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能睡(深度睡眠被触摸知道吗)

目录: 1.什么是深度睡眠 2.深度睡眠的重要性 3.怎么保证深度睡眠 检测过孩子睡眠的家长都知道,深度睡眠一般在2-3小时是正常的。深度睡眠时长不多,但对于睡眠质量却起到了关键作用。那么...

目录:

1.什么是深度睡眠

2.深度睡眠的重要性

3.怎么保证深度睡眠

检测过孩子睡眠的家长都知道,深度睡眠一般在2-3小时是正常的。深度睡眠时长不多,但对于睡眠质量却起到了关键作用。那么,如何保证孩子的深度睡眠,从而提高睡眠质量呢?

什么是深度睡眠

经研究发现,人们的睡眠是呈现一定的周期和阶段性规律的。研究者将测量脑电、肌电和眼动情况的仪器固定在睡眠者身上,发现睡眠者入睡后监测数据会出现周期性的变化,还会在某些时刻记录到睡眠者眼球快速转动。后来人们知道,当眼球快速转动时,表明睡眠者正在做梦,这一阶段也被叫做快速眼动睡眠期。在每个睡眠周期内,一般都会经历浅睡,中度睡眠,深度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阶段。从浅睡到深睡的过程中,人的脑电波频率越来越慢,而振幅增大,呈现出δ波型,与人在清醒时的α脑电波有很大差别。一般人一宿会经历4-5个这样的睡眠周期,每个睡眠周期约1.5小时左右。

深度睡眠的重要性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不同的睡眠阶段在睡眠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其中尤以深度睡眠阶段和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最为重要。在睡眠剥夺实验中,当检测到被试者进入深度睡眠或快速眼动睡眠时唤醒他,会对其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害。一个更直观的感受就是,有些睡眠出现问题的人,即使每天睡得总时间也不短,但是睡眠的周期紊乱了,大多数时间都处在浅睡阶段,这样白天依然会感觉很困倦。而睡眠质量高的人,只睡五六个小时就能精神一天,很可能就是其深度睡眠占了整个睡眠周期中很大的部分。因此深度睡眠也被称作是“黄金睡眠”。

怎么保证深度睡眠

既然深度睡眠如此重要,我们怎么做才能保障孩子深度睡眠的占比呢?

一定要对孩子的睡眠情况有所了解,认真对待其可能存在的睡眠相关疾病。若存在入睡困难、易醒、早醒等失眠问题或睡眠呼吸障碍、磨牙打鼾等睡眠病症,要及早治疗,否则这些睡眠问题都将导致深度睡眠不足。

日间要有一定的活动量,比如有氧运动。一方面,深度睡眠可以帮助缓解运动造成的机体疲劳;另一方面,这一过程也使得深度睡眠的时常增加。

饮食上要控制精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也就是避免“高糖”饮食,另外也要避免在傍晚饮用一些神经刺激性饮料,比如可乐、咖啡、茶水等。要注意的是,服用安眠药并不一定能帮助增加深度睡眠的时常,服药一定要遵医嘱。

还要注意睡前卧室环境和心理调适。让卧室保持宁静、黑暗,可以在睡觉时播放一些让人放松的轻音乐或大自然声音;睡前不要让情绪大起大落;最好不要玩电子产品,尤其在孩子睡前一小时,尽量不要看电子屏幕,防止视屏蓝光抑制大脑分泌松果体素(一种有助睡眠的激素)。

要特别注意降低睡眠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因为在浑浊的空气中睡觉很不利于深睡眠。理想状态是将二氧化碳浓度在500PPM以下,不超过700PPM。降低浓度最佳方法就是开窗开门形成对流通风,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考虑新风系统。

拓展阅读:

人在睡觉时能回答问题,还会做数学题?这确实是真的

人在睡觉时能回答问题,还会做数学题?这确实是真的

《盗梦空间》中用来区分现实和梦境的陀螺。图片来源:《盗梦空间》(Inception

和做梦的人对话,这种基本只会出现在电影中的事情,已经在现实上演。用光、声音或者触摸等形式发出的问题,做梦的人都可以接收并且做出回答,是不是有点科幻的感觉了?

在盗梦空间里,小李子带着同伙在别人的梦境里来回穿梭,在梦中套取做梦者的关键信息,他们甚至还能随心所欲地搭建做梦场景,在多个迭代梦境中转移。这些出现在2010年科幻电影的场景,已经在现实中走出了第一步。

人在睡觉时能回答问题,还会做数学题?这确实是真的

不过,我们现在能做到的还远没有电影中那么强大,比如突破别人的意识,甚至在对方的潜意识中来获取信息。科学家现在想要和做梦者交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做梦者主动选择与外界沟通,例如那些能够做“清醒梦”的人,研究者可以通过灯光、声音和对话来向做梦者传达信息,然后他们再进行回答。

一场“清醒梦”

其实,有关清醒梦的描述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曾描述“一个人在睡觉时,他意识中的某些东西会告诉他,见到的场景不过是一场梦。”当时还并没有一个专有的名词来定义这一现象,而科学家真正能相对解释清醒梦的机制,也就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

对睡眠过程的破解,让科学家意识到我们的睡眠周期会在非快速动眼期(NREM)和快速动眼期(REM)之间循环进行,而做梦的行为大多出现在REM中。通常情况下,人类会对梦境保有高水平的接受度,也不会进行批判评价,这是我们难以意识到我们在做梦的原因。而清醒梦者则能突破这一禁锢,真正地意识到自己在做梦。

其中,最经典的清醒梦验证试验是在上世纪80年代完成的,斯坦福大学的Stephen LaBerge与同事召集了5位被试,教会了他们如何做清醒梦(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LaBerge和同事开发的教程Mnemonic Induction of Lucid Dreams)。这些被试做清醒梦时给出的脑电信号会被记录下来,并且与对照进行平行比对。他们以此发现,清醒梦的报告基本是在REM才存在,而做清醒梦时会给出的脑电信号比较特殊,会异于通常的梦境。而外部的人,通过识别这些信号,就能知道被试是不是在梦里清醒着。

但是,知道他们在梦中清醒是一回事,科学家要和这些梦中人沟通是另一回事,并且要更加复杂和困难。最近《当代生物学》的一项研究就展示了一些可行的方式来实现清醒梦时的双向交流(two-way communication)。

人在睡觉时能回答问题,还会做数学题?这确实是真的

外部的信号有很多种,可以转化成清醒梦者脑内的各种场景。

参与试验的被试遍布4个国家的实验室,不同的实验室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操作,总体来说,外界人员和做梦者交流的方式包括闪光、声音(规律的滴滴声或者说话)以及触摸。而做梦者的回复方式则包括动眼和面部肌肉收缩。我们可以通过不同团队的实验报告来深入了解这种神奇对话的建立过程。

梦中对话

美国团队展示的例子是向做梦者提出数学问题。外界实验室人员通过脑电波确认被试处于REM,便开始尝试与其建立联系,他们会通过声音直接向被试提问“8减6等于多少?”,而被试在接收到声音信息后,通过动眼信号回答出2的结果。

那么这一过程被转换成梦境会是怎样呢?根据被试醒来后的回忆,他一开始发现自己在一个停车场,外面是黑夜。突然场景变成了白天,自己进入到了电子游戏中。此时他已经意识到这是在做梦了。然后他全身的肌肉失去控制,感受到了从血液冲击到耳朵的声音,声音描述的是一些数学问题,大概有3个,比如最后一个是“8减6等于多少”。被试回忆自己在梦里所有的回答都是“2”。而这也是眼电信号展示出的结果,在实验者问出8减6时,也能对应上两次眼电信号。

人在睡觉时能回答问题,还会做数学题?这确实是真的

德国团队的被试同样在梦中回答了“4减0”的数学问题,问的形式是摩斯密码,机器会在被试睡眠时发出“滴滴滴-滴~滴”的规律声音。因此这名被试的梦中场景要更加奇特。被试回忆自己坐在一间房子中间,然后头上的白炽灯开始有规律地闪烁。他意识到了这是外界信号,灯光闪烁的形式同样是摩斯密码,“····—·——·—————”(这里被试将问题理解成了4加0),他回答了4。而后,这些信号闪烁也出现在了其他场景中,例如水缸中水的反光信号,天空中阳光和乌云的交替出现。被试都能意识到这些是数学问题,但是他都没来及破解这些信号。

人在睡觉时能回答问题,还会做数学题?这确实是真的

4次眼电信号代表做梦者给出了回答

除了数学问题,梦中人同样可以完成问答形式的日常交流。在法国团队中,被试训练了用收缩颧骨肌肉代替“是”,收缩皱眉肌代替“不是”。在梦中,被试正在参与一个派对,突然天空中传来了声音询问他喜不喜欢巧克力,是不是在学生物,会不会说西班牙语。被试表示:“听起来像上帝在说话,”他回答完问题就回去继续参加派对了。在实验室,研究者也根据肌肉信号获得了这些问题的答案。

人在睡觉时能回答问题,还会做数学题?这确实是真的

皱眉肌(Corrugator)给出信号代表“否定”,颧骨肌(Zygomatic)给出的信号代表“肯定”

除了提问,包括光刺激,手部触摸刺激,都能让被试在清醒梦中接收并意识到这些外部信号,并作出回应。这些都远超过了过往研究能提供的尺度,“以前的研究最多就是让被试通过眼电信号告诉我们,他在梦中经历一些事情。”Kristoffer Appel表示,他是文章的主要作者之一,“但是现在我们问的问题证明了人能够在梦里开展复杂的认知过程。”这完全打破了梦中大脑会处于完全关闭的推测。

有何用途?

不过,这并不代表我们能在别人的梦中为所欲为,随意套取枕边人的信息了。首先这项研究还只是初步地探索了梦中的双向交流,而总体来看,被试能准确回答问题的几率大约只有18.6%,60.8%的情况下他们都是没有任何回应的。

日常生活中,也难遇到和清醒梦对象交流的机会。可能有人曾与说梦话的人对话,对方还恰好回答了某个问题。但是梦话的行为机制可能和清醒梦是两回事,有关梦话出现在哪个睡眠阶段一直没有定论,目前科学界主要认为梦话更有可能出现在NREM阶段,而不是会做梦的REM,而一些肢体动作则可能出现在REM。说梦话,更类似于脑电信号出现了混乱,并且这些人基本都无法回忆起有说梦话的经历。因此,你会发现问说梦话的人,他们给的答案并不一定符合现实逻辑。

实际上,连对方做清醒梦都要贴着各种信号收集器监测眼动、肌肉信号,才有不到20%的几率得到他正确地回应,简单地套梦话得到的答案有几分准确呢?相比套话,新研究的这种发现更可能促生“睡梦学习”的可能,Appel表示:“我们已经知道可以和做梦的人交流,那么或许通过训练,就能让人一边做梦,一边给他传输知识。这样对方起床之后也能记住知识,如果场景特殊还能记得很深刻。”(听上去比套话还恐怖)

另外,通过外部辅助,或许能解决一部分人的精神和睡眠障碍,让他们不会受到噩梦困扰。而艺术家、文学创作者则能真正把梦中的场景不忘地带到现实中来,这或许是这项研究能带来的真正应用。

而半夜去窃取别人的秘密仍然不太现实...毕竟有些问题别人也不是一定要回答的,比如有名被试在梦中听到“你会不会西班牙语?”的问题,他本身会一点,但不是特别流利,因此他想了想决定给出“不会”的回答。这说明,梦中人也会复杂思考,即使有相应技术,你得到的也未必是诚实的答案。

(撰文丨杨心舟)

原始论文:

Real-time dialogue between experimenters and dreamers during REM sleep

https://www.cell.com/current-biology/fulltext/S0960-9822(21)00059-2

  • 发表于 2022-07-13 22:26:20
  • 阅读 ( 688 )
  • 分类:科技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goin
Agoin

619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