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etf基金(etf基金和普通基金区别)07-27 13:33·悠闲投资之道
ETF是什么?
ETF全称Exchange Traded Fun,中文释义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所谓“交易型”是指可以在交易所(场内)上市,可以像股票一样买卖,所谓“开放式”即没有封闭期,交易时间,自由买卖;所谓指数基金即跟踪某种指数。
所以,ETF是一种密切跟踪“标的指数”的涨跌走势变化,且在交易所内上市交易的、基金份额可变的开放式基金。投资者持有ETF,就能取得与跟踪“标的指数”基本一致的表现。
ETF作为一种投资工具,具有分散风险、透明高、管理费低的优点。
具体来讲,由于跟踪的是一揽子东西,相对单一标的来说,可以实现分散风险的特点。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低风险投资者或者刚入门、择股能力较差的新手来说,ETF是分散个股非系统性风险的有利工具。
其次,投资者可以像买卖股票一样,在2级市场实时买卖ETF,交易成本很低,无须支付印花税、过户费等,只需要支付和股票一样的佣金就可以了;至于管理费用,更加低廉,年化0.5%,不及股票基金平均费用的1/3。
同时,ETF交易价格较低,趋同于基金净值,交易金额是很小的。举个例子,你买不起1手接近22万的茅台,但是我们可以花200块买1手持有茅台仓位的酒ETF(512690)。
另外,ETF每日都要公布组合,显然其他主动管理基金具有更透明的投资组合。
如果你看不懂前面的话,你只需要记住,他能搞定这几个问题:
1.看好某个行业、某个市场、某种策略、某种主题、某种指数等,但没有尽力去精挑细选,你想去投资;
2.无法判断好坏和未来具体的标的,但是看好这个行业、市场等等;
3.交易费用低,没有申购赎回费,也不用交印花税,节省了费用;
4.每天都能盘中看到他的波动变化,进行高抛低吸,而不是盘后才看到今天的亏盈变化;
5.想买就买,想卖就卖,不用在赎回费多少。
ETF品种都有哪些?
打开同花顺,已有467只ETF基金,某个行业、某个市场、某种策略、某种主题、某种指数等的,类型多样、品种丰富。
货币ETF、债券ETF、商品ETF、跨境市场ETF、股票型ETF;行业ETF、策略ETF、股指ETF等。
宽基ETF: 上证50ETF、沪深300ETF、中证500ETF、创业板ETF、
行业股票ETF: 金融ETF、资源ETF、TMTETF、
不同资产ETF: 股票ETF、黄金ETF、债券ETF、货币ETF、
不同股票市场ETF:H股ETF、恒生ETF、纳指ETF、
不同策略ETF: 深F200、深F60
同类型的ETF如何选择?
如下图所示。总结起来就是三点:看费率、看流动性、看跟踪误差。
最后再次提醒,ETF只有在券商端购买,银行、支付宝、天天基金网等这些平台是买不了的.
ETF简史:
①1975年,先锋基金(Vanguard)发行全球第一只指数投资信托 ,跟踪标普500指数,起初被动投资策略并不被市场所接受,指数投资发展非常缓慢。
②1993年,美国证券交易所推出了全球第一只跟踪S&P500指数的ETF——标准普尔存托凭证SPDR。自此,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基金在美国蓬勃发展。
③2004年,国内第一只ETF基金——华夏上证50ETF(510050)诞生。它的到来不仅仅是填补了市场的空白,并以低费率、高效率的优势在指数基中占主要市场份额,此后ETF产品在国内盛行。
国内ETF和全球ETF差了近30年。
截至2020年12月30日,已上市ETF多达341只,总规模8193.72亿元(统计数据剔除货币ETF,产品数量27只,基金规模2650.85亿元)。
相比2019年,ETF基金规模大增2493亿,产品新增数量115只,ETF基金成为全市场发展最快的指数产品。
当下,ETF基金产品已形成全方位的投资阵型:类固收性质的货币ETF、债券ETF,为投资者提供便捷的场内现金理财需求。
权益类ETF以宽基类产品为起点,同时拓展行业、主题、策略等ETF,创新型产品层出不穷。
跨境ETF产品已初步形成全球化投资的雏形,涵盖全球主要市场,例如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等。
此外,商品期货ETF的推出,也满足了更多投资者的多元化投资需求。
ETF框架
ETF产品规模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来源于其自身优势,比如全市场最低平均费率,一级市场申赎和二级市场买卖的灵活交易制度,相比场外指数型基金ETF有更高的跟踪效率。
权益类ETF也可以称为股票ETF,在ETF家族中占比最大,所跟踪指数也最为丰富。由于产品多达286只容易混淆,因此ETF之家将权益类ETF又划分为类,分别是宽基、行业、主题、策略(Smart Beta)。
制作了一张权益类ETF的细分图,以便大伙保存和记忆,如下所示:
1、宽基ETF
宽基ETF产品线最全,涵盖中证系、上证系、深证系、沪深300、创业板、科创板等合计26只宽基指数,相关ETF基金98只。
对于指数投资新人,从宽基ETF入手最为合适。宽基指数成分股众多、覆盖面广,没有明显的行业特点,周期性不明显,分析门槛相对较低。
例如:
沪深300指数,由上海和深圳市场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300只股票组成,占A股市场总规模的60%,沪深300也被公认为是A股市场最具代表性的指数。简单来说,买沪深300相当于买入A股排名前300的大蓝筹股。
中证500指数,A股市场所有股票的基础上剔除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和总市值排名前300的股票,得出总市值排名靠前的500只股票组成,是A股市场中小市值股票的代表指数。
创业板指数,创业板成立的目的是给大部分没法在主板上市的创业型企业、高科技企业及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平台,因此指数成分股以科技、生物医药等成长型企业为主,也被称为“中国的纳斯达克”。
此外,科创50ETF上市成为2020年最为火爆的宽基ETF,募集规模200亿,引来上千亿资金抢购。科创50ETF跟踪科创板50指数,该指数被称为A股市场“硬核科技”指数,
巴菲特说:“买指数就是买国运”,他所指的标的正是宽基指数,宽基指数代表市场的整体走势,持有宽基也就意味着获得市场的平均收益。
2、行业ETF
如果说买宽基ETF是为了获得市场平均收益,那么行业ETF则是把握结构性行情和获取行业发展红利的最佳标的。
比如A股历史上长盛不衰的两大行业主要主要消费和生物医药,中证800一级行业指数自2004年12月31日上市以来,主要消费累计涨幅32.1倍,生物医药上涨16.1倍。
行业ETF是权益类ETF规模最大的群体,当前市场有87只ETF跟踪64只相关行业指数。行业ETF具有特定的投资方向和属性,更适合对股市有一定了解,对行业具有分析能力的投资者。
例如生物医药行业,其细分领域中包含数十只指数:CS创新药、细分医药、全指医药、300医药等等,历史收益同样差距很大。
除此之外,行业类ETF还涵盖了金融、军工、信息技术、工业、原材料、能源、半导体、通信设备等指数。
3、主题ETF
主题类相关ETF产品60只,跟踪47只主题指数,相关ETF以跟踪创新主题指数居多,例如:
新兴产业主题基金: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计算机、5G主题、光伏、农业、新基建等等,
除此之外,市场较为热门的科技主题ETF,例如科技龙头ETF、科技100ETF等等。
4、策略ETF
α代表获得市场的超额收益,贝塔(β)则是市场风险的化身。
通常,α被认为是一种主动投资,β是被动投资。而在两者之间,市场兴起一种新型的投资策略Smart Beta(聪明贝塔)。
与普通指数ETF相比,采用Smart Beta策略的基金最大的差异是在指数编制方式。传统的指数主要是根据市值进行加权,而Smart Beta指数在传统指数的基础上,通过因子优化选股或因子优化分配权重的方式来编制指数,希望借助因子风险暴露来获得更好的收益。
举个例子:
以质量因子为核心的Smart Beta策略指数,它主要用ROE作为选股标准,选取样本空间内排名靠前的公司,配合一定的权重分配构建指数,依照此策略选出的往往都是行业领先的公司。
目前国内市场的因子策略ETF主要由红利、价值、低波、基本面、等权等产品组成,其中红利因子市场占比最大,产品最丰富。当前市场策略类ETF基金共31只,跟踪30只策略指数。
我们在选择策略类ETF时,最重要的是分析指数背后的投资逻辑,也就是Smart Beta的选股规则。
市场充满不确定性,因子策略并不是在任何行情中都能通吃,因此投资者最好的方法是选择符合自己投资理念和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在忍受波动的同时提升投资胜率。
跨境ETF是指全部或者部分资产投资于中国内地以外的证券指数所对应组合证券的开放式基金。简单而言,跨境ETF就是“跟踪境外指数,在境内上市交易”的ETF产品。
截至当前,A股市场共有跨境ETF产品24只,跟踪11只分布在全球市场的主要指数,例如美国、德国、法国、香港、日本,如下图所示:
此外,跨境ETF支持T+0交易,大伙记住了,不满意随时可退货。
债券ETF
债券ETF或许大部分投资者比较陌生,实际上它是投资债券相关资产的一种场内ETF基金。
当前市场上的债券ETF按债券资产细分可分为三类,分别是:利率债、信用债、可转债。
利率债分为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利率债的发行人基本都是国家或有中央政府信用作背书、信用等级与国家相同的机构,一般认为不存在信用风险,只考虑利率因素,利率债的价格主要受利率变动影响。
举例,利率债ETF产品:5年地方债ETF(511060)、国债ETF(511020)。
而信用债ETF则包含公司债和企业债两类,公司债ETF主要发行方为上市公司,相对数量较多,是进行信用交易的投资工具,企业债主要由长周期央企项目建设和城投债组成。
举例信用债ETF:公司债ETF(511030)。
按风险收益比划分,利率债安全等级高,但是收益较低,信用债风险较高,相应收益也较高。
可转债ETF较为特殊,因为它的底层资产是可转换债券。简单来说,可转债是一张普通债券+看涨期权的复合体,因此它具有股票的“股性”和债券的“债性”。
同时,可转债ETF也是一只指数型基金,它所跟踪的指数是由一篮子可转债组成的,比如:中证转债及可交换债指数(931078.CSI),指数样本券由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和可交换公司债券组成。
简言之投资可转债ETF,目的是为了获取可转债市场的平均收益。
全市场第一只可转债ETF:可转债ETF(511380)
债券ETF产品市场成交量较小,购买此类产品的投资者切记选择流动性好的产品入手。
另外,别忘了债券ETF也是T+0交易制度。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商品ETF发行停滞不前,4只黄金ETF独占市场。自2019年以来,商品ETF重新开闸,新产品发行加速,尤其是商品期货ETF实现零突破。
商品ETF由10只黄金ETF、3只商品期货ETF组成。
其中规模最大的黄金ETF是华安黄金ETF(518880),规模115.46亿元。三只商品期货ETF分别是:跟踪大商所豆粕期货的豆粕ETF(159985)、跟踪上期所有色金属指数的有色金属ETF(159980)、跟踪易盛郑商所能化指数的能源化工ETF(159981)。
相比其它商品资产投资,商品期货ETF具备低门槛、低杠杆、风险可控等优势,是资产配置分散风险的必要工具。
货币ETF又称为“股民余额宝”,属于场内货币基金,是股票账户闲置资金的理财工具。
举个例子:日常投资中股票账户常常有闲置资金存在,而这些闲置资金不产生任何收益,货币ETF的出现正好解决了投资者的现金理财需求。
货币ETF支持T+0交易制度,换句话说它完全不影响我们买卖股票,当投资者需要买入股票时可即时卖出货币ETF即时买入股票,当有资金闲置时则随时买入货币ETF,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赚取额外的理财收入,实现资金利用最大化。
更重要的是买卖货币ETF不但免手续费(交易佣金)而且免印花税,零交易成本相当划算。
截至当前,市场上共有27只货币ETF,其中华宝添益(511990)和银华日利(511880)资金规模有优势、流动性好,买货币ETF买它俩准没错。
记住,闲置资金大胆买入货币ETF,别白白浪费了这块肉。
一份可以留存的ETF投资
经过2019年以来的长足发展,沪深两市ETF作为场内开放式交易基金品种已经正式突破了400支,规模突破了万亿,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可以替代个股投资,成为普通投资者参与是市场投资的重要投资工具。
A:真正省心选宽基类ETF
对于普通小白来说,经验、心态、能力等等各个方面都不具备,又想赚钱,又想省心是大部分小白用户的想法,这个想法虽然可笑,但也很朴素,用最小的代价,在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获得收益,谁不是这么想的呢?
从这个角度出发,如果投资ETF的话,以沪深300、中证100、中证500、上证50等为代表的宽基是非常合适;
除此之外,还有恒生ETF、国企指数ETF、MSCI等等,不是不错的选择。
这些ETF拉长3-10年以上的维度,年化收益基本都能够达到10%,而相对波动又比较小,算是非常省心省力了。
B:选行业ETF要重视景气周期和估值
关于行业基金的风格划分,可以采取市场比较公认的成长和价值、周期三种风格大致分类,芯片、新能车、医疗、新兴消费、互联网等属于成长风格;
银行、地产、保险、基建等等属于价值风格。
另外,有色、煤炭、钢铁这种属于周期风格。
选行业ETF相对选择个股来说,不用考虑个股基本面的研究,但要增加对景气周期和估值的研究,就是我常说的:万物皆周期,低估永不败。简单来说,首选长期景气周期的行业,比如医疗、芯片、新能车、光伏、新兴消费等等,他们的景气周期足够长,逻辑足够长,复利的价值比较大;
但当他们估值严重透支未来数年的业绩的时候,就不是时候,即便不卖出,也不能再买入了,一个简单的指标可以看peg,peg>1.5的基本上都是高泡沫区,就不应该再投资了。
而价值板块,银行、地产、保险、基建这些,虽然增速慢一点,但如果进入极度低估的区域,比如只有6-9倍的估值,peg在0.8-1倍之间的,也会具有价值。
C:短线交易选科技、周期ETF
有些朋友还是喜欢做短线的,这种操作比较适合波动比较大的ETF,
从实践来看,科技类ETF比如芯片、新能车、军工等,再就是周期类里的有色、煤炭、证券等等,本身的波动性也是比较大,对于一些有交易能力的投资者来说,是不错的品种选择。
只不过,在选择的时候,注意尽量选择长景气周期的行业ETF,容错率会比较高。
D:胆子可以大一点
做ETF投资的,胆子可以大一点,不需要过度的畏首畏尾,当然,我仍然不建议融资融券,我指的大胆一点是说在相对底部介入之后,不需要担心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黑天鹅,完全可以大胆的持有。
因为ETF作为被动指数基金的一种,是完全跟踪行业发展趋势,只要在相对低点介入,未来新高是必然的,甚至即便买在了高点,只要耐心一些,早晚都可以新高,只不过追涨高点太痛苦了,尽量不要干。
简而言之,ETF投资是一种没有保底,没有清零之忧,往上走注定新高的品种。
E:大的波段还是要做
作为长线投资者出身的我,非常理解长期投资的重要,穿越牛熊和长期持有一家或者数家公司无惧牛熊的操作我也有过,成功和失败都有,这种方式不是不可以,但在ETF的投资中是行不通的。
我们以沪深300为例,如果你在2007年的最高点5891点没有止盈的话,即便考虑分红,也要到2020年才能再创新高。
所以,对于ETF来说,大的波段还是要做的,也就是说不管是宽基还是行业基金,到了历史的高估值区域,止盈无大错。
F:折价溢价注意
搞懂了以上五点之后,是不是就可以基本进行ETF的投资了呢?
也不是,我突然想到一个事情,就是ETF的折价和溢价,
总之内,当溢价超过1.5%的时候,就不要再认购,溢价就意味着以高于当时价格的比例购买,就是被游资收割,千万不要干。
当然,如果有一定比例的折价的,如果正好要投资,这个便宜可以赚。
G:LOF是有益补充
场内的ETF都是被动基金,缺少场外那种重仓龙头个股的主动型基金,这是一大憾事,
但深交所开发的LOF填补了这个空白,市场上还有兴全、景顺、富国等多家基金公司发行了包括兴全合宜、景顺鼎益、万家优选等在内的多只LOF,这些基金基本就是主动型基金,有些还很优秀,是ETF的有益补充。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指数增强的LOF也可以选择。
ETF 和股票有什么区别?
在交易方式上,ETF 和股票完全相同,只要有证券账户,就可以输入指定代码在盘中进行买卖操作 。和股票相比,交易 ETF 具有更多优势:
成本更低
ETF 交易没有印花税,因此每一次操作的成本是相同金额股票交易的三分之一左右,长期累积下来,节省的成本是非常可观的。
风险更低
和购买单个股票相比,可以有效避免黑天鹅事件。不用担心因为停牌、踩雷、流动性等问题造成的无法卖出风险。
收益更加稳健
美国曾经有人研究,牛市里 80% 以上的主动基金跑不赢指数。与其追各种热点和消息买股票,不如专心的选择几只 ETF 基金进行交易,省心又赚钱。
拓展阅读:
近两年,随着权益基金的爆火,ETF也迎来了爆发高潮,各家基金公司开始争抢细分行业ETF话语权,但往往出现扎堆申报的情况。而即便是“赔本赚吆喝”,基金公司也要占位,透析内卷化的竞争背后是市场行情、产品自身特质、配套政策落地、资产配置需求、被动投资理念普及等多因素助推。
A股持续演绎结构化行情,站在“风口”上的ETF业绩瞩目。当前,权益类ETF的发行规模已然逼近万亿关口,发行热度更是热度不退。行情极致分化,公募基金正在瞄准细分赛道,细分主题层出不穷,一批独具特色的细分行业ETF异军突起。
11月1日,华安基金有关设立“华安中证风电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材料已获接收的消息在证监会官网披露。这已是第11家申请设立中证风电产业指数ETF的基金公司。对行业趋势敏感的基金公司而言,风电作为新能源领域的热门赛道,自是“兵家必争之地”。
图片来源:证监会官网
年初至今,公募基金纷纷抢滩细分行业,极致细分趋势愈演愈烈。新发ETF中,细分行业主题ETF占比超九成,且细分赛道拥挤,权益类ETF间的“厮杀”进入白热化。纵观当下ETF江湖,因发行成本居高不下、产品同质化未能破解,玩家分层、相当“内卷”。虽说ETF的布局领域在拓宽、布局节奏在加快,但“增数不增量”特征明显,平均单只发行规模较去年大幅缩水,众多“迷你”ETF濒临清盘。
现阶段,公募基金发行ETF的热情空前高涨。行情之下,由于ETF投资于一揽子股票,能够以多类资产平滑波动,并且交易便捷、风格清晰、费用低廉,工具属性突出。在海外,ETF一直是最受机构投资者青睐的投资工具之一。而对比海外ETF发展情况,即使是国内的头部基金公司,也还处在一个巨大市场的起点上。
公募基金为何扎堆发行ETF?
2021年是ETF的发行大年。
截至10月末,权益类ETF发行规模超9757亿元,距离万亿大关仅一步之遥。新发A股股票ETF数量共计226只,已超过去年全年97只股票ETF成立的成绩,布局节奏显著加快。
就在第三季度,ETF数量增加86只至572只,创下单季上市数量历史新高。另外,发行份额相较于上半年增加了29.72%。
三季度末数据显示,全市场53家机构管理着572只不同资产类别的ETF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增加874亿元至1.32万亿元。
相较于其他资产类别的ETF,股票型ETF起步最早,且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
截至三季度末,全市场共有482只股票型ETF,资产管理规模合计8393.5亿元。因而,股票型ETF的数量和规模在全部ETF中的占比分别为87%和86.98%。这一阶段,净值排名前十的ETF中有9只股票型ETF,涨幅均超26%。
ETF自2004年诞生以来,历经十四五年的时间,才逐步在国内崭露头角,直至近两年爆发,得以“大红大紫”,可谓大器晚成。
而ETF能够成为“爆款”,离不开市场行情、产品自身特质、配套政策落地、资产配置需求、被动投资理念普及等多因素合力作用。
股票ETF通过购买一篮子股票的方式投向市场,具有风险分散、风格稳定、定位清晰、运作透明、简单高效、成本低廉等优点。
2018年算是ETF的发展元年。当年,股票型ETF成为暴风雨行情里的避风港,日益受到投资者青睐。
回顾前三季度,A股市场震荡,整体呈现向上趋势,估值风险得到了较大的释放。于是,部分投资者希望在合理价位去博未来的反弹收益,被套投资者则有加仓摊薄成本的需求。
遭遇过个股频繁爆雷后,投资者分散投资的需求急剧提升,ETF可以分散投资、准确反映市场整体走势,为投资参与未来的反弹行情提供方便。
政策方面,随着指数基金指引发布和沪深交易所配套政策实施,指数基金产品注册和投资运作更为规范。自2019年10月,证监会开始优化公募基金产品注册机制,包含股票ETF在内的四大常规产品发行审批进入快速通道,基金注册和发行节奏提速显著。
居民财富逐步提升、“房住不炒”理念深入人心,大类资产配置的可行性也在提升。随着国内FOF、MOM的发展,顶层大类资产配置和各资产层面专业管理相分离,ETF需求性逐步提升。
另外,ETF正在成为吸引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入市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养老金、社保、保险等机构资金以及个人投资者都在积极配置宽基ETF和行业ETF。
当国内资本市场有效性提升、投资者结构改善,被动投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权益类ETF为股市带来更多的被动增量资金,在股市大幅调整中降低短期流动性匮乏对股市和个股的冲击。
值得一提的是,投资者结构的变化促进了ETF的配置需求加大。近年来,A股“国际范儿”,陆港通全面贯通、A股加入MSCI指数、富时指数后,海外机构有被动配置A股的需求。
在海外,ETF是机构资金配置的重要标的,其投资理念和投资方式也逐步传导至国内投资者。今年,标普道琼斯指数曾宣布,将符合条件的、涵盖在沪、深港通北向通中的A股标的纳入其中。
ETF在海外一直是最受机构投资者青睐的投资工具之一。截至2017年底,美国投资公司管理的净资产规模累计达到22.51万亿美元,ETF规模3.40万亿美元,行业占比15%。而国内ETF占比远低于这一水平。
据先锋集团数据显示,先锋旗下股票基金——先锋整体股市指数基金(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Index Fund)截至2020年11月30日的资产规模达1.04万亿美元。这意味着,全球首个万亿美元股票基金诞生了。
Vanguard作为全球最大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其全球资产管理规模达6.1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ETF。
而作为“全球资管一哥”的贝莱德同样靠着ETF发家致富,2021年二季报显示,贝莱德管理资产规模再创历史新高9.5万亿美元。
显然,对比海外,国内的ETF还处于起步阶段。
公募抢滩ETF后的分化局面
今年以来,权益ETF在一路高歌猛进下,各种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就先发基金而言,尽管扩容节奏在加快,今年以来新发股票ETF的募集规模却显著缩水。截至10月29日,年内新成立股票ETF平均发行规模6.92亿元,创2012年以来的近十年新低。
此外,新发股票ETF整体呈现“增数不增量”特征,平均单只发行规模较去年大幅缩水。产品首发规模缩小,迷你ETF日渐增多。
同海外ETF市场格局类似,国内ETF市场集中度也在提升,马太效应日趋明显。
数据显示,前十大权益ETF公司管理总规模就达到7684.73亿元,市场占比高达81.77%,而部分中小基金公司ETF规模却令人堪忧。
有数据统计,排除旗下仅1只权益ETF产品的情况,兴业、中银、大成基金等旗下权益ETF平均规模不足1个亿,更有22家基金管理人权益ETF平均规模低于2亿元,行业的两极分化较为严重。
ETF是一个重资源投入型产品,培育成本较高。而且,同一细分赛道的多只产品激烈角逐,产品本身同质化较高,对于基金公司软性实力也是一个考验。
据悉,从购置系统开始,推出一只ETF大概需要350万元左右,这还不包括首发、做市商、登记结算费和人员工资等开销。如果以0.5%的管理费来计算,ETF的规模至少要在3亿元以上才能大致覆盖日常的管理成本。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市场上的大多数基金公司的ETF业务处于“赔本赚吆喝”的状态。
渠道端,投研实力领先、具有规模优势的头部基金公司仍然占据绝对优势。权益类ETF领域,华夏基金的市占率稳居第一位,所管理的非货币ETF规模为2350.98亿元;易方达上升势头较猛,以1113.76亿元的规模排名第二位。此外,国泰基金、南方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华宝基金、华安基金也排名非货币ETF市占率的前列。
“马太效应”之下,降低费率来吸引投资者成为了不少基金公司的选择,“价格战”愈演愈烈。
ETF的运作包括前中后台一整套流程,对日常的精细化管理有很高要求。据悉,每日申赎清单的制作都容易发生风险事件,因而从未涉足ETF产品管理的基金公司会有较大的压力。
除此之外,产品两极分化严重,跟踪误差参差不齐,超比例换购引发相关基金净值明显跑输基准等问题也挥之不去。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未来,基金公司对ETF的研发创新、流动性要求、费率比拼或许将更为激烈。
在市场资金有限、调整之际,ETF的发行节奏却在加快。业内人士认为,股票ETF在认购端的降温或受市场环境、产品数量、业绩表现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接下来该趋势可能会延续。随着同一赛道ETF数量的增加以及产品线更全面铺开,未来公募在ETF领域的较量将更加激烈。
要想突出重围,差异化、特色化成为破解的关键词。
拥挤的细分赛道
头部公募基金股票ETF产品线从传统行业到高科技、从宽基到行业主题、从国内到海外,见缝插针般地存在。
在头部基金公司已经占据充分优势,更为细分化的主题布局也不失为一种破局策略。
公募基金向来对行业趋势及热门赛道“嗅觉灵敏”,布局主题ETF基金是其把握行业细分投资机会的重要途径。在今年的ETF市场种,细分行业主题ETF占据了绝对重要位置。
在A股显著市场结构性行情下,诸多热门细分主题ETF大量发行,比如化工、游戏、有色金属、稀土、光伏、金融科技、游戏、畜牧等细分主题ETF全面开花。
华安基金此次布局的ETF主题正是与新能源车、光伏并称新能源三大热点赛道的风电。
在行业、主题类ETF稳步扩容下,ETF基金行业主题愈发“细碎化”。
事实上,特色行业ETF基金密集获批,对丰富投资工具、完善了产品线大有裨益。但实际情况是,部分细分行业的投资“容量”确实有限。
一些超级细分领域的ETF基金产品,甚至出现比指数成分股还多。而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一条赛道仅剩一只产品存活”,赛道拥挤无比。
另外,极为细分、小众的主题或者行业,背后多少真实资金需求,值得进一步研究。
ETF胜出的因素很多,首先便是先发优势,再者便是行业主题,后续便是资源投入。颇有意思的是,基金名称有时候也会起到一定作用。
当前,公募基抢滩行业细分ETF,为抢占先发优势,纷纷在发行数量、速度和行业细分度上“下苦功”。
因为,首发产品能够赢得更高市场认可度,在口碑形成之后,逐步构建竞争壁垒。对于流动性就是最深护城河的ETF而言,流动性强的产品越具有吸引力,抢占先发优势极为必要。当产品规模扩大,更有利于吸引机构投资者参与,为公司其它产品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