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买菜做饭对于不少老人来说费心费力,因此,许多老年居民选择在社区的睦邻小厨下单,足不出户等待送餐上门。位于延吉东路上的长白长馨睦邻小厨,同步开放了午饭、晚饭的送餐服务。
此时节的上海,时而酷热难耐,时而突降雷雨。面对变化多端的天气和夏季增长的订餐量,送餐员们如何准确地将每一份热乎的饭餐,完好地送到老人手中?
烤麸、百叶包、红烧鸡腿……7月19日上午9点,长白长馨睦邻小厨的饭菜新鲜出炉了。睦邻小厨送餐员金仲凯,将分装好的盒饭挨个儿摞起,小心地放进送餐篮里。
自今年3月以来,小厨订餐量增长了不少,每天300份左右,5个送餐员每人平均要跑几十户。早晨,金仲凯会拿到一份送餐清单,上面不仅写着配送信息,还重点罗列了老人的个性化需求,如不吃海鲜,需要全素餐,想要米饭“烂一些”等等。为方便送餐员精准找到这些“个性化”餐食,避免送错,工作人员还在特殊盒饭上贴了相关标签。
怎么保持送餐途中饭菜的新鲜热乎?记者了解到,送餐的餐车是特制的。“这辆小车能把餐食温度保持在六十度上下,我们把饭放进去后,不会冷掉。”送餐员金仲凯说,“我们的送餐也会尽可能地快速完成,尽量缩短盒饭从后厨到老人手中的时间。”
干了两年的送餐工作,金仲凯已对街道的每一条大路、每一道小巷“烂熟于心”。从延吉东路出发,拐几个弯,没几分钟就到了上理小区。这里住着睦邻小厨的“老顾客”,86岁的周奶奶。
周奶奶告诉记者,自己长期独居,腿脚不便,不愿开火做饭。很早之前听老同事们说,睦邻小厨的饭菜不错,她便点单来试试。随后的2年里,周奶奶就成为了小厨的“熟客”了。如今,她和工作人员们也成为了亲密的朋友。“我和小金很熟络的,我们有个不成文的约定,他通常在9点半到40分之间给我送饭上门,我就掐好时间在客厅等他。这样他一按门铃我就能听到,及时给他开门了,省得他辛苦等着。”周奶奶说。
周奶奶的女儿陆女士也表示,“他们的荤素搭配、饭量我都很满意,又干净卫生,符合老人的每日用餐需求。”
长白新村街道有大片老旧住宅小区,许多居民楼没有电梯。因此送餐时,金仲凯必须一层层地爬楼。10点左右,民治小区的肖奶奶已在家里等着餐食上门了。“他们几个工作人员都很热心的,天天来送餐,也会和我闲聊,谈谈餐食的口味,说说最近的生活。”肖奶奶说,和这群年轻人相处,一直觉得很温暖。
就在当天的辗转送餐期间,突然阵雨来袭。“要快点赶去下一家。”金仲凯骑上电瓶车,立即冒雨出发了……
作者:汤顺佳 选稿:马清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