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前做饭成网红,“陕北霞姐”不忘初心

记者张健、梁爱萍、祖石齐 “大家好,我是夏姐姐!”面对镜头,夏杰的开场自然放松。 没有精致的妆容,没有光鲜亮丽的衣服,没有高档的火炉,没有昂贵的食材。陕北的夏杰,正在窑洞前的一口大锅...

记者张健、梁爱萍、祖石齐

“大家好,我是夏姐姐!”面对镜头,夏杰的开场自然放松。

没有精致的妆容,没有光鲜亮丽的衣服,没有高档的火炉,没有昂贵的食材。陕北的夏杰,正在窑洞前的一口大锅里烧柴,圆圆的脸,慈祥的笑容。

在简单而动人的画面中,排骨刀削面、猪肉炒蒜苗、红烧肘子、水晶凉粉、清炖汤面、烤羊排...一系列陕北农家菜让屏幕前的人们感到温暖,并跟着夏杰的家人说“孟祥礼”。洞前半亩地种着一些西红柿、小葱、辣椒。院子四周都是自制的木栅栏。角落里整齐地摆放着几个用红柳枝做成的屏风和篮子。一只温顺的大黄狗躺在院子中间的桌子下,悠闲地晒着太阳。

从一个普通的农妇,到拥有600万粉丝的美食网红,“面朝黄土,背靠大山”,朴实如一股清流。这是夏杰自己在陕北的幸福哲学。

看到家人喜欢我做的菜很开心

夏,本名王敏,小名,地地道道的陕北人。1987年出生于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从小就接受烹饪训练。

“我第一次做饭,才12岁。当时我妈在外面工作,很晚才回家。弟弟妹妹们真的饿了,我就蒸了一锅米饭,几个人吃着好吃的泡菜。我妈回来夸我长大了,会照顾人。我当时很开心。”这是夏杰对幸福的第一次理解。

作为家中的老二,哥哥常年在外,夏杰很早就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

当时为了上学方便,他们家住在镇上,父母白天在40里外的村子里干农活。烹饪的任务落在了年轻的夏杰的肩上。

每天中午放学,她总是第一个冲出教室,最后一个在下午上课前回来。后来老师们才知道,这个小女孩是赶回家给弟弟妹妹们做饭。

她告诉记者,那时候家里穷,只有土豆和酸菜,挂面是家常便饭。哥哥总是喊:“姐姐,我吃够了挂面。我今天能换个口味吗?”

为了照顾弟弟的心情,她每天都用不同的方法做面条,有时候放点腊肉,有时候放点猪油,今天加点辣椒,明天放点酱油。她说,如今她在酱料研发和创新菜品上的努力,都是当年一点一点做出来的。

从那时起,做饭不再是夏杰的工作,而是她对家庭的一种沉重的爱和责任。

“我不觉得累。看着弟弟妹妹们吃着我做的好吃的,我特别满足。”她笑着说。

“拍现实生活,人们喜欢看”[S2/]

2019年5月,当喜欢上网的丈夫陈朗在手机上刷短视频时,他突然想到了擅长烹饪的妻子和他家总是被邻居称赞的食物,于是他注册了他的Tik Tok账户。

“为什么不试着把霞霞的烹饪过程拍下来?大家一定喜欢看!”陈朗会照他说的做。

于是,他叫来夏杰的弟妹,几个人,一台DV,一台电脑,陕北夏杰的小“工作室”就这样成立了。夏负责出镜,老公和弟弟负责拍摄和剪辑,姐姐帮着干点农活。“做饭,种地,喂猪,不管做什么,每天都在拍我们的现实生活。”陈朗说。

一开始大家都没有经验,一个视频七八个小时。“一次没拍好,再拍一次。有时候吃完饭天就黑了。”夏杰说。

拍摄完了,剪辑也是个难题。初中毕业的陈朗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我在网上看到编辑软件,就下载了。我按照说明一个功能一个功能的试了一下,慢慢就感觉到了。”陈郎洪红着脸说道。

在镜头里,夏杰也从最初的拘束变得自然。

洗菜、备料、漂烫、炒香、上色...在夏杰的亲切解释下,一系列程序在院子里的手术台上快速而整齐地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现在,我们基本上正在经历这一切。拍完大家的饭局,我们晚上再剪片,有时候当天就能把视频发出去。”陈朗说。

“亮亮(弟弟),李宁(表哥),荣蓉(妹妹),我们吃饭吧!”随着夏杰嘹亮的叫声,一大家子围坐在餐桌旁,看着一大锅热气腾腾的红烧肉菜肴。李宁忍不住把第一根筷子放了进去。“哦,好香啊!”

《幸福的烦恼》

如今,陕北夏杰的Tik Tok账号已经发布了700多个视频,吸引了600多万粉丝的关注。

“有一天,我哥说,‘姐姐,你生气了。’”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夏杰说,“我也不知道这是网络名人,但从那时候开始,我周围走出门的人问我是不是夏杰。"

成名后,夏杰仍然住在志丹老家的窑洞里,每天和家人一起快乐地记录着自己的生活。

外地的粉丝经常专程来志丹,就是为了亲自品尝夏杰的厨艺。此时,夏杰这位“宠粉”总是不厌其烦地热情招待每一位上门的粉丝。“你说人家那么远,不做个饭招待他们多不好意思。”夏姐讲述“幸福的烦恼”。

  • 发表于 2022-06-17 23:27:42
  • 阅读 ( 452 )
  • 分类:科技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陈鼎
陈鼎

1121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