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种长镜头:一株秧苗的旅程

记者闫颖谭钱文 下雨的时候,生长的时候,所有的地里都种上了稻秧。6月15日,记者来到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南中村,探访一棵幼苗从育苗场到移栽场的心路历程。 上午10: 00:秧苗升起 上午10时许...

记者闫颖谭钱文

下雨的时候,生长的时候,所有的地里都种上了稻秧。6月15日,记者来到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南中村,探访一棵幼苗从育苗场到移栽场的心路历程。

上午10: 00:秧苗升起

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南中村,种植户朱万平正和两名工人在苗圃地“提苗”,将提好的秧苗“打包”到移栽地里。

站在田头,苗圃地被分成几个绿化带。仔细观察发现,这些条带由秧盘组成,秧盘上密密麻麻地生长着小苗。微风吹过,它们一起摇摆,生机勃勃。

当天室外最高温度达到37摄氏度。朱万平和工人们戴着草帽,穿着海军工作服和长雨靴。他们弓着腰站在秧盘上,双手抱起一边的秧苗,滚到另一边。几秒钟的时间,他们就把一个托盘包成了“卷”,然后把三卷叠成一堆。过了一会儿,豆大的汗珠从他们的额头滴到下巴。

“每年根据天气估计什么时候插秧,提前一个月开始育秧。今年5月15日育苗,6月中旬开始移栽。从入托开始,忙碌的‘三夏’就开始了。”朱万平介绍,先去农资商店买稻种、秧盘、育苗基质。平整场地后,将基质和水稻种子铺在秧盘上,盖上一层薄膜布。12天左右就能长出小苗,然后去掉膜布。“育秧要注意两件事:一是盖薄膜,防止鸟吃稻种;二是放水。田里水太多会淹死秧苗,水太少会把秧苗烧死。养好苗以后,我每天早上都来看。今年已育出3亩苗,可插300亩。”朱万平介绍的时候也没有慢下来。“人家说插秧忙,就是六月中旬忙。过一段时间,幼苗长大了,再插下去就会断根,所以这几天把幼苗种在田里是安全的。”

摸了大概半个小时,朱万平估计能装满一小车的秧苗,暂时停下来直起身子。他和工人们走到田埂上,在泥水里搓了搓手,搓了几下衣服,擦了擦额头的汗,说:“这车秧是给老陈的,今天插秧。”

上午10: 30:苗木运输

捡完苗,朱万平和工人们把一捆捆的苗搬到路边,一辆橘黄色的农用车在路边等着。他们一起把秧苗搬进马车,运到插秧场。

从育秧田到插秧田,这辆农用车一天跑十几趟。“好在村里的主干道现在都是水泥路,以前都是泥路。下雨的时候很难走路。”一名工人说。

到了插秧田,朱万平的“陈老师”已经在田埂上等着了。陈就是南中村的种植户陈毅。他从老家安徽到南中村承包土地已经15年了。今年,他种了200亩水稻。

陈毅指挥农用车靠边,与三名工人组成两组“手动传送带”——两个从农用车上取秧,两个取秧放在插秧机上。然后插秧机开进地里,一个人开车,一个人放秧苗。“一亩地可以插二十五棵苗,一车苗可以种6亩左右。我们赶了一上午,没赶上晚。我们今天早上4点就起床了!”陈毅说。

记者注意到,陈怡在放苗过程中偶尔会掉一盘。“这棵幼苗长得也很好。为什么不要了?”记者问。“这不好。你看,有的高矮不齐,有的缺了一块,这样插秧的时候就会空出来一块,影响收割。就是不要。”陈毅解释道。

上午11点:插秧

上午11点,满载秧苗的插秧机再次驶到田间。随着齿轮转动,一排排绿色的秧苗不一会儿就竖立在光秃秃的稻田里。

陈毅在水泥渠里洗了手,说:“这台插秧机一天能工作80多个阿木。我的200亩地3天就能插完。但是,不代表你很忙。一般需要7天,幼苗根部由黄变白。只有这些幼苗活了,你才能放松。”

其次是现场管理。“现在天热,种下后要及时浇水,保证幼苗不缺水。然后施绿肥,除草。”陈毅介绍,儿子和妻子都一心扑在田间。“这茬是南京46水稻,生长周期长,需要6个多月才能成熟。预计11月25日收割。”

临近12点,一车满满的秧苗陆续插在地里。陈毅拿来一些饭盒,招呼工人们在树荫下休息:“这几天忙得只能在地里吃。大家将就一下吧!”

现在南中村的各个稻田里都在进行上述场景。南中村农业主任陈长伟说,今年全村5月15日开始育秧,6月5日收割小麦,6月10日插秧。今年将种植水稻3600多亩,主要包括南粳46、南粳5055、宁香粳、扬农稻1号四个品种,目前已种植水稻500多亩。“南中村水稻种植已经全部机械化,占龙潭街道一半以上。收割后,大米全部运到芳草渡公司进行整理,走上大众餐桌。”

编辑:戴宇阳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颜颖 谭倩文

  • 发表于 2022-06-18 12:26:17
  • 阅读 ( 210 )
  • 分类:科技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浏览:85
浏览:85

601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