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松山湖高新区2021年度工作总结大会召开,通报2021年度工作情况,表彰一批园区企事业单位及人才代表,并全面部署2022年园区重点工作。
东莞市委副书记、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炜围绕《勇担使命 为建设国际一流科学城而努力奋斗》的主题,作松山湖高新区2021年度工作报告。
松山湖纳税前十企业出炉,华为公司、东莞市桃源商住建造有限公司、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位列榜单。
纳税前十企业名单
1.华为公司
2.东莞市桃源商住建造有限公司
3.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东莞信托有限公司
5.东莞市中海嘉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6.新能源公司
7.东莞市松湖假日物业发展有限公司
8.广东菲鹏生物有限公司
9.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10.玖龙环球(中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固定资产投资超260亿元 总量再创新高
2021年,松山湖经济发展企稳向好,固定资产投资超260亿元,总量再创新高;限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突破875亿元,同比增长25.5%;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超216亿元,同比增长16.9%,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过去一年,科技创新的能力持续提升,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加速形成。
顶层设计更加完善,《松山湖科学城发展总体规划》等三大规划获批实施。科学城“四梁八柱”框架初显,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启动建设程序;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基本完工;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东莞理工学院国际合作创新区建设有序推进。
创新能级进一步提升,出台“1+N”科技计划体系,R&D比重提升至15.28%;全国首台多物理谱仪对外开放;中国散裂中子源研究集体荣获国家级表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研究成果入选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并启动了首批月壤研究;国产三光束共溅射脉冲激光薄膜沉积系统打破国外禁运和技术垄断;3个项目获中科院STS东莞专项立项。
过去一年,招商引资成绩亮眼,成功引进光大半导体、信濠光电、阿里云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引资总额超400亿元。推动天域半导体、新能安、菲鹏生物、云鲸智能、记忆科技等一批高科技企业增资扩产。新增零地招商971宗,盘活载体面积60万平方米。
过去一年,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明显,62个重大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49.5亿元,促成生技大厦等12个项目开工建设,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等15个项目竣工投产。
推进先进阿秒激光今年上半年动工
会议提出,向着打造国际一流科学城的奋斗目标,松山湖将改革、创新、再出发,将松山湖打造成东莞乃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引领区、新兴产业的集聚区、城市建设的示范区、改革创新的先行区。
2022年,松山湖将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牢牢扭住建设国际一流科学城的总纲领、总目标,凝心聚力推进各项工作,将从科学城建设、创新生态体系、现代产业体系、人才培养、现代新城、民生服务等8个方面予以推进建设,全面完成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规划布局,迅速形成集中度和显示度。
具体而言,未来一年,松山湖将加快“四梁八柱”项目建设。全力推动散裂中子源二期今年一季度动工,推进先进阿秒激光今年上半年动工,启动南方先进光源核心技术攻关;未来一年,松山湖将深入打造核心创新区。深化核心创新区谋划,加快功能与业态研究,构筑“一谷一廊一岛”空间布局。
松山湖努力培养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国际化创新人才队伍。2022年,松山湖将主要包括实施重点人才招引工程、优化人才培育招引模式、用心用情做好人才服务等方面入手,构筑国际一流的人才高地。
其中,在实施重点人才招引工程方面,松山湖将抢抓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重大机遇,构建“1+N”人才政策体系,推进“一体一策”、六级梯队、博士后工作站等配套政策出台实施,打造具有吸引力、竞争力的住房、教育、医疗等人才保障政策。
在优化人才培育招引模式方面,松山湖加快建设人才工作站、港澳创新创业基地等一批高水平人才载体,探索设立一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同时依托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广东医科大学、东莞理工学院等高校,培育多层次优秀人才队伍。
采写 南都记者 梁锦弟 通讯员 松湖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