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解禁所带来的解禁风险需要理智面对

创业板地位是仅次主板市场的二板证券交易场所,在中国特指深圳创业板,在上市门槛,接管制度,信息披露、交易者条件,投资风险等方面,和主板市场有较大区别,其目的主要是扶持中小企业,尤...

创业板地位是仅次主板市场的二板证券交易场所,在中国特指深圳创业板,在上市门槛,接管制度,信息披露、交易者条件,投资风险等方面,和主板市场有较大区别,其目的主要是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成长性企业,为风险投资和创投企业建立正常的退出机制,为自主创新国家战略提供融资平台,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添砖加瓦,2010年11月1日,第1批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除宝德股份发行前所有股东三年限售外,其他17家公司都在11月1日有一批小非解禁,所以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而创业板解禁的风险影响首先是高估值却没有高业绩的支撑。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大变脸是假成长的典型,一些创业板上市公司成为垄断企业身上的寄生企业,创投机构集中持股,创投机构通过股份上市后的转让为退出的手续,其低廉的投资成本决定了一旦股份解禁,创投机构一定会尽可能的撤出,其二级市场的跌涨开非创投的长项,创投不会根据二级市场价格的波动来决定退出机制,这些理性投资者抛售股票的可能性最大。目前我国内地创业板的市盈率相比美国纳斯达克而言都是最高的,所以部分资金解禁后减持是必然的。

而创业板解禁的风险也表现在个人股东集中持股。有数据显示,创业板4%的净利被高管吞噬,如果按照上市公司高管薪资水平计算,有不少上市公司上半年的净利润还不够给高管发工资,现在很多的高管都纷纷辞职,而且辞职理由是五花八门,而更让投资者感到情何以堪的是,高管在通过股权解禁后获得巨大个人利益的同时,却未能给股民带来相应的回报。所以创业板的投资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对于投资者来说,一定要有更多的了解,才能够避免这些风险性的存在。现在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有很多,对于投资者来说,要对它的实际发展情况有更多的关注。

拓展阅读:

专家:创业板借壳“解禁”利于释放市场活力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见习记者 刘伟杰

日前,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修订版的征求意见稿,拟允许创业板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引起市场强烈关注。

“此次解除不允许重组上市的‘紧箍咒’,对创业板市场意义重大,有望提升创业板公司市场估值,增强市场活力。”中国市场学会金融学术委员、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6月21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不过,对创业板首次放开并购重组,其前提必须是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资产,实现与科创板共同创新。特别是,创业板中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性较为多面,进行技术对接存在较大优势。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顾慧君在6月21日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创业板一律不允许重组上市,但在2018年出现紧信用的环境下,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部分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违约事件频发,上市公司迫切需要化解经营风险。

据了解,截至2018年年底,创业板中市值低于20亿元的公司达113家,今年以来行情有所好转,但低于20亿元市值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仍有84家。

顾慧君表示,此次修订版的《管理办法》有助于支持创业板稳步发展,直接利好创业板“壳资源”,有利于创业板整体质量的提升,带动创业板估值提高。同时,还将给券商带来重大利好,这是由于并购重组将为券商带来更多业务机会,尤其是投行业务能力较强的头部券商。

“在本次改革中,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资产被允许在创业板重组上市,这对于创业板的整体估值是利好消息,能激发市场活力,并将吸引不少活跃资金流入进来,而‘壳股’尤为受益。”如是金融研究院宏观策略高级研究员葛寿净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修订版的《管理办法》还修订了三大重要内容:一是拟取消重组上市认定标准中的“净利润”指标,支持上市公司依托并购重组实现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二是拟将“累计首次原则”的计算期间进一步缩短至36个月,引导收购人及其关联人控制公司后加快注入优质资产;三是拟恢复重组上市配套融资,多渠道支持上市公司置入资产改善现金流、发挥协同效应,引导社会资金向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企业集聚。

  • 发表于 2022-07-20 23:17:20
  • 阅读 ( 150 )
  • 分类:科技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黄迎
黄迎

492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