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难以忘怀的火烧玉米馍

小时候吃一顿白籼米饭是一种奢侈,逢年过节都要尝一尝。如果平时吃米饭,那就只能吃熟饭(一种蒸熟、晒干,然后磨碎的米饭。口感很差,但是磨出来的饭还不错,饭是熟的)。连这样的饭也不能天天...

61141819.jpeg

小时候吃一顿白籼米饭是一种奢侈,逢年过节都要尝一尝。如果平时吃米饭,那就只能吃熟饭(一种蒸熟、晒干,然后磨碎的米饭。口感很差,但是磨出来的饭还不错,饭是熟的)。连这样的饭也不能天天吃。我每天吃的最多的就是玉米包子。

61141816.png

玉米包子有很多种做法。我记得大人们因为忙,做的最多的就是叫转锅。先把第二季的豆子或南瓜放在锅里大火煮,然后在锅边贴上玉米包子,盖上锅盖,再用毛巾或菜叶把锅边封好。包子一蒸,菜就熟了,省柴省时。每个家庭带来一碗食物,拿一个面包,坐在长凳上,津津有味地吃,简单地,一顿早餐或午餐就这样解决了。翻盘也可以用发酵的玉米粉做,叫做馒头。但由于馒头比较薄,很多菜不能在锅里煮,所以很少做。如果时间允许,或者蔬菜不多,我们就做馒头。

61141804.png

烧包子,庐山坝区叫老郭子,山区有的地方叫火烧子。做这种馒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大锅里放少量的水,把锅加热,用热水把玉米面团做成圆形,粘在锅里,盖上锅盖(这一步缺一不可,只有盖上锅盖,蒸汽才会凝固馒头表面,馒头翻过来也不会裂开)。包子盖好锅巴后,把包子翻过来,继续烤锅巴,拿出来,用火钳或火放在柴火灰里,烤过来。馒头完全烤好后,取出来,拍掉灰,然后用嘴吹,吹干净就可以吃了。人们经常开玩笑说,吃包子的第一步是三吹三打。馒头做好之后,往往配玉米面糊,一口馒头,一口面糊。当时农村普遍是这种吃法。这种馒头有时用酸菜或红豆馅做成,芦山人称之为包心馒头。而最难忘的玉米包子的烧法更优雅。玉米必须是原生白玉米,玉米粉必须经过水磨。它是用豆浆和面粉做成的,里面有芝麻粉。这种馒头不能经常做,一月或二月可能会吃一顿。因为成年人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

61141811.png

鉴于当时的生活条件,有必要用水磨研磨表面。上世纪50年代,虽然家乡的山沟里到处都是磨坊,但大人们白天往往没有时间,只有晚上才能去磨坊。磨房多了,磨面的人也多了,你得排队等着磨面。常见的排队方法是用桶或瓢在磨里放一点玉米,俗称压磨。大人没时间,我们读书娃娃是磨面的不二人选。那时候农村小学放学早。放学后,他们用两个水桶挑着大人提前装好的20斤左右的玉米,去磨坊磨面。因为排队的大人往往不能按时到,所以有时候到了就可以去磨房,俗称跳磨。用丝筛磨玉米粉,一般两三次,直到最多剩下一碗玉米皮(俗称面头)。磨完二十多斤玉米,快傍晚了。下班后大人会帮我们把面扛回家。

61141801.png

苏麻也很难得到。农业合作化后,集体土地因为产量低没有种。除了种菜,自留地只能种在土地边缘,一年最多能收几斤。记得每次用火做馒头,大人总要舀一碗马谡,用水冲一下(马谡浮在水面上,洗马谡主要是洗出泥沙),放锅里炸一下,加点盐放在土堆里两次打成细粉,这样就可以做馒头的馅了。这需要更多的时间。

一个好吃的烤包子要用豆浆和面条做,石磨红豆腐是必须的。磨豆腐不容易。先将黄豆洗净浸泡,磨出豆浆,先舀生豆浆和面条。剩下的豆浆要放在锅里煮到豆泡散开,用布袋过滤除去豆渣,再加入石膏或卤水,就成了豆腐。

61141814.png

各种材料准备好后,就可以做一个漂亮的烤包子了。做包子的过程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享受。麻馅是粉状的,需要包裹均匀,每一口都有皮有馅,需要更先进的工艺。首先,除了加生豆浆,揉面的时候加点热水,这样面团可以软一些,包包子的时候也不会裂。然后把面团做成馒头形状,舀进马谡,两手互相配合,一只手托住面团底部,另一只手慢慢揉成团。包好馅料后,捏掉顶部多余的面团,双手上下左右转动,直到面团变得扁扁圆圆,粘在火锅里。这种馒头,柴火烤黄,吃起来甜甜的,脆脆的,香味浓郁,回味无穷。再加上精致、麻辣的红豆腐,简直是人间极致美味,是一种恨不得把舌头吞进肚子里的味道。这种烤玉米面包很受大家欢迎。我记得从家里来的成都客人,拿着这样的火包子,总是津津有味地嚼着,赞不绝口。

  • 发表于 2022-06-11 20:29:59
  • 阅读 ( 172 )
  • 分类:科技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张文礼
张文礼

1064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