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今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大暑时节,正值三伏天中的中伏,此时,烈阳当头,蝉鸣聒噪,滚滚热浪席卷而来。
暑伏天 觅清凉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比起小暑,大暑之时的气候更加高温湿热。俗话说,“大暑不暑,五谷不鼓。”虽对人们来说暑热难耐,但对于农业来说,正是农作物奋力生长的好时候。
在这样的炎炎夏日,众多文人墨客写下诗词,从中寻得一片宁静,记下一阵清凉。“菰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唐代元稹备好新鲜瓜果,邀请三五好友前来避暑做客;“荷阴斜合翠,莲影对分红”,南北朝徐勉在水畔亭旁赏荷纳凉,惬意万分;“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宋代秦观寻得一处佳地,在绿柳成行的桥畔纳凉休憩。
饮伏茶 消溽暑
晒伏姜、喝暑羊、吃仙草……大暑时节,民间有很多消暑、解暑的习俗流传至今。
暑伏天,许多地方都有着“饮伏茶”“晒伏姜”的饮食习俗。伏茶一般由金银花、夏枯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制而成,能达到清凉祛暑、养心益肺的作用;伏姜是将生姜切片或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上容器蒙上纱布,在太阳下晾晒至出伏。
此外,鲁南地区的人们往往会喝上一碗温热的羊肉汤,带走体内积热,俗称“喝暑羊”;广东一些地方盛行“吃仙草”,即将仙草做成消暑甜品;福建莆田一带,人们更爱吃荔枝、羊肉和米糟,亲友间将这些吃食作为互赠礼品,即为“过大暑”。
愿你的内心始终如骄阳般火热,享受这明媚灿烂的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