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在哪里(西北大学在211地位)

大家好,这里是考个研吧! 已经六月中旬,相信很多同学已经开始了第二轮复习,但是也还有同学对择校问题感到棘手。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虽然到现在择校有点晚,但只有选到适合自...

大家好,这里是考个研吧!

已经六月中旬,相信很多同学已经开始了第二轮复习,但是也还有同学对择校问题感到棘手。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虽然到现在择校有点晚,但只有选到适合自己的考研院校,这一年的努力才不会枉费。今天,就为同学们介绍一个西北地区性价比超高的双一流高校——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的性价比高在于以下三点

学校 拓展阅读:

分出多所享誉全国的名校,西北大学为何依旧实力“硬核”?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沉淀了多少动人故事;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下,埋藏着凡几风云人物。打捞史海遗贝,挖掘文明遗迹,考古人的故事“神秘”又精彩。

从去年湖南文科第四名钟芳蓉放弃热门专业,坚持报考北大考古;到今年三星堆文物“一醒惊天下”。或许是骨子里的血脉召唤,考古话题总能引发人们独特的热情。

除了三星堆文物的发掘,今年上半年,考古界还有一件“大事”引发热议,那就是“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揭晓。

分出多所享誉全国的名校,西北大学为何依旧实力“硬核”?

不仅是因为众多成果惊艳眼球,还因为其中四个项目的负责人,竟都来自同一所高校!

西北大学?没错,就是那所位于千年古都长安的西北大学!

这事看似令人惊讶,但细想也在情理之中,毕竟是考古学与北大并列全国第一的学校。在近四年来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其中15项都由西北大学考古学科毕业生主持,可谓占据了“小半壁江山”。

在大众的印象中,考古人“面朝黄土背朝天”,常常“低调干大事”;这恰与西北大学的气质一脉相承,低调气质难掩“宝藏内核”,不由让人想起武侠小说中身怀绝世武功的“扫地僧”,平日不显山不露水,但到关键时刻,必然能担当大任,甚至“一招定乾坤”。

或许你还不太了解这所“宝藏高校”,但小编却对她“好感”已久。本期推送,小编就带你一起走近西北大学,揭开她的神秘面纱!

分出多所享誉全国的名校,西北大学为何依旧实力“硬核”?

立足西北

敢以地域为名的大学,大多自带“王者风范”,

何况这不是一市一省之名,而是中国八大方位之一、曾经的中国六大区划之一。

如果有人要问凭什么?那么小编只能说——

作为“西北高教之母”,西北大学绝对担得起这个名号!

首先,西北大学的前身——1902年建立的陕西大学堂,是西北地区第一所现代高等学府,还是经由光绪皇帝御笔朱批,“背景”绝对深厚,“来头”绝对响亮;

分出多所享誉全国的名校,西北大学为何依旧实力“硬核”?

其次,在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中,西北大学分出来不少系科,并入或组建多所高校,如今很多都成为“享誉一方”的名校——

西北大学经济、银行、会计系被并入兰州大学;

分出多所享誉全国的名校,西北大学为何依旧实力“硬核”?

以西北大学经济系为基础,成立陕西财贸学院,即后来的陕西财经学院,现在已经并入西安交通大学;

分出多所享誉全国的名校,西北大学为何依旧实力“硬核”?

西北地区仅4所985,另外两所也与西北大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西北大学“公诚勤朴”,西北工业大学的“公诚勇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诚朴勇毅”校训同出一源———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公诚勤朴”的校训。这个抗战时期我国最大的两个大学联合体之一,仅存一年不到,却孕育出了国立西北五校——国立西北工学院(后并入西北工业大学)、国立西北农学院(后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立西北大学(现西北大学)、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现西北师范大学)、国立西北医学院(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兰州大学医学院共同前身),为中国西北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分出多所享誉全国的名校,西北大学为何依旧实力“硬核”?

西北大学校训“公诚勤朴”

分出多所享誉全国的名校,西北大学为何依旧实力“硬核”?

分出多所享誉全国的名校,西北大学为何依旧实力“硬核”?

1939年,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改名为国立西北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

此外,后来的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财经学院等高校也都是从西北大学的院系独立出去而建的。

由此看来,“西北高等教育之母”的称号可谓实至名归,西北大学也就顺势奠定了在西北地区不可撼动的地位。

分出多所享誉全国的名校,西北大学为何依旧实力“硬核”?

享誉全国

西北,展示着中华大地雄浑壮美的风光;

西北大学,展示着中国高教界的卓越成果。

即使走出西北,西北大学的煊赫声名也不减半分,这其中,大批才任天下的西大校友起到了重要作用。

像风将蒲公英的种子吹向大江南北,西大校友也让西大美名响彻全国。

以曾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迟子建为例,刚刚高考结束的考生可能会对这个名字比较眼熟,这位当代女作家的文章常常被选为高中语文阅读题,甚至多次登上高考试卷,或许考生们曾在无数套试卷的磨砺中与她有过短暂交集。

迟子建曾于1988年进入西北大学作家班学习,也正是这个地方,走出了数以百计的作家,其中包括两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另一位是贾平凹,以及十余位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获省市级奖项者更是数以百计。著名诗人牛汉、雷抒雁,《天下无贼》《甲方乙方》编剧王刚,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同样来自西北大学作家班。

也因此,擅长培养作家的西北大学就有了“作家摇篮”的美誉。

但西大的实力不仅于此,刘世锦、魏杰、张维迎、王忠民、邹东涛、石磊等一众优秀的经济学家“扎堆”西北大学,再一次证明了西大的人才培养能力,《光明日报》更是曾撰文称“这么多经济学家,缘何出自西北大学?”坐实了西大“经济学家摇篮”的身份。

分出多所享誉全国的名校,西北大学为何依旧实力“硬核”?

两个“摇篮”称号已足够证明西北大学的实力,但西大就像一座宝库,总在不知不觉间带给你更多惊喜。

在石油界,西北大学亦是声名显赫。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文瑞说,西北大学是中国石油地质战线的拓荒者,是培养杰出人才的摇篮。这一评价并不是“过誉”,因为在全国14个大油田中,曾一度有13个油田的局长或总地质师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北大学也因此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

分出多所享誉全国的名校,西北大学为何依旧实力“硬核”?

分出多所享誉全国的名校,西北大学为何依旧实力“硬核”?

20 世纪 80 年代,胡耀邦在大庆油田接见金毓荪、杨万里、王志武等西大校友

在长期发展中,西北大学涌现了众多优秀校友,包括30余位院士,以及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

为什么西北大学能培养出如此众多的人才?强大的学科实力就是西大的底气!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西北大学共有2个学科进入A类,6个学科排名进入全国前十。

·考古学:获评A+,与北京大学并列全国第一

·理论经济学:获评A-,并列全国第五

·地质学:并列全国第三,西部第一

·科学技术史:并列全国第五,西北第一

·世界史:并列全国第六,西部第一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并列全国第八,西部第三

分出多所享誉全国的名校,西北大学为何依旧实力“硬核”?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

在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西北大学27个学科上榜,4个学科跻身全国前十,考古学位列第四,地质学位列第五,世界史位列第九,美术学位列第十。

分出多所享誉全国的名校,西北大学为何依旧实力“硬核”?

在202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西北大学10个学科上榜。

分出多所享誉全国的名校,西北大学为何依旧实力“硬核”?

西大不仅学科水平高居前列,学校在各类综合排名中同样表现亮眼。

在人民网发布的《2018-2019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中,西北大学位列全国高校第25名,地方高校第1名。

分出多所享誉全国的名校,西北大学为何依旧实力“硬核”?

在USNews2021世界大学排行榜中,西北大学位列世界783位,较上年跃升36位。

分出多所享誉全国的名校,西北大学为何依旧实力“硬核”?

在2022QS世界大学排名中,西北大学排名高居全球第751-800位,连续两年上榜,并列中国大陆地区高校第43位,在陕高校第3位。

分出多所享誉全国的名校,西北大学为何依旧实力“硬核”?

排名的跃升,见证着西大实力的不断增长。西北大学,正在被中国乃至世界看见。

走向世界

站在中国的西北角,西北大学瞭望世界。

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西北大学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成为入选“双一流”建设的唯一陕西省属高校,地质学以认定方式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分出多所享誉全国的名校,西北大学为何依旧实力“硬核”?

分出多所享誉全国的名校,西北大学为何依旧实力“硬核”?

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历史上,西北大学很早就受到国际学界的高度关注,《大英百科全书》曾将西北大学列为世界著名大学之一。

如今,西大更是与美、英、法、德、日等3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1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20年,西北大学被授予一定的出访来访外事审批权,成为陕西省内继相关部属高校之后,第一所获此授权的省属高校。这一举措将有效解决因公出国手续繁杂、办理时间周期长等问题,有效解决教学科研人员“出国难”问题,便利高校对外交流。

尤其需要点赞的是,西大在自身走向世界的同时,也正将中国声音带向国际舞台。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教授张国伟深耕“大秦岭”,突破了经典板块构造理论对以我国大陆为代表的大陆形成演化的局限,在全球地学研究领域发出了中国人的声音。

分出多所享誉全国的名校,西北大学为何依旧实力“硬核”?

2019年3月,西北大学80后教授傅东静作为第一作者,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在湖北宜昌长阳地区,发现了“清江生物群”,被国际学术界誉为“进化古生物学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这也是她所在的西北大学早期生命与环境创新研究团队在《自然》《科学》杂志以第一作者发表的第14篇论文。“这次校地合作达成以后,我和团队的老师们就可以在自己命名的‘清江生物群’研究中得到更多外部支持,从而产出更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在国际学术界发出更多‘中国声音’。”

分出多所享誉全国的名校,西北大学为何依旧实力“硬核”?

过去几年,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王晋以特约评论员的身份直接参与了400多次电视和广播节目的录制,其中就包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英语频道CGTN、CRI等外文类中央媒体。2020年2月,王晋的学术文章《以色列和大国关系:来自北京的视角》在国际中东研究的《中东季刊》(Middle East Quarterly)发表,成为了第一个在《中东季刊》发文的亚洲学者。

分出多所享誉全国的名校,西北大学为何依旧实力“硬核”?

“在中国、爱中国、为中国”,这所百年名校在迈向世界一流的路上,始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这是中国高校应有的坚守,也是西北大学始终奉行的准则。

据青塔统计数据,在“双一流”建设期,“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无论是在师资还是在自科基金的比拼中,西北大学都有出色表现。

分出多所享誉全国的名校,西北大学为何依旧实力“硬核”?

节选

分出多所享誉全国的名校,西北大学为何依旧实力“硬核”?

节选

分出多所享誉全国的名校,西北大学为何依旧实力“硬核”?

节选

分出多所享誉全国的名校,西北大学为何依旧实力“硬核”?

节选

在西北大学2020年9月12日召开的“双一流”建设总结评估专家论证会上,西大的“双一流”整体建设、地质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和考古学一流学科培育进展及成效也获得了专家组的高度肯定。在迈向“世界一流”的路上,西大又踏出了坚实的一步。

分出多所享誉全国的名校,西北大学为何依旧实力“硬核”?

2021高考刚刚结束,考生们如今也面临着填报志愿的问题,作为西北地区乃至整个中国高教界的实力高校,西北大学绝对值得考生和家长关注。在千年古都长安感受“国际范儿”,体验一流的教学实力,小编认为:真值!

关注“高校与科研”,获取更多关于大学的新鲜资讯和原创解读!

  • 发表于 2022-07-19 13:31:34
  • 阅读 ( 205 )
  • 分类:科技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浏览:47
浏览:47

638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