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香港6月14日电。标题:多元文化交融湘江也是故乡
新华社记者陆芸
走在香港尖沙咀,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让人应接不暇:西班牙海鲜、泰国咖喱、越南米粉……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是这座国际都市的鲜明注脚。
香港有60多万非华裔少数民族。跨国商人、外籍家庭佣工、新生代移民……他们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多元文化、青春活力和全球视野。回归以来,香港越来越国际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在这里扎根、定居。
勤奋融入社会
徒步旅行,做义工,在香港生活了20多年,巴基斯坦男孩杜养成了许多“港式”的生活习惯。
杜年轻时随父亲来港。在学校,他遇到了许多少数民族儿童面临的共同困难:语言障碍。
幸运的是,一个为少数民族服务的社会组织为杜提供了帮助。“从那以后,我努力学习,希望有一天我能像别人帮助我一样帮助别人。”杜对说:
如今,22岁的杜能说一口流利的粤语和英语,与大陆朋友的交流使他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普通话。语言的优势帮助他成为了公益组织“国家融合关爱中心”的项目总监。在这里,杜辅导少数民族儿童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香港社会。
杜森美的祖孙三代都在香港工作生活过。早在上世纪70年代,杜的爷爷就从巴基斯坦来港从事物流工作,父亲也在物流行业工作了几十年。
杜说,他的祖父和父亲经常教导他,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努力工作是他在香港立足的基础。在香港,很多少数民族,杜理科梅森,世世代代在香港扎根,以香港为家。
香港特区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1年,非华裔人口占香港总人口的8.4%,比2016年增加0.4个百分点。大部分是南亚东南亚人。
为了帮助这些群体更好地融入社会,特区政府与社会组织一起,在教育、就业和社会福利等领域为少数族裔提供支持,让他们享有平等的机会。
暖心带来归属感
菲律宾的maritz Mata 24岁来港,从事家政服务25年。这些年来,她服务过5个雇主,用自己攒下的钱在菲律宾买了房子,养活了远房的家人。“我靠自己的双手养活全家,这让我很自豪。”马塔说。
几年前,马塔的丈夫被查出患有癌症,失去了工作能力。马塔的担子更重了。
得知Mata的情况后,她的中国雇主提前支付了她的长期服务金,并关切地问她是否需要回家看看。这些举动让马塔感动,但为了给家人更多实际的支持,她选择了留下。
今年6月,马塔庆祝了自己49岁的生日。和往年一样,马塔的雇主买了一个蛋糕,一家人为她庆祝生日。
更多的温暖会减少思乡之情。马塔说,香港有很多属于她的美好回忆。在这里,她游览了海洋公园,和同胞们在公园里载歌载舞,尽情享受青春。
现在,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在这个充满机会的城市赚到足够的钱,让丈夫康复,让儿子上大学。
在香港,像Mata这样的外籍家庭佣工有30多万人,约占香港劳动人口的十分之一。为了保障这些外籍家庭佣工的权益,特区政府不断完善劳工法例,提高最低工资,让他们在香港找到更多归属感。
共创美好未来
说起香港最吸引人的地方,来自尼日利亚的Amacorey Jefferson毫不犹豫地说:安全。
64岁的杰斐逊穿着浅灰色西装,戴着一副无框眼镜,坐在尖沙咀米拉多大厦的一间办公室里,与非洲客户洽谈订单。
“中国商品价廉物美,非洲的需求非常大。”杰斐逊说。他创办了一家物流公司,将中国商品运往非洲大陆。
杰斐逊20年前来到香港,中非之间日益增加的贸易让他看到了商机。他的物流公司从一开始只做服装出口,逐渐扩展到鞋子、珠宝、手机等商品。
在杰斐逊看来,安全是一切的前提。“没有安全,香港的经济发展无从谈起。”杰斐逊说。
香港《国家安全法》实施以来,社会秩序得到恢复,发展重回正轨。这为杰弗逊这样的商人提供了一个更安全、更稳定、更可预测的商业环境。
闲暇时,杰斐逊喜欢和朋友去兰桂坊喝酒,也和当地人一起踢足球。他希望疫情过后组织一场足球赛,非洲朋友和当地朋友都可以参加。
在杰弗逊看来,香港是他的家。他相信特区政府,他们为这个家尽心尽力。“我对新一届特区政府抱有很高的期望。”杰斐逊说。
和杰弗逊一样,在香港经商数十年的丹麦商人彼得·斯坦(Peter Stein)也早已将香港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在他眼里,香港的独特优势是背靠内地,面向世界,这也是香港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