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五(7月1日),2022三水区钓鱼节暨鲜食文化节将在芦苞举行。连续两届渔节和河鲜美食节落户三水是什么原因?是什么让人们把河鲜的名字和芦芽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现在,让我们跟随历史的脚步,寻找捕鱼业的故事。
渔火弱
点燃家族千年情怀
看着银鳞,听着鱼晚唱,享受着水,清洗鱼肥,品味着风吹雨打,这就是芦苞老一辈渔民的生活。
芦苞镇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北部,背靠北江。小镇河流纵横交错,水源丰富,土地肥沃,水草丰美,所以大量的鱼类聚集在这里繁衍生息。
▲午休时间,渔民们坐在船上织补渔网,为接下来的捕鱼之旅做着充分的准备。
几千年前,大量的渔民生活在芦苞。他们生在船上,长在船上,以船为家,依水而居。因为船的形状像一个鸡蛋,他们被称为“家庭成员”。捕鱼业是这个家庭的主要生计。每天早上,人们在星星的光辉中航行去捕捉虾和螃蟹。而女人和孩子在河边的淤泥里,捡拾退潮后留在淤泥里的鱼虾。他们还会用竹篮捕鱼,以增加捕获量。此外,家庭成员还运送和摆渡人,或租船供人过夜。这种情况在抗日战争时期和抗战胜利后最为普遍。空剩下的时间里,男人编竹绳,女人编帐篷、织网,都是很勤劳的活。擅长烹饪的以船为店,沿河烹煮食物出售。著名的“船粥”和鲜虾馄饨是家族成员的产品。
▲渔舟唱晚,家的船迎着晚风发出长长的乡愁。
今天,仍然有许多家庭居住在芦苞北河沿岸的紧凑社区中。家族成员逐渐迁入村岸,群居,定居在贫瘠的边陲,辟出巷弄,俗称“码头”。为了改善家属的生活,上世纪90年代在芦苞镇修建了渔民新村,家属们搬进宽敞明亮的新房“上岸”或过两栖生活。现在还在船上的大部分都是老一辈的家族成员。对他们来说,那艘小渔船不仅仅是谋生的工具,更是一生的感情。
渔业转型
规模养殖已经成为渔业的时代旋律
北江水流比较缓,有更好的环境让鱼生存繁衍,所以鱼多。据不完全统计,绿宝在北江两岸适度捕捞的同时,更注重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禁渔放养机制落实了河长责任制,促进了江河溪流周边环境的改善,为渔业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021年,三水区将在北江芦苞段育苗30万尾,促进北江段渔业可持续发展。
为了稳定鱼产,芦苞人试图在村前村后挖鱼塘养鱼,从明代开始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当时各村主要养“四大鱼”(鳙鱼、鲢鱼、安徽鱼、鲥鱼),成为芦苇苞的传统。
1958年芦苞镇成立人民公社后,全社会水产养殖面积2038.81亩。改革开放后,全社会水产养殖业逐步发展起来。1982年,养殖面积增加到4236亩,总产量611.6吨。1993年,芦苞新挖鱼塘近5000亩。2021年,全镇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6万亩,年产量2.7万吨。
新千年以来,芦苞镇通过由低变高,引进名优品种,发展专业合作社,提高了全镇水产养殖水平。到2012年,该镇先后成立了庐江水产、程明水产、汇鑫水产等专业合作社,整合了全镇的水产养殖产业,在芦苞形成了规模化的水产养殖生产基地。养殖品种包括鲳鱼、鳙鱼、鲥鱼、鲢鱼、鲤鱼、鲱鱼、生鱼、鲶鱼、鲫鱼、虾、鳗鱼和池塘。
▲刘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小区。
2015年起,刘氏水产在芦苞开展水生生态健康养殖示范社区项目建设。依托珠江水产研究所的技术支持,170.2亩绿宝水产养殖基地已建成核心生态养殖小区,成为佛山首个生态养殖示范小区。2021年,刘水产《皇帝鱼》登上央视《致富宝典》。
永清农业被农业农村部授予生态养殖小区称号,庐江水产专业合作社成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级示范合作社,“三水芦苞鱼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独树岗村先后获得广东省首批“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渔业养殖专业村和第二届广东特色产业名村。近年来,芦苞镇依托深厚的渔文化,深耕渔业,致力于打造面积约8000亩的三水渔业工贸产业园,整合“123”产业,发展高附加值水产养殖、休闲农业旅游等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