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汉朝时期女子如何行礼的(我国汉朝时期女子如何行礼的?)

唐贾公彦说肃拜为拜中最轻之礼,惟军中有此肃拜,妇人亦以肃拜为正。妇人肃拜与稽首、顿首、空首并列为四正拜,规范的拜法是跪不下首。先秦时期妇人之拜史籍记载不多,且是否有肃拜规范尚不明确...

唐贾公彦说肃拜为拜中最轻之礼,惟军中有此肃拜,妇人亦以肃拜为正。妇人肃拜与稽首、顿首、空首并列为四正拜,规范的拜法是跪不下首。先秦时期妇人之拜史籍记载不多,且是否有肃拜规范尚不明确。孔子见卫灵公夫人南子,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孔子行的是稽首大礼,南子再拜,是稽首拜还是肃拜,不甚明确。然而苏秦的嫂嫂所行之礼非妇人规范的肃拜则没有疑问。当苏秦游说各国成功,挎相印回家时,原来看不起他的嫂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谢匍伏即低头至地,显然不是规范的妇人肃拜。

汉代的妇人之拜记载很多,且都是只有跪的动作,没有低头俯首之举。刘邦欲废太子,因周昌强烈反对而作罢。一直偷听的吕后事后见周昌,为跪谢曰: 微君,太子几废。 东汉李南之女嫁到由拳县,因怀疑自己家中出事,便请求婆婆让自己回家看看。婆婆不许,李南女便跪泣而求。

汉代的跪拜礼:妇女行肃拜礼

梁鸿娶同县孟氏女,孟氏女嫁之日,化妆打扮入门。梁鸿七日不与之说话。孟氏女乃跪床下请曰: 窃闻夫子高义,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罪。 河南人乐羊子远出寻师求学,学了一年就回家了。妻跪问其故。羊子曰: 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 此 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月。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又回去完成学业,遂七年不返。张奉娶太傅袁隗女为妻,陪嫁奢丽,奴婢百人,个个身披罗縠, 辎軿光路。然而入门数年,张奉对之有如路人。袁隗女待张奉入朝,乃径前跪曰: 家公年老,不以妾顽陋,使侍君巾栉,自知不副雅操。君如欲执梁鸿之高节,妾欲怀孟光之征志,便悉彻玩饰被服。奴婢着缦帛,执纺绩具,张奉这才接纳之。从上述诸记载可知,汉代的妇女,从皇后、高官之女到平民布衣女子,在行礼时都是采取跪的动作,没有伏身稽首、顿首叩头,可见妇人规范的肃拜之礼普遍实行。

汉代的跪拜礼:妇女行肃拜礼

综上所述,先秦时期只有顿首比较多见,稽首和拜手还是骈体连肢的畸形儿,《周礼》所记载的九拜之礼远远没有形成。九拜之礼真正形成系统是在汉代。关于《周礼》的形成年代,史上历来众说纷纭。其中汉初成书说便是其中之一。 笔者认同此说。九拜之礼的记载首现于《周礼》中,九拜之礼在汉代才系统形成,这种吻合给汉初形成说提供了又一佐证。跪拜礼对汉代官僚自我意识的培养对于人的自我意识的培养是礼的功能之一。《史记·礼书》说: 故礼者养也。稻粱五味,所以养口也; 椒兰芬茞,所以养鼻也; 钟鼓管弦,所以养耳也; 刻镂文章,所以养目也; 疏房床笫几席,所以养体也: 故礼者养也。

君子既得其养,又好其辨也。所谓辨者,贵贱有等,长少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也。故天子大路越席,所以养体也; 侧载臭茞,所以养鼻也; 前有错衡,所以养目也; 和鸾之声,步中《武》《象》,骤中 《韶》《濩》,所以养耳也; 龙旗九斿,所以养信也; 寝兕持虎,鲛韅弥龙,所以养威也。故大路之马,必信至教顺,然后乘之,所以养安也。孰知夫出死要节之所以养生也。孰知夫轻费用之所以养财也,孰知夫恭敬辞让之所以养安也,孰知夫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也。就像五味是培养口感、芬芳是培养嗅觉、音乐是培养听觉、纹饰是培养视觉、床席是培养身体感觉一样,礼的作用也是培养:培养人的贵贱有等、长少有差、贫富轻重等差别意识。不惧死亡坚守节操可以培养生存观念,不把钱财看重可以培养财富观念,恭敬辞让可以培养安身之行,礼义文理可以培养高尚情操。

汉代的跪拜礼:妇女行肃拜礼

西汉朝廷礼仪制度的建设,首先从官员礼仪开始。西汉初建,群臣不讲礼仪,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刘邦乃命叔孙通制定约束朝臣的礼仪。汉七年( 前 200) ,朝廷礼仪正式登场: 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志。传言趋。殿下郎中侠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 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大行设九宾,胪传。

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欢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 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通过朝廷礼仪,不仅使刘邦知为皇帝之贵,也使群臣知礼仪之威。

汉代的跪拜礼:妇女行肃拜礼

徐复观先生指出,战国中后期前后,出现一种以官制表达政治思想的现象。如果说战国中后期的官制可以作为政治思想的表达途径,那么,汉代的官制也是礼制思想的表达途径之一。 《史记》没有反映汉代官制的记载,《汉书》有《百官公卿表》,然皆孝武奢广之事,又职分未悉,未能反映出汉代官制的全貌。比上述两书反映更多汉代官制信息的是陆续成书于东汉时期各类《官仪》: 《汉官》、《汉官解诂》、《汉官旧仪》、《汉官仪》、《汉官典职仪式选用》、《汉仪》。这些书没有完整地流传下来,我们所见到的只是散见于一些典籍中零散片段以及后人的辑佚本。然而我们仍可从这些记述官制的书中发现约束官员的礼仪制度。如东汉初新汲令王隆所撰《汉官》,略道公卿外内之职,旁及四夷,博物条畅,多所发明,足以知旧制仪品,从《汉官》中不仅可以知道公卿外内之职,还可以知道汉代旧制仪品,可见其具有汉代官场礼仪的内容。《汉官旧仪》载: 皇帝见诸侯王、列侯起,侍中称曰: 皇帝为诸侯王、列侯起! 起立,乃坐。太常赞曰: 谨谢行礼。皇帝在道,丞相迎谒,谒者赞曰: 皇帝为丞相下舆。立乃升车。皇帝见丞相起,谒者赞称曰: 皇帝为丞相起。立乃坐。太常赞称: 敬谢行礼。宴见,侍中、常侍赞,御史大夫见皇帝称谨谢,将军见皇帝称谢,中二千石见皇帝称谢,二千石见皇帝称制曰可,太守见皇帝称谢。上述材料为官制中反映君臣相见的礼仪,其中有两个地方需要进行说明。一个是皇帝见诸侯王、列侯。从字面上看,似乎本来坐着的皇帝见到诸侯王、列侯一进来,就站起身。其实这里面隐藏着一个重要前提和环节。一个重要前提是皇帝坐在殿上接见诸侯王、列侯。一个重要环节是诸侯王、列侯入拜。起立,乃坐即皇帝见到他们拜以后才站起身,等到他们拜完站起来,皇帝才坐下。诸侯王、列侯见皇帝先行拜礼是不可违反的规矩。淮南王刘长有病,文帝使使者赐枣脯,刘 长不肯见拜使者成为被放逐的罪行之一。接受恩赐尚且要拜,面见皇帝更要如此。另一个是丞相见皇帝,如果在路上,首先要迎上拜谒,皇帝下车受拜,待其起身再上车。如果在宫里丞相也要首先行拜礼,皇帝起身受拜,待其起身再落座。

汉代的跪拜礼:妇女行肃拜礼

君臣之外,朝廷官员之间、朝廷官员与下属之间、朝廷官员与地方官员之间、郡国内官员与下属之间都有跪拜、揖拜的礼仪规定。

汉官仪中官员之间跪拜的礼仪规定,是汉初叔孙通所定的朝廷礼仪的继承和发展,是汉代通过跪拜礼仪培养官员自我意识的重要手段。通过这种手段,培养了官员们以下意识,敬上意识。《汉书·乐志》说: 畏敬之意难见,则着之于享献辞受,登降跪拜。跪拜是畏敬之意显着的表现,跪拜之礼往往是下级对上级的礼仪,如韩信曾到将军樊哙处,樊哙跪拜迎送,言称臣,称韩信为大王。此时韩信虽被贬为侯,但樊哙仍以楚王之礼待之。骠骑将军霍去病被征匈奴,经过河东郡,河东太守郊迎,负弩矢先驱。朱买臣未贵时,经常从会稽守邸者寄居饭食。后来朱买臣被拜为会稽太守,衣故衣,怀其印绶,步归郡邸。众人不知其为郡守,与 之共食如故。后来发现其印绶从怀中露出,守邸、上计掾吏大惊,知其为郡守,报告守丞,相推排陈列中庭拜谒。会稽闻太守且至,发民除道,县吏并送迎,车百余乘。 下级官员尊敬上级官员,低级官员尊敬高级官员,地方官员尊敬朝廷官员,全体官员尊敬皇帝,这是汉代官场礼仪的要求。迎送跪拜之礼在所有官员起居出入的活动中日复一日地重复,敬上意识也随着重复日复一日地加深。这种敬上意识是基于礼仪要求的官员的整体意识。东汉和帝时外戚窦宪为大将军,威震天下。和帝西祠园陵,诏正在武威的窦宪与车驾会长安。及窦宪至,尚书以下议欲拜之,伏称万岁。

汉代的跪拜礼:妇女行肃拜礼

尚书令韩棱正色曰: 夫上交不谄,下交不黩,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议者皆惭而止。可见对上之敬是以礼的要求为原则的,它与个体官员出于某种个人目的对上谄媚的敬是不同的。封建朝廷的国家机器是由全体官员组成的,下级官员对上级的由敬而畏、由畏而从,保证了国家机器的运转。上级官员在享受着下级敬畏的同时,也会对他们产生爱抚与信任。这种上下关系对国家机器的运行是有利的。官场之礼犹如润滑剂,使国家机器的运转更加灵活有效。西汉初建,庞大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运转尤其需要官场礼仪的润滑。

位置意识。封建朝廷的官场以贵贱高低等级为其次序,对什么等级的官员拜伏,接受什么等级官员的礼拜,是一个官员在整个官员序列中处于什么位置的参照。西汉武安侯田蚡,是景帝皇后的同母弟。魏其( 即魏其侯窦婴) 已为大将军后,方盛,蚡为诸郎,未贵,往来侍酒魏其,跪起如子姓。建元六年( 前 135) ,田蚡出任丞相,而此时窦太后已去世,窦婴失去靠山,失势无位。在祝贺田蚡结婚的宴会上,当田蚡起身敬酒时,所有人全都避席伏,即离开坐席行拜手礼。而当窦婴敬酒时,只有他的故人避席答谢,其他的人都半膝席。当灌夫给田蚡敬酒时,田蚡膝盖根本不离席。田蚡未贵时,在这种场合对魏其侯窦婴跪起如子姓,当他为丞相时,失势的魏其侯、灌夫等人对他的敬酒回报避席伏地之重礼,而田蚡对魏其侯、灌夫的敬酒分别回以半膝席、膝席之礼。可见在汉代官场上,一个人对他人施以什么礼仪,或接受他人什么礼仪,都在无时不刻地提醒他在官场中处在什么位置上。

汉代的跪拜礼:妇女行肃拜礼

职责意识。西汉宣帝时,盖宽饶因对策高第任谏大夫,行郎中户将事,又因举奏大臣不实被左迁为卫司马,为卫尉属官。在此以前,卫司马见卫尉要拜谒,而且经常受卫尉役使给他买东西。盖宽饶任司马后,按照旧令,只行作揖之礼,卫尉役使他做分外之事,宽饶以令诣官府门上谒辞。

尚书责问卫尉,由是尉官不复私使候、司马。盖宽饶坚持不做职责外的事,并取得了胜利,固然与他刚直高节的个性有关,更重要的是与当时的礼仪制度有关。如前所述,西汉的官制和官场礼仪是记载在一起的。《汉官仪》等记载官制的典籍,既有官场礼仪的规范,又有详细的职责规定。官员在熟悉礼仪的同时也明了自己的职责,践行礼仪与履行职责是对官员的同等要求。这在培养官员的敬上意识、位置意识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职责意识。两汉时期尽职尽责的官员不乏记载,汉初文景时期,河南守吴公、蜀守文翁之属,皆谨身帅先,居以廉平,不至于严,而民从化。孝武之世,江都相董仲舒、内史公孙弘、儿宽,居官可纪。宣帝时,赵广汉、韩延寿、尹翁归、严延年、张敞之属,皆称其位,王成、黄霸、朱邑、龚遂、郑弘、召信臣等,所居民富,所去见  思,生有荣号,死见奉祀。东汉初期,杜诗、任延、锡光都是尽职尽责卓有政绩的地方官吏,章帝、和帝以后,其有善绩者,往往不绝。如鲁恭、吴佑、刘宽及颍川四长,并以仁信笃诚,使人不欺; 王堂、陈宠委任贤良,而职事自理: 斯皆可以感物而行化也。边凤、延笃先后为京兆尹,时人以辈前世赵、张、又王涣、任峻之为洛阳令,明发奸伏,吏端禁止,然导德齐礼,有所未充,亦一时之良能也。身在其位,行谋其政,不尸位素餐,不玩忽职守,正是为官责任意识的表现。

汉代的跪拜礼:妇女行肃拜礼

西汉是继秦之后又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王朝,其国家机器的结构与规模都继承了秦王朝。然 而,秦王朝的官僚机器只运转了十几年便戛然而止,而两汉的官僚机器却运转了四百多年。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仅就官僚机器本身考察可以发现,秦朝的官僚机器只有强制性的行政制度,而缺少官场礼仪的润滑剂。而两汉的官僚制度与官场礼仪的结合,使各级官员在行政时,不但明确了自己的职责,也使各级官员自觉意识到自己在整个国家机器中的位置,进而有了一种整体观念。而敬上意识的加强,又使整个官僚机器上下关系更加顺畅。通过跪拜之礼培养官僚敬上、位置、职责等意识,姑谓之以礼养官,从这个意义上说,汉代的以礼养官的做法是一条成功的政治经验。

  • 发表于 2022-06-14 15:44:19
  • 阅读 ( 241 )
  • 分类:科技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王明长
王明长

717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