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朋友来避暑
血液里流淌着西瓜汁?
直接挖半个西瓜用勺子吃,
这是很多人心中“夏季性价比最高”的幸福感!
有网友套用电影台词:
“西瓜,我的欲望之火,我的生命之光。”
“西瓜,没有你我怎么活?”
中国人有多爱西瓜?
国家统计局给西瓜算了一笔账:
如果一个西瓜重10公斤,
中国人每年要吃掉160亿个西瓜。
根据世界粮农组织的统计,
中国西瓜年产量近8000万吨,
约占全球的70%,
因为多,价格自然不贵,
所以我们可以敞开心扉,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我们可以实现“吃瓜自由”,
感谢“西瓜王”吴明珠奶奶。
在瓜地工作的吴明珠
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供图
资料来源:报纸
她在新疆开创了甜瓜和西瓜育种,
62年来培育了30多个品种,
郁金香瓜,翡翠瓜,麒麟瓜...
以及西瓜中的“王牌”8424西瓜,
她养育了他们所有人。
也让西瓜甜瓜实现了一年三季,
产量大大增加了。
吴明珠院士
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供图
资料来源:报纸
现已90多岁,患有老年痴呆症
吴奶奶仍在念叨:
"瓜...卦应传粉”。
有时候,她会把儿子误认为同事,
问他在瓜田的进展...
袁隆平的老同学
1930年,吴明珠出生于湖北武汉。她在国运的困境中长大,从小就立下报国的志向。
1950年,吴明珠和一批与新中国同命运的学生进入西南农学院,其中成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和家蚕遗传育种专家向忠怀。
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大学生,在那些激情的岁月里,吴明珠剪掉长发,和小伙子们一起跳进试验田里播种施肥。
21岁生日时,她在日记中写道:“人生最美好的事,就是你创造的一切都能为人民服务。”
1953年5月1日,由于各方面表现突出,吴明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西南农学院第一批学生党员。
来源:《新民周刊》
1953年,填写分配志愿表时,吴明珠写着要去新疆,去祖国最需要的边疆工作。她渴望去乡下锻炼,但没能这样做。1954年,她加入了中央农村工作部。
25岁扎根新疆种瓜
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急需各类干部和人才。吴明珠终于来到了她25岁的新疆乌鲁木齐。
然而,乌鲁木齐没有无边无际的瓜田。吴明珠多方考察,确定吐哈盆地是种瓜子的好地方。
吐鲁番素有“霍州”之称,夏天气温超过40摄氏度是很正常的。在吐鲁番,和吴明珠打过交道的老人回忆说:“她能吃苦,老乡们都喜欢她,但大家都不知道这个从驻京办下来的女大学生会待多久。”
要当好基层技术员,得会干各种农活。吴明珠刚刚把自己磨练成了一个大热天还能干农活的“农民”。
她吃惯了馕和羊肉,还学会了说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每次瓜农播种,吴明珠都会驰骋在戈壁滩上,帮助大家解决种植问题。
来源:《新民周刊》
新疆的西瓜和甜瓜香甜可口,名不虚传。但吴明珠发现,当地主要依靠传统种植技术,产量和品质仍有很大提高空。
种质资源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重要基础。为摸清家底,从1958年开始,吴明珠带着水和馕,走遍了全区300多个生产队,整理出44个品种,建立了吐鲁番的瓜类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