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片刚刚收割的高标准农田肥沃平坦,几台旋耕机在上面来回运转深耕...“三夏”时节,地处关中平原腹地的陕西省Xi市长安区王曲街道办南江赵村显得紧张而忙碌。刚刚收割晒完小麦的粮农们,正紧盯土壤墒情,为即将到来的玉米夏播做准备。
今年62岁的孔祥峰一直在家务农,几十年的耕作经验让他对粮食生产中的选种、播种、施肥、灌溉、除草、病虫害防治都有了精细的选择:“南方秦岭、北方王秋高原的地理条件,让我们不得不选择抗潮热、抗倒伏、抗大粒的低株品种,所以小偃22就是我多年培育的80亩。
据介绍,去年9月下旬确保冬小麦全部播种后,通过今年春季及时冬灌和“防虫保粮”,这一茬小麦获得了丰收。目前已收割的麦田亩产稳定在1150斤左右。孔祥峰说:“能经受住秋雨强天气和条锈病等病虫害的‘考验’,能有这样的收获,真的很不容易。晒干后,我会把收获的粮食装袋入库,妥善保管。”
陕西省Xi市长安区王曲街道办,联合收割机在麦田里作业。(新华社记者邵睿摄)
“芒种”前后是农民一年中最忙的时候。刚刚收割完小麦的孔祥峰来不及喘口气。尽快播种玉米,完成第一次灌溉,成了他的“头等大事”。“麦收前,国网Xi安供电公司长安分公司的工作人员来到麦田,检查灌溉井水的抽取和线路的稳定性,确保每亩农田的第一茬水都要浇灌。今天,我的80亩粮田不仅会在适当的播种期播种,还会得到深井‘泉水’的滋润。只要后期管护到位,秋粮亩产1000斤不成问题!”他说。
Xi市长安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王俊鹏说,近年来,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进,粮田抗风险能力逐年提高:“土地平整、集中连片,保证了机械化规模化作业;完善的设施和农田配套设施,让以灌溉为主的粮田根据粮食生长合理选择水肥;禁绝农药化肥,确保土壤肥沃,生态良好;强大的抗灾能力让我们看到了旱涝保收和高产稳产的效果。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长安的高标准农田面积正在逐年增加,2022年将再建设1万亩高标准农田。"
国家电网Xi安供电公司长安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收割机注意麦田夏收安全。(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从陕西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据最新统计,目前,陕西省夏粮收获已超过500万亩,占可收面积的30%以上。近年来,新建高标准农田已成为确保粮食产量稳定的“压舱石”。
“去年,虽然陕西部分地区遭受了秋季强降雨天气,但按照成田、整地、渠网、路联、沟联、土肥、旱灌、排涝、无公害、高产的原则建设的粮田,对稳定和保证粮食产量起到了关键作用。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全省粮食作物抗风险能力建设水平,确保粮食稳产高产。”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种植管理处处长武金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