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空青
人生该是追求美的旅程。
静下来,读读诗吧。
【缘起】
这篇文章,带大家了解一下大历十才子里面的卢纶。
说起来,“大历十才子”这个组合,本身就带了一点悲情在里面。
号称才子却生在乱世,十人之中无一人仕途顺利;也因此,写诗填词多悲苦之声,不被后世人喜欢,名气不大。
卢纶的文风是我在十才子中最喜欢的一位了。司空曙的“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经典、情感丰富,但是太悲,太过自怨自艾,不如卢纶的边塞诗读来爽利。
卢纶出身范阳卢氏,天宝末年考上了进士,但是恰好那年遇到了安史之乱,没有能够及第;后来等安史之乱平定,代宗朝又去考试,这次运气便没有以前好,屡试不第。
直到大历六年,才被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来又受宰相王缙举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
接连两位宰相举荐,一路升到监察御史这个大官。正当卢纶觉得自己大有可为的时候,他的巅峰期也从此到头了。
元载和王缙后来双双获罪,被举荐的卢纶也受到了牵连,罢官为平民。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在唐德宗朝才又被重新启用为昭应县令。逢咸宁王浑瑊出镇河中,又提拔他为元帅府判官。
河中,今天的位置在山西省永济县蒲州镇。当时应该是与少数民族有战事,卢纶也因为这一段时间在元帅府的洗礼,见多了边塞的雄浑肃穆、万里悲风,写作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也因为这一次边塞之经历,才有流传后世的六首《塞下曲》。
【诗篇】
塞下曲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诵析】
卢纶这系列的《塞下曲》一共有六首,蘅塘退士编选《唐诗三百首》时选取了其中四首,可见对卢纶这一系列的认可。
《塞下曲》首首20字,精悍有力,描写的都是军营生活以及边塞物色,令人印象深刻。而其中这一首刻画战斗场景的,就更是让人代入其中,感慨良多。
前面两句,意在刻画场景和渲染氛围。
今夜天色不好,月光为浓云掩盖,黯淡无光。四下寂静的夜里,却突然传来一阵窸窸窣窣、扑扇翅膀的声音,原来是那栖息林中的大雁,远去高飞。
“月黑”是视角,“雁飞高”则有听觉、视觉甚至感觉。卢纶用非常立体的视角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悖论:
原本安静的夜晚,为什么大雁会被惊醒而高飞呢?
紧接着第二句中,卢纶给出了答案:原来是少数民族的首领觉得力敌不过,趁着月黑风高遁逃了。
“单于夜遁逃”,这就引出另一个问题:卢纶为什么这么肯定?
月黑风高,只是听到了大雁声,知道敌方有军事行动,为什么就能肯定他们是逃跑了呢?为什么不能是偷摸的袭击或者其他?
两个原因,一个是卢纶在边塞生活中养成的自信与坚定,他对双方的战场形势判断准确,也能够把握到对方的心理状态。
另一个原因更加简单:看后面两句。
听到响动之后,我方打算乘胜追击,于是出动一队轻骑兵追逐过去。
就在军队将发未发的刹那,卢纶捕捉到了这样一个精彩绝伦的细节特写:将士的弓箭与大刀上面,已经挂满了雪花。
大家想象一下,从传下号令到整顿出发,也就是大概几分钟的时间。几分钟的时间里能够冻成这样,足见北地气候之冷,以及将士行动之坚决。
【空青语】
诗歌的好与坏,甚至说文学作品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在于有没有写出精彩的细节。
因为最深刻、最真实的情感往往表现在细节里面。
卢纶这首诗就是抓住了这样一个极具感染力的场景特写,以至于千年之后,我们仍能从诗歌中读出北地的寒风、将士的凛冽。
其实,最好的细节、最好的写作素材,都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等待着我们的发掘。
下面是李白的一首《塞下曲》,可以互为参阅。
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 〔唐代〕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空青诗词日历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会立即删除!
你的关注与评论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编辑 空青
排版 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