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上留下来的红薯种植方法,巧妙使用灰和粪肥,产量高品质好,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乡村21号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红薯是农村最常种植的一种农作物,在南方海边地区,一年可以种植两茬;种植红薯的时候,不同地方使用的种植方法、施肥方法各不相同,现在大部分人为了方便,都使用化肥来种植,但是产量也不见得好。我记得以前种植红薯,从来不用化肥的,但是种植出来的红薯也不比现在差,甚至产量还高,而且还比现在的红薯还清甜。我家种植红薯的方法,是从祖上传下来的,种植不多,主要是种来自己食用,因此,所用方法都比较传统,但是红薯的产量、质量都比较好,下面给大家分享我们种植红薯的高产方法。
红薯的主要收成对象就是块根,块根生长在土壤中,依赖于土壤,因此种植红薯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整改,整改方法如下。
经过上一茬农作物的种植,且被多次雨水的冲刷,土壤会板结,就算不板结,土壤被消耗、被雨水冲刷了几个月时间,土壤中的营养也会流失很大一部分,一些比较稀有的营养元素会出现缺失的情况,因此适当翻耕打底肥是很必要的。
翻耕很简单,一般用牛拉犁的方式,自己有工具,就自己翻耕,如果没有地,那么就请村里专业的耕地人来翻耕土地。
一般的熟地,是先翻耕做垄,种植红薯的时候,在种沟里面撒入农家肥(农家肥中必须加入草木灰)作为底肥,但是建议隔两年时间做一次全地底肥,就是在翻耕之前,在土地表面上均匀撒入发酵好的农家肥,同时撒入一些微量元素化肥(比如铁、锰、硼等),接着再翻耕起垄,种植的时候,还需要在种沟中施入农家肥作为底肥。
如果发现上一茬的农作物虫害严重的,那么上一茬农作物收成之后,需要凉地2个月,让土壤中的虫卵都孵化,然后因为没有食物而迁移走,再种植红薯,这样就能最大程度的减少虫害。
我们家种红薯总共施肥三次,第一次是底肥,就是上面说到的,这里就不再重复说了。
第二次是促苗肥,就是在醒苗后(种下去的红薯苗长出了根须后)的第十天开始追施肥,这个时候的肥料这样配置,在农家肥中加入两成的氮磷钾复合肥和一成的尿素,搅拌均匀,然后施在红薯苗的根部位置的坑里面,盖泥土即可。
第三次是壮根肥(这里的根是指块根),就是在红薯种下去一个半月左右追肥,这个时候的肥料这样配置,在农家肥中加入三成氮磷钾复合肥,搅拌均匀后施到红薯苗根部位置的坑里面,盖上泥土,随后培土封垄(所谓的封垄,就是后续不要再追肥松土培土了)。
种植红薯的方法有南北之分,北方一般用竖栽的方法,就是先用红薯块根育苗,然后把长在块根上的幼苗掰下来,伤口处在草木灰中沾一下,然后竖着种植到种沟里面,盖上泥土即可。
我们南方这边基本上都用平栽法,就是在秧好的红薯苗上割下一截红薯苗(一般留10长叶子,5个结眼),然后平放着栽种到种沟里面,盖土的时候留三、四张叶子在土外,种好之后,在红薯苗的根部踩一脚,把泥土踩实,防止红薯苗被晒枯萎了,具体如下图。
种植红薯必须起垄,一般一垄种植一排,垄宽50厘米左右、垄高35厘米左右,其中垄高是指从垄沟底部到垄的顶部;垄的底部比垄顶部宽三分之一。
上面我们施肥总是以农家肥为主,也许有小伙伴会说了,哪来那么多的农家肥呢?其实说真的,在农村,农家肥的来源其实很简单的,有三种途径。
第一种就是家禽家畜的粪便,这应该很容易,多养些鸡鸭,然后收集起来,并堆放在一起发酵即可。
第二种是草木灰肥,在农村,每天收集一些杂七杂八的垃圾,比如枯树枝叶、枯杂草等,这些垃圾堆放在一起,然后燃烧掉,就可以收集草木灰了。
第三种是发酵肥,这是农家肥的主要来源,很重要,制作也很简单;农村最多的不是人,是杂草、树以及农作物的茎蔓等,这些除了一部分燃烧成草木灰之外,剩下的一部分,如果不做处理,那么就浪费了,因此,可以把这些杂草、树叶以及农作物的茎蔓等进行发酵,发酵办法很简单,首先就是把这些东西剁碎(越碎越好),统一放到一个容器或者沤肥槽中,加入一种发酵剂(em菌种),大概5天时间就可以发酵完成。
有一句俗话这样说:一颗红薯一把灰,红薯结成一大堆。由此可见,草木灰对于红薯的生长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施底肥的时候,一定要在农家肥中加入三成的草木灰。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钾,因此在追肥的时候,适量地增加钾肥。
想了解更多农业方面的种植知识,欢迎多加关注,后续给大家分享更多的种植技术。
地瓜别称豆薯、沙葛、凉薯等,为豆科豆薯属中能形成块根的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草质藤本植物,原产热带美洲,现广布于东半球热带地区,我国西南部各省常见栽培,取其地下块根供生食或熟食,其栽培经济价值略偏低,但是其营养价值不菲,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地瓜高产种植技术吧!
地瓜的生长习性
地瓜为喜温喜光蔬菜,生长期要求较高的温度条件,发芽期要求30℃的温度,地上部及开花结荚期适宜的温度为25~30℃。块根生长发育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广,可在较低温度条件下膨大生长。但温度低于15℃,则生长发育受抑制。对土壤的要求较严格,适宜的土壤条件方能获得高产优质,要求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不适于在黏重、通透条件较差的土壤上种植。
地瓜的种选地整地
地瓜的食用部分是地下块根,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力中等、保水保肥力强的砂质壤土为宜。前茬收获后,进行整地。地瓜块根的形状与品种、土壤及耕作有关,扁圆形品种若耕作太深,肉质根往下窜,形成长形根,纤维增多导致品质下降,一般以耕17~20厘米为宜,而砂壤土仅13~17厘米即可,纺缍锤形可稍深一些。每亩施入草木灰500千克、腐熟厩肥2000~3000千克。播种前15天将土块打碎耙平,做成1.2~1.3米宽的高畦,畦沟深25厘米左右,以利排水。
地瓜的栽培品种
1、早熟种:植株生长势中等,叶片较小,块根膨大较早,生长期较短。块根扁圆或纺锤形,皮薄,纤维少,单根重0.4~1千克,鲜食或炒食。其品种有贵州黄平地瓜、四川遂宁地瓜、成都牧马山地瓜、台湾马来种、广东顺德沙葛等。
2、晚熟种:植株生长势强,生长期长,块根成熟较迟。块根扁纺锤形或圆锥形,皮较厚,纤维多,淀粉含量高,水分较少,单根重1~1.5千克,大者可达5千克以上。适于加工制粉。常用的品种有广东湛江大葛薯、广州郊区迟沙葛、台湾圆锥形种等。
地瓜的播种方法
1、催芽:地瓜种子坚硬,干籽播种发芽慢而不整齐,生产上多采用催芽播种。催芽前应精选种子,选老熟、饱满而新鲜的作种。催芽时先浸种10~12小时,吸水膨胀后放在25~28℃的温箱中催芽,每天取出漂洗1次,经4~5天选已萌芽的种子播种,分2~3次播完。
2、播种:地瓜一般用直播,播种方式可分为爬地种植及支架种植两种。爬地种植一般行距50厘米、株距33厘米、每穴播种子l~2粒,每亩可种3000株,用种量为2千克左右。支架种植采用深沟高畦,畦高20~25厘米,沟宽50厘米,畦面90厘米,每畦栽2行,行间距50厘米,株距33厘米,每穴放种子3~4粒,每亩用种量为2.5~3.0千克,播后盖土2~3厘米,播后15天即可出苗。
地瓜的田间管理
1、间苗补苗:地瓜播种后15天幼苗出土,第一对基生叶出现后进行间苗、补苗,每穴留苗1~2株,最后定苗1株。补苗要及时,应选择阴天将幼苗带土团移栽。
2、中耕除草:地瓜在苗高7厘米至侧藤铺地之前抓紧中耕除草,中耕宜浅,切忌伤根,中耕时可培土4~7厘米,以免肉质根暴露土外,色泽变绿,品质变劣,但也切忌培土过深,块根易呈长形。
3、水肥管理:地瓜苗期要及时松土和追肥,每松一次土,浇一次人粪尿,促其早发,到6月上中旬块根膨大时重施一次追肥。如遇天旱,要注意浇水。若遇大雨应及时排水,若出现田中渍水,容易导致地瓜皮色呈褐色或块根腐烂,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4、打花摘心:地瓜在5~6节开始抽花序,其后随着蔓的伸长,几乎每节生花序,如任其开花,则结荚累累徒费养分,根部不易肥大。故除欲留种子者而外,一见花序发生,应立即剪去,保留其叶片,以进行光合作用,大至分2~3次进行。在主蔓18~24叶时摘心,摘心后,蔓停止生长。
5、整枝搭架:当地瓜苗长至30厘米高时,每穴插小山竹或棉秆1根,搭成人字架,将相邻的地瓜苗扎在一起让藤爬上架。
6、采收留种:一般地瓜播种后经5~6月后可收获肉质根,长江流域早、中热品种在9月收获,中晚熟品种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获。生食块根应早收,块根脆嫩、汁多、味甜,但不耐贮藏。中晚熟品种凉薯皮薄、不耐霜冻,应在霜冻前收获。一般亩产可达3000千克以上。
地瓜病虫害防治
1、菌核病
【危害】为害地瓜的幼苗茎基部以及成株。幼苗茎基部呈水渍状腐烂,可引起猝倒,成株受害多在近地面的茎部、叶柄和叶片上发生水渍状淡褐色病斑,边缘不明显,常引起叶或茎基部腐烂。
【防治】发病初期用30%的灰核杀星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20%异菌·多菌灵悬浮剂1500~2000倍液或40%的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2、病毒病
【危害】为害地瓜的叶片。病叶变黄,严重时植株上部叶片全变黄,形成上黄下绿,植株矮化,并伴有明显的落叶。
【防治】可用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1.6%胺鲜酯水剂2000倍液或1.45%病毒必克500倍液喷雾防治。
3、地上害虫
【危害】地瓜的地上害虫有斜纹夜蛾、甘蓝夜蛾、小菜蛾、豆卷叶螟等,主要为害地瓜的叶片。
【防治】可于低龄幼虫期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00~5000倍液、虫螨腈1500倍液进行喷杀。
4、地下害虫
【危害】地瓜的地下害虫有蛴螬、地老虎、蝼蛄、蚯蚓等,主要为害地瓜的块根。
【防治】可分别于主蔓摘心后和块根膨大初期用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800~1000倍液灌根2次。
红薯又名甘薯,我区老百姓称其为“山芋”。现在正是栽植红薯的好时段。要种出优质高产的红薯以下要素少不了。
一:品种选择要适宜
红薯的品种较多,按囊芯可分为四大类:红芯薯(如:宁紫4号、普薯32又称西瓜红)、黄芯薯(如:香甜1号)、白芯薯(如:龙薯9号)、紫芯薯(如:日本凌紫);按区域性品种细分其种类不胜枚举。根据区域性栽种的环境的不同,和红薯价值的取向不同,选择适宜本区域生长环境的品种较为重要。
如长江周边及长江以南的江浙沪郊区丘陵地区,较适宜优质烘烤、食用型品种如:苏薯8号、苏薯16号、徐薯32号、紫芯食用型品种宁紫薯1号、宁紫薯4号、徐紫薯5号6号等;用作花青素提取则宜选用:徐紫薯3号或8号等;若沿海滩涂地区可选择较耐盐的品种,如:徐薯28号、31号、徐紫薯5号等品种。
二:科学起垄施肥
栽插前3到5天整地,根据田块大小选用合适的机械起单垄或双垄。垄距在80至90公分、垄高30至35公分、田块四周挖外围沟,沟深低于垄底20公分,沟宽80公分,每隔30米挖一条沟,沟深低于垄底5公分,沟宽50公分。
料肥以基肥形式一次性施入,可采用耕翻前撒施或在起垄时条施。中等肥力田地,亩施纯氮15公斤、五氧化二磷10公斤、氧化钾20公斤、低肥或高肥地块酌情增减,建议亩施氮肥4至5公斤。
三:适期足墒栽插
夏薯在夏熟作物收获后抢时早栽,选用无病壮苗以露地栽培方式进行。注意合理密植,浇水充足。淀粉用品种可以早栽,以便延长大田生长期,亩植密度建议3000至3500株;鲜食品种适期早栽早收;烤薯品种建议亩植 3000株左右为宜。
规模化种植可采用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大垄双行垄距和拖拉机轮距相同。一般在160公分 ,其顶部两行间距65公分。这样便于起垄后拖拉机仍可进地,封垄前完成栽插、中耕、追肥、除草、切蔓、收获等作业,一机多用。
三:加强田间管理
栽后2到3天进行查苗补苗,保证苗量和苗质。地块封垄前(栽后30天左右)进行人工或机械中耕松土除草,培土保持垄形不变,以促进扎根,早结大薯。肥力不足的地块栽后60至80天亩施磷酸二氢钾250克兑水喷施1到2次;旺长的地块亩用缩节安5克,或多效唑等生长调节剂兑水喷施2次,之间间隔10天。
收获前30天左右,切忌地块积水影响薯块膨大和干物质积累。
四:病虫草害综合防控
茎线虫病区栽插时穴施辛硫磷微胶囊悬浮液1000倍液6毫升左右 ;高剪苗并用500倍多菌灵溶液浸苗5分钟防控黑斑病;采用水旱轮作或栽插时,穴施15%毒死蜱颗粒剂2公斤/亩防治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大田生长期根据地上害虫发生的情况,采用甜核.苏云金杀虫剂喷雾防治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危害。地上部有粉虱发生危害时建议亩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至20克、或3%啶虫脒微乳剂30至60克等进行喷雾防治。
五:适时收获、贮藏
淀粉用品种在10月上中旬选择晴好天气进行收获,霜降前或气温低于10摄氏度收获完毕,并及时进行加工。鲜食红薯可根据栽插期及早收获;大田生长期可保持在100至120天,既保证品质又保证产量;无法及时加工和销售的鲜薯,可选择保温性好的贮藏库或地下式、半地下贮藏窖。贮藏温度10至15摄氏度,以11至13摄氏度最为适宜,相对湿度80%至85%。前期注重降温降湿,中期以保温防寒为主;后期稳定窖温,注意通风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