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a是什么意思(游戏dpa是什么意思)

这几天打开所有的报纸、电视、网络媒体看到的最大新闻,就是“孟晚舟回家了”。这对中国和世界来说,的确是个大好消息。2018年12月1日,在美国的阴谋策划下,孟晚舟在加拿大转机时,在没有违反任...

这几天打开所有的报纸、电视、网络媒体看到的最大新闻,就是“孟晚舟回家了”。这对中国和世界来说,的确是个大好消息。2018年12月1日,在美国的阴谋策划下,孟晚舟在加拿大转机时,在没有违反任何加拿大法律的情况下被加拿大司法机关无理拘押。孟晚舟事件让中国人看明白了西方的所谓司法独立根本就是彻头彻尾的谎言。2021年9月25日下午,孟晚舟事件终于出现重大转机,孟晚舟律师发表声明:我很高兴孟晚舟女士与美国司法部达成了暂缓起诉协议(DPA),且该协议已获得纽约东区法院法官的批准。根据该协议条款,她不会被美国进一步起诉,加拿大的引渡程序将会终止。孟女士没有认罪,我们十分期待14个月后对她的指控将被完全撤销。现在,她即将重获自由,回家与家人团聚。25日晚,在被加拿大非法拘押1千多天后,中国公民孟晚舟乘坐中国政府包机顺利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中国政府不懈努力的结果,是全中国人民鼎力支持的结果,是中国人民的重大胜利。

许多朋友看此新闻后可能会对一个法律文件产生疑问:美国的“DPA”(暂缓起诉协议)到底是个什么鬼? “DPA”在美国英文全名叫做“Deferred Prosecution Agreement”,中文翻译过来就叫“暂缓或者延缓起诉协议”。按美国联邦法律规定,联邦检察官处理刑事案件有三种方式:第一是不起诉;第二是与辩护人达成辩诉交易,从而以较少罪名或者较轻罪名起诉;第三是直接向法院提起公诉。检察官在是否提起公诉和如何提起公诉上,享有比较大的自由决定权。1974年的时候,美国通过了一个快速审理法案,确立了一种处理轻微刑事案件的新方法,即联邦检察官可以通过达成“暂缓起诉协议(DPA)"或"不起诉协议(NPA)"的方式,来处理一些轻微刑事案件。但是,这两种诉讼协议一般不适用于自然人为被告人的刑事案件,大多适用于那些涉及贿赂、欺诈等不法行为的公司犯罪案件。无论是“暂缓起诉协议”还是“不起诉协议”,都是美国联邦执法机关或监管机构与涉案企业之间达成的协议,涉案企业需要承认被指控的犯罪行为,并就需要缴纳的罚款与执法机关或监管机构进行协商,达成协议后,按时缴纳这些罚款。与此同时,执法机关或监管机构设定一定的考验期,涉案企业须在此期限内满足执法机关或监管机构开出的条件,经过持续不断的监督和审查,到期后一旦认为公司履行了协议所确定的义务,检察官就不再向法院提起公诉,案件最终以涉案公司免予定罪和刑事处罚而告终。在美国,对涉嫌犯罪的企业是否适用暂缓起诉协议或不起诉协议,完全由联邦检察官自行决定。法官对暂缓起诉协议的审查批准,通常只是走走形式和程序,并不具有实质意义。

结合上述有关美国“DPA”的法律制度可以看出:孟晚舟女士根本就没有触犯任何刑事犯罪,美国政府却牵强附会地炮制孟晚舟事件,不是出于什么法律原因,其真正目的是要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华为公司,阻挠中国科技发展,加拿大政府的所作所为就是美国的帮凶。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9月25日应询表示:孟晚舟事件完全是一起针对中国公民的政治迫害事件。对孟晚舟女士所谓“欺诈”的指控纯属捏造。就连被美方指为“受害者”的汇丰银行也出具了足以证明孟女士清白的文件。美国、加拿大所作所为是典型的任意拘押。如今,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中国政府不懈努力和坚决斗争,美国司法部日前与孟晚舟签署“DPA”,美方向加拿大撤回引渡申请。孟晚舟在不认罪、不支付罚金的情况下恢复自由离开加拿大,踏上返回祖国的征程,更加充分证实了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的表态是客观真实的定论。

拓展阅读:

华为在孟晚舟事件中的叙事技巧:一家没有形容词的公司

华为在孟晚舟事件中的叙事技巧:一家没有形容词的公司

作者 / 何伊凡

来源 / 盒饭财经(ID:daxiongfan)

华为在孟晚舟事件中的叙事技巧:一家没有形容词的公司

企业真正存在于叙事之中,它由无数故事、金句与信念构成,是个体命运和集体命运的交汇与碰撞,最终形成组织共情。企业的核心能力就是要在变化的时代构筑稳固的叙事能力,如果要让一家公司坍塌,就要从摧毁它的叙事入手,如果要让一家公司伟大,也要从建立它的叙事入手。

华为本来就是一家叙事维度丰富的公司,而孟晚舟事件,必然会成为它发展史中的关键叙事,而且会成为更宏大叙事的一部分。

加拿大当地时间9月25日,孟晚舟乘坐中国政府包机离开加拿大,9月25日晚10:11,她抵达深圳走出机舱。在加拿大机场,她发表了简短演讲:感谢我的祖国,还有我祖国的人民对我的支持和帮助,这是我走到今天最大的支柱,谢谢大家!飞机上,她写下了富有诗意的一段话:回家的路,虽曲折起伏,却是世间最暖的归途。

当再次出现在深圳机场,孟晚舟身上具有了约瑟夫坎贝尔在《千面英雄》中描绘的叙事色彩:英雄离开我们所知的世界,冒险进入黑暗世界,在那里他或被囚禁或陷入危险中,与我们失去了联系,而他的回归被描述为从遥远的地方返回,带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应询表示:中方在孟晚舟事件上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事实早已充分证明,这是一起针对中国公民的政治迫害事件,目的是打压中国的高技术企业。对孟晚舟女士所谓“欺诈”的指控纯属捏造。就连被美方指为“受害者”的汇丰银行也出具了足以证明孟女士清白的文件。美国、加拿大所作所为是典型的任意拘押。

自2018年12月1日起,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拘押1030天,在她回归的前两天,华为举办一年一度的全链接大会,此时距离2020年美国“915”禁令正式生效一周年,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说,未来五年的战略目标依然是“有质量地活下来”。华为依然面临重大不确定性,放孟晚舟回国并不意味着将放过华为。

华为在孟晚舟事件中的叙事技巧:一家没有形容词的公司

华为在孟晚舟事件中的叙事技巧:一家没有形容词的公司

本文将重点探讨在孟晚舟事件中,华为所表现出的叙事技巧。它所处的叙事位置其实非常复杂:即处于舆论声望的高点,又是十面埋伏的中心,一言不当,就可能授人以柄。我长期关注企业在关键时刻的叙事,分析雷军的演讲技巧时,曾认为其特点是“弱势”叙事(参见和“弱者”雷军学说话),而任正非和华为在孟晚舟事件,则表现出理性与克制。

2018年12月6日,华为发出了孟晚舟事件后的第一份官方声明,可谓字斟句酌。全文如下:

近期,我们公司CFO孟晚舟女士在加拿大转机时,被加拿大当局代表美国政府暂时扣留,美国正在寻求对孟晚舟女士的引渡,面临纽约东区未指明的指控。

关于具体指控提供给华为的信息非常少,华为并不知晓孟女士有任何不当行为。公司相信,加拿大和美国的法律体系最终会给出公正的结论。

华为遵守业务所在国的所有适用法律法规,包括联合国、美国和欧盟适用的出口管制和制裁法律法规。

注意,这份声明的前半部分,都是在陈述客观事实,而且用了“暂时扣留”一词,并没有用当时很多媒体所写的“拘禁”甚至“被捕”等词。“关于具体指控提供给华为的信息非常少,华为并不知晓孟女士有任何不当行为”。这句话就厉害了:并不知晓,并不意味着此事没有发生,只是“不知晓”,体现出了客观。

“公司相信,加拿大和美国的法律体系最终会给出公正的结论。华为遵守业务所在国的所有适用法律法规,包括联合国、美国和欧盟适用的出口管制和制裁法律法规”。这句话的叙事主体是华为公司,也就是说,孟晚舟的事情虽然获得的信息很少,难以判断,但华为是遵守规则和法律的。

考虑到孟晚舟作为任正非女儿的特殊身份,华为在声明中反而将公司和孟晚舟做了适度的切割,也并没有表现出受到了巨大的冒犯。

温哥华当地时间2018年12月11日下午3点多,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法官宣布,准许孟晚舟获得保释。

华为又发布了一份声明:

我们的CFO孟晚舟女士近期在被加拿大当局代表美国政府暂时扣留之后,今天法庭做出判决,同意保释。我们相信加拿大和美国的法律体系后续会给出公正的结论。正如我们一直强调的,华为遵守业务所在国的所有适用法律法规,包括联合国、美国和欧盟适用的出口管制和制裁法律法规。我们期待美国和加拿大政府能及时、公正地结束这一事件。

声明中再次强调了相信“加拿大和美国的法律体系”,公正一词出现了两次,表明了自己的希望。

华为在孟晚舟事件中的叙事技巧:一家没有形容词的公司

之后随着时间发展,华为开始在声明中表明态度,立场坚定清晰,但依然很克制。在对抗性的交流中,不卑不亢是最难达到的境界,要达到这一点,就要做到“中正”。

中正,是易经的重要思想之一,中正体现的是不能“过”与“不及”的概念,得中得正就是吉,华为的声明就掌握好了其中的分寸,即不说过头话,也不会说得不到位。

加拿大当地时间2019年6月6日上午9:30,加拿大法院就孟晚舟案件中法律层面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此后华为媒体事务副总裁Benjamin Howes发表声明讲了三点:

1.美国对孟女士的指控在加拿大法律下并不构成犯罪,引渡申请不符合加拿大《引渡法》的核心原则。

2.美国政府提交的证据材料不充分,对孟女士的指控不能成立。

3.加拿大的执法存在严重的程序滥用,孟女士的宪法权利被侵害。条分缕析,如同一份律师的报告。

当地时间2020年9月28日此案再次开庭。此时审理进入了第二阶段,也就是孟晚舟的律师以加美双方涉嫌“程序滥用”为申诉理由,要求法庭中止对孟晚舟的引渡程序。华为加拿大公司发表声明称,华为将继续支持孟晚舟追求正义和自由。

2021年8月17日,孟晚舟继续出席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市最高法院举行的引渡案听证会,到18日下午,此案的审理全部结束,法官没有立即宣布判决结果。

华为发表声明:

“因为法律程序的滥用,孟女士的宪章权利受到侵犯。对孟女士因此所遭受损害的唯一补救方法是中止引渡程序”。“华为一直相信孟女士是清白的。我们也一直相信加拿大的司法体系。华为一直支持孟女士寻求正义和自由,今天我们依旧坚持这一立场。”

直到9月25日孟晚舟归国,当日下午华为公司发表声明,只有一句话:

我们期待孟晚舟尽快安全回国,与家人团聚。华为将继续在美国纽约东区联邦地区法院的公司诉讼中维护自己的权利。

其重点在于后半句,因为孟晚舟签订了延期起诉协议(DPA),该协议为期四年,从孟晚舟被捕日2018年12月1日至2022年12月1日。协议规定,如果孟晚舟履行了协议规定的义务,美国政府将在协议期结束时撤销对她的指控,14个月后对她的指控才能完全撤销。

孟晚舟的代理律师Richard Kurland在接受访谈时谈到:加拿大总检察长刚刚终止了对孟小姐的引渡案。孟小姐已经获释,可以随意离开加拿大。因为美国人决定推迟起诉是孟小姐的出路,他们允许她保释。同样,她也表示不认罪。有对不法行为的承认,但这与认罪不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是针对华为的案件将继续,那是钱的问题。

华为在孟晚舟事件中的叙事技巧:一家没有形容词的公司

纵观整个过程,华为官方声明都如同严谨的律师文件,有明确态度,但没有情绪化表达。几乎没有形容词,也没有说“谴责”“抗议”之类,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是得体而“中正”的。

关于孟晚舟事件,一直有一条叙事的暗线,即科技就是力量。谁控制了全球数字基础设施,谁就控制了世界,而5G和相关的技术,预期会成为全球经济的中枢神经系统。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中国问题专家Doshi有一篇长文《华为遭遇历史:1840-2021年间的大国竞争与通信风险》,此文回顾了从马可尼发明无线电到英国利用马可尼技术控制了全球无线电网络,一直到冷战时期美国监听苏联海底电缆,并延伸到今天中美的5G之争。他认为在大国竞争中,对于通信网络、标准等控制权是决定胜负的核心要素之一。在通讯安全上的自大和自满会带来灾难性的危险,并且会重塑国际秩序。

从这种叙事角度出发,可以理解特朗普政府对华为表现出的态度为何并不仅是要削弱,而是要竭尽全力遏制,甚至为此采取欧洲式的产业政策。

此背景下,如果华为站在“被伤害者”的角度,做出情绪化表达,很容易获得更多的同情与呐喊助威:一个创始人的女儿,因为未来通信权之争,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囚禁在异国他乡,这多能触动人们最原始的情感本能,可华为尽量把此事放进了纯粹理性框架之中讨论,控制了叙事中情感力量。

为何如此?因为华为知道情绪解决不了大问题,要破这个局,需要表面上讲程序,背后看实力。

华为在孟晚舟事件中的叙事技巧:一家没有形容词的公司

官方声明严谨理性可以理解,任正非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父亲呢?

任正非也一直拒绝煽动情绪。数十年来他以低调著称,公开接受媒体采访次数寥寥可数,但从2019年1月开始,他每月中下旬都会接受2-4场中外媒体的采访,其中不乏一次包含多家媒体的圆桌采访。《盒饭财经》曾统计,仅截止至到这一年7月18日,任正非2019年共接受22场,百家中外媒体采访,半年来至少公开说了25w字,可谓六个月说了一辈子的话。

华为在孟晚舟事件中的叙事技巧:一家没有形容词的公司

其中,关于孟晚舟是绕不过去的话题,他偶尔会讲述一些过往与女儿相关的成长经历,但基本回复的核心是:这个与华为无关,正走法律程序,我们等待法律的结果。

如:

“孟晚舟的事情已经进入了司法程序,我在这里就不再做评述”。“孟晚舟的事情,我们是通过法律手段来捍卫我们的权利”。“我还是觉得孟晚舟事件主要依托法律来解决这个问题”。“孟晚舟现在提起了她的申诉,我认为是孟晚舟个人的事情,我支持她在这个问题上提起她的申诉,我相信美国和加拿大的法律都是公开、透明的,最终都会有一个正确的结果”

他也有提到女儿泪流满面的时刻,可并不会给自己定格在悲情老父亲的特写。谈到美国时,他还称:

“至今我还是认为美国是很伟大的国家,因为它先进的制度、灵活的创新机制、明确清晰的财产权、对个人权利的尊重与保障等各方面,吸引了全世界的优秀人才,从而推动亿万人才在美国土地上投资和创新。”

他多次谈到“合作共赢”:

我认为,我们给美国老百姓传递一个看法,就是要“合作共赢”。我们希望和美国加强合作,共赢这个世界,我们并不想挤掉美国公司。合作才是双赢的道路,矛盾不会给双方都带来利益这个世界是需要合作共赢的,相互促进才会互相受益。

他在2019年5月一次采访中谈到:

“如果认为不买华为就是不爱国,那我们孩子就是不爱国,因为他们也用苹果产品。千万不能煽情,不能使用民粹主义这种东西。”

2019年12月,孟晚舟写了一封信发在华为《心声社区》上,文字挺细腻:

每次庭审的时候,法庭外都会有很多人排队支持我。我还听同事说,国内有很多人都在支持我们,甚至在给我们的外卖单上留言:“华为加油”。正是因为这些温暖的点滴都在支持我们勇往直前。……

几天后,任正非在深圳接受加拿大《环球邮报》采访时,谈到了这封公开信,他持批评态度:

这封信我只看了标题,内容没有看。我认为她这样不合适,因为大家都要忙着干活赚钱,改善自己的生活,没有太多的精力跟她一起感受。

企业是创始人的精神透射,任正非和华为一贯的叙事风格一致。在田涛和吴春波教授合著的《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曾指出华为从创立之初到现在,每个阶段都充满了妥协,而商业的灵魂在于妥协。华为虽然有狼性文化和海盗文化等进攻性风格,但妥协文化却能在反复磨合中获得共存。

2007年,任正非曾将“开放、妥协、灰度”三个词并列在一起,认为这是华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快速发展秘密武器,这也是华为叙事的底层逻辑。商场拒绝走向极端,“战”与“和”一切基于实用主义。

华为总给人一种隐忍、悲壮的力量感,但这种力量感并不是通过大喊大叫换来的,往往只是通过一张图片。

任正非在虹桥机场独自打车的照片,尽管并非官方策划,却塑造了老战士的形象;芭蕾脚的海报,看起来有些令人不适,诠释了优雅优美背后是无数汗水和痛苦 ;瓦格尼亚人在刚果河用笨重的巨大木篮,站在湍急的河流中捕鱼的海报,则是对其专注力的解读;请布鞋院士李小文代言,是传递耐得住寂寞沉浸于研发的精神;任正非经常提到那架千疮百孔依然返航的伊尔2强击机,讲的就是没有千疮百孔,哪来的皮糙肉厚。

华为在孟晚舟事件中的叙事技巧:一家没有形容词的公司

这些逻辑在叙事上一以贯之,互相打通,但又都是克制,引而不发的。

这是一家没有形容词的公司——形容词都由用户脑补了。

  • 发表于 2022-07-14 23:08:06
  • 阅读 ( 177 )
  • 分类:科技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剑客无情
剑客无情

606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