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房”、吃凉面……古人消暑有妙招

6月21日,迎来夏季的第四个节气——夏至。此时太阳到达经度90度,进入夏至的节气。夏至,又称“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的节气之一。在汉代以前的文献中,记载为“滋养太阳”、“永保太阳”、“日久天...

6月21日,迎来夏季的第四个节气——夏至。此时太阳到达经度90度,进入夏至的节气。夏至,又称“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的节气之一。在汉代以前的文献中,记载为“滋养太阳”、“永保太阳”、“日久天长”。描述的都是和太阳有关的,取最长一天的意思。古人曾记载:“日为北,日长,影短,故称夏至。至,极也。”

"白天变得非常阴,夜晚从那时起就一直漏雨。"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副主任唐志强说,在夏至,北半球越往北,白天越长。资料显示,海南省海口市一天约13小时,杭州市一天约14小时,北京市一天约15小时,黑龙江省漠河市一天超过17小时。“夏至,一天达到一年中时间最长的时候,之后,白天逐渐变短,夜晚逐渐变长。”

夏天很热,那避夏有什么意义?

夏天已经是仲夏了。“盛夏常伴酷暑,夏至三岁。”唐志强说,夏至过后,天气进入最热的季节。古人称之为“伏日”,今称之为“伏日”。“伏”的意思是被阳气逼得躲在地下。从“夏至”开始,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进入第一期,第四个庚日为中期,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期,各持续10天,称为“三伏天”,大约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之间。

三伏天出现在盛夏和酷暑之间,副热带高压加强,高压内部的下降气流使天气在局部多云的情况下晴朗。阳光猛烈,天气更热。有句话叫“三伏天热,三伏天冷”。唐志强说,中国古代有个习俗,把夏至算作“九月九日”,从夏至开始,每九天为一个九,依次称为九月九日和九月二十九日...直到9月9日,这81天是一年中由热转冷的日子。算上九月九号,炎热的夏天就要结束了。

据采访社君了解,中国北方有一首很常见的歌《夏九九》:从9月19日到9月29日,粉丝寸步不离;927、冰水甜如蜜;四、三十六岁,衣服被汗水浸透;五四五,树头清风舞;954、来不及乘凉;9613,晚上睡觉不买单;九七十二,谨防感冒;81年9月,家家户户都在找棉衣。

▲安徽亳州赠送折扇送清凉。

除了消暑,为了乘凉,古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西汉时,北京首都长安的器皿工匠将七个一尺长的大轮子连在一起,做成一个巨大的“七轮扇”,可以达到“一人抬,震得满屋颤抖”的效果。除此之外,古人还发明了水阁,在水阁中安装机械制冷设备,将冷水送上屋顶,让其直下屋檐,形成人工水幕,激起阵阵寒意,效果堪比空房间调节。

从夏至开始,民间就有了“消夏避宿”、“补宿”等习俗。夏至这一天,古代女性互赠折扇、粉等。人们一般吃黥布凉汤、凉茶、酸梅汤等。为了避暑。曹丕曾描写魏晋时期人们“清泉浮香瓜,冷水沉竹沥”的盛夏景象。有些人还会选择去一些风景宜人的清凉胜地避暑。

降水多则价值几千块,夏至也叫“水节”

唐志强说,在夏至期间,降雨量增加,特别是在江淮地区,这是进入雨季。它是二十四节气中降雨量最大的节气,所以人们称夏至为“水节”。另外,夏至过后,雷雨往往出现在傍晚,来得快,得病也快,降雨范围也比较小。人们称之为“夏雨分田”。也就是说,可能田坎一边下雨,另一边不下雨,就像古诗词中描述的“日出东方,日落西方”。

盛夏时节,日照充足,气温持续上升,农作物生长迅速,对降水需求很大。有句话叫“夏至雨滴值千金”。“夏至水满,秋谷满仓。”唐志强说,现在是早稻、棉蕾、果实的旺季,是农作物最需要水分的关键时期。

唐志强说,在华南和华东地区,夏至之后很容易出现夏季干旱天气。为了增强抗旱能力,保证丰收,夏至前蓄水保墒也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夏季降雨量极大,是蓄水的最佳时机。“闲时蓄水,忙时用水”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6月19日,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邢庄乡志愿者在尹庄村帮助农民浇灌玉米苗。李欣怡摄

夏季作物进入旺盛生长期,农民要及时打理。唐志强说,夏至过后,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进入了不同的生长期,加强玉米的水肥管理非常重要。一句农业谚语说:“玉米遇到铁,每晚都会长出一个疙瘩。”这里的“铁”指的是锄头等耕锄工具,意思是玉米要想长得好,就要松土,多除草。

  • 发表于 2022-06-23 11:50:13
  • 阅读 ( 214 )
  • 分类:科技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旺旺队长
旺旺队长

597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