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气象台6月18日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预计18日,贵州东南部、湖南中南部和东北部、湖北东南部、江西中北部、浙江南部、广西东北部、广东中北部、福建北部、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江西北部、广西东北部、广东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 ~ 150毫米)。
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雨强20 ~ 50毫米,局地可超过6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近日,华南、江南等地强降雨持续稳定,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等地持续降雨。网友戏称雨水有“包月”套餐。这些地方最近下了多少雨?是什么导致了暴雨?
一个月下了二十多天雨
目前,华南华南的强降雨仍在持续。6月15日至17日,广西大部、广东中北部、湖南东南部、江西东部和南部、福建西部和北部、浙江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预计降雨将持续到21日。
中央气象台高级工程师马杰告诉(www.thepaper.cn)记者,在此之前,自5月以来,华南和江南已经出现了六轮强降雨。其中,5月9-14日、5月27-30日、6月3-13日中国南方三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具有强降雨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影响范围广、多省(自治区)历史同期降雨量最高、暴雨洪涝灾害频繁等特点。
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5月1日至6月15日,华南大部、西南地区、华东南部、湖南南部、西藏东部等地降雨量普遍偏多2成至1倍。福建、广东、广西三省(自治区)平均降雨量达621毫米,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
5月13日至6月14日,福建福州累计降水量达427mm,比常年同期(210mm)多一倍多。过去30天下了28天雨,远超往年同期17.3天的降水量。广东省广州市在过去30天也度过了26个阴雨天,超过常年同期19天,累计降水量425毫米,明显高于常年同期(328毫米)。
马杰说,实际上,5月份以来不仅华南、江南等地降水偏多,华南前汛期(3月24日至6月14日)开始以来,珠江流域平均降水量为660.5毫米,比常年同期(511.5毫米)偏多29.1%,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二多。
多种“力量”持续抗衡,导致雨带停留时间较长
据国家气候中心消息,今年南海夏季风爆发于5月3日。南海夏季风和印度季风从海上给中国南方带来丰富的水汽。
5月,随着中高纬大气环流的调整,环流经向度增大,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南冷空空气活动频繁。另外,今年东北冷涡相当活跃,截至6月14日,已经出现了14个东北冷涡。
国家首席气象学家、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周冰表示,我国汛期主雨带一直与副热带高压密切相关。近期副热带高压持续东偏南,几股“力量”共同作用,导致雨带在华南、江南停留时间较长。
“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叠加2021年9月开始的拉尼娜事件的影响,综合来看,珠江流域降水异常偏多与拉尼娜事件衰减缓慢也有一定关系。不仅如此,拉尼娜在近期还出现了略微加强的迹象。”周冰说。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6月下旬东北冷涡活动将减弱,届时副热带高压也将自西向北延伸。在其影响下,中国的主雨带也将比现在向北延伸。
梅雨区降水少!真的会“不下雨”吗?
5月29日,我国江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同时入梅。今年的梅花季正式拉开帷幕,各梅花区也按照梅花监测指标国家标准陆续宣布进入梅花。
最近很多生活在江淮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网友说,今年的雨季好像没有往年那么潮湿,雨下得不多。雨季会“不下雨”吗?
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江南地区的出梅时间较常年(6月9日)偏早11天。截至6月13日,江南地区累计阴雨日14,累计梅雨230.7mm,较常年(395mm)偏少42%。长江中下游梅雨较常年(6月14日)偏早16天。截至6月13日,长江中下游地区累计阴雨日数为9天,梅雨累计量为108.2毫米,比常年(318毫米)偏少66%。5月份以来,江淮地区降水也偏少,没有达到梅花的标准。江淮地区雨季尚未开始,其每年的梅花时间为6月23日。
预计6月中下旬副热带高压将北移,梅雨带逐渐北移,长江中下游及江淮地区降水也将增多。预计6月中下旬江淮地区可能达到入梅标准。
华南降水将持续至21日,需警惕次生灾害。
持续降水不仅影响公众的日常生活,也增加了地质灾害、内涝和洪水的风险。
目前华南华南降雨仍将持续,雨带自南向北发展,强度逐渐增强。18日至21日,雨带东部明显北抬,但华南强降雨仍在持续。预计长江中下游、江南、华南、贵州南部等地附近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的降雨区域将与前期高度重叠。由于前期降雨过多,江南、华南等地土壤水分已经饱和,灾害风险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