会为主题创作的《冬奥花开》。这幅画入选2022年北京国际双年展。在画中,她选取了世界各大洲具有代表性的花卉,用中国写意花卉的笔法和丰富多彩的画法进行创作。“郁金香象征荣誉和友谊,帝王花象征胜利和完美,鸽子兰象征和平和团结,梅花象征力量和优雅,洋槐象征和平和友谊。北京冬奥会点亮了象征和平、团结、友谊和光明的生命之光。”沙里黄说。

绘画成了黄莎莉与世界交流的一种方式。在中国,她通过绘画向中国朋友讲述巴拿马的故事。比如她以巴拿马运河为题材的小说《两洋之间》,用丰富的色彩和强烈的节奏感,巧妙地融合了巴拿马印第安库纳族摩拉的手工刺绣,让人直观地感受到鲜明的巴拿马民族文化色彩和人类社会与自然生物的和谐共处。

在Shali Huang的绘画中,他不仅实现了不同文化的融合,而且实现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深色的是大西洋水,浅色的是太平洋水。这是因为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沉积物、无机盐和微生物的不同,会造成海水颜色的不同。”沙立黄解释道。

多年来,Shali Huang和她的家人在发展自己事业的同时,促进了巴拿马和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自2018年以来,她一直在巴拿马大学孔子学院担任艺术教师,每年她都利用假期在巴拿马教授中国画。“巴拿马学生对中国画和文化非常感兴趣,他们努力学习的态度让我很感动。”

  • 发表于 2022-06-11 20:27:19
  • 阅读 ( 223 )
  • 分类:科技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1367
1367

967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