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长痘痘就用手挤,甚至还留下好多黑黑的痘印,
拜托别再用手挤了,教你正确的处理方式!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正在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画中画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拓展阅读:
小编导读
痤疮是一种多发于颜面和胸背部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与中医学所记载的粉刺、肺风粉刺、面疱密切相关。痤疮的发病率达到36.3%~51.3%,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现代医家多认为是因风热外袭、肺经郁热、胃肠积热、血热偏盛、血瘀痰结、冲任失调以及阴虚不足等引起。名医杜怀棠教授基于“百病生于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痤疮效果显著。看看杜老怎么说——
气郁是痤疮的关键病机
传统认为,外邪郁表,湿食气血郁滞是该病主要病因病机,《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其明确指出了“郁”是痤疮发病的重要原因。朱丹溪曾言:“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气血的郁闭不通成为许多疾病的重要诱因。杜怀棠教授着重从“郁”探讨病因病机,结合“百病生于气”理论,反复临床实践,提出气郁是痤疮的关键病机。
杜老认为,现代人出现痤疮,主要是因感受外邪,或饮食不当,过食肥甘厚味,生冷辛辣之品,或工作压力过大,生活节奏加快导致情志不遂,或素体虚弱,卫气功能不足,阳气偏亢,导致气血津液瘀滞不通,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出现痤疮。在临床上虽主要表现为实证,但究其根本,大多为本虚标实者。在辨证过程中,应将气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正所谓有诸内必形于外,故在治疗时,以解郁为其根本。
杜老认为,气的动力属性不足是诱发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气的郁滞主要从肝论治。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失于疏泄,气机不畅,脏腑功能紊乱,湿、热、痰、瘀乃生,上蒸于面,则发为痤疮。临床多表现为面部散在暗红色丘疹及散在囊性结节,平素性情急躁、多怒,口干口苦,经行乳房胀痛,小腹胀痛,痤疮于行经期加重,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杜老在治疗时以行气疏肝解郁为主,以逍遥散为主方,常用药物有香附、当归、白芍、柴胡、丹参等。
病案举隅
1、患者,女,23岁,护士。2014年2月14日主因“面部痤疮两月余”就诊。患者两个月前突发面部痤疮,以口周、额面为主。平素喜食生冷,月经周期紊乱,量中等,有血块,色黑,伴小腹疼痛,双乳胀痛。偶有口干口苦,自觉燥热,心烦。舌暗红,舌尖红,苔薄黄,脉沉细。辨证为肝郁气滞,治宜疏肝解郁,理气活血,方以丹栀逍遥散加减。
处方:牡丹皮12g,炒栀子10g,柴胡10g,当归15g,赤芍20g,生地黄30g,豆豉10g,桃仁15g,红花10g,枳壳15g,炙甘草5g,川芎10g,怀牛膝15g,酒大黄10g,益母草20g,香附12g。7剂,水煎2OOmL,早晚分服。
2、2014年2月21日二诊:服上药后,面部新发痤疮量减少,自觉燥热、心烦较前减轻,仍有口干,2014年2月17日月经至,量少,色黑,经行3天,无腹痛、乳房胀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沉细。上方去桃仁、红花、生地黄、川芎、怀牛膝、益母草,加生薏苡仁30g,忍冬藤30g,白花蛇舌草20g。7剂,水煎200mL,早晚分服。
3、2014年2月28日三诊:服上药后,痤疮基本无新发,仍有曰千不欲饮。舌红,苔薄黄,脉沉细。2月21日方去豆豉,加瓜蒌30g。7剂,水煎200mL,早晚2次分服。1个月后随访,痤疮无新发。
按:
患者一诊时,突发面部痤疮,伴有月经不调,色黑有血块,且小腹疼痛、双乳胀痛,舌暗红,尖红,病位在肝,根据五郁辨证属气郁,但又兼有热郁、血郁,以丹栀逍遥散为主方,疏肝解郁清热。柴胡疏肝解郁,条达肝气,当归养血和血、柔肝,生地黄养血凉血,当归、生地黄与柴胡同用,补肝体而助肝用;牡丹皮、栀子、赤芍、益母草清热凉血泻火,增强疏肝清热之功,且益母草兼有调经之功;栀子、豆豉合为栀子豉汤,祛除心中虚烦。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机不畅,血行瘀滞,而血行瘀滞,必会影响气机运行,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枳壳行气,怀牛膝补益肝肾且引血下行,香附为血中之气药,川芎为气中之血药,共奏行气活血之功,从而气郁得舒,血郁得畅;酒大黄兼活血、清热、通便。患者服药后,经行腹痛、双乳胀痛消失,表示气郁之象减轻,但气郁日久化热,患者热郁表现开始突出,舌尖红,苔薄黄,均为热郁之表现,故治以清热解毒。处方减少行气活血之品用量,加忍冬藤、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有利于减少痤疮新发,生薏苡仁健脾清热排脓,促进已发痤疮的愈合。三诊时,患者基本已无新发痤疮,但大便仍质干,加瓜蒌润肠通便。
结语
近年来,痤疮发生率明显升高,而中医在治疗痤疮上具有自己的特色。辨证是中医治疗痤疮的关键,除传统辨证思路,杜老的气郁辨证,可为痤疮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但在临床治疗中,切不可仅拘泥于某一辨证方法、某一证型,由于疾病发展,往往是多证结合,或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故需辨证论治,随证治之。
好 · 书· 推 · 荐
《名医心鉴》
本书为《环球中医药》杂志“名医心鉴”栏目刊登的文章,按照类别编辑而成。大约100篇文章,基本是国内中医药名家的学术思想或临床经验的介绍。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名医心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张伯礼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