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意造字法是什么意思(中文造字会意法原理)

解读《说文解字·叙》之二十一 原文: 《说文解字·叙》:“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解读: 《说文解字》:“武,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

解读《说文解字·叙》之二十一

原文:

《说文解字·叙》:“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解读:

《说文解字》:“武,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说文解字》:“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足象草木生根发芽而有址是止字之范式。《说文解字》:“戈,平头戟也。从弋,一横之。象形。”一种类平头戟的武器是戈字之范式。止、戈两范式叠加。定功戢兵而止戈是武字之范式。止戈为武的前提是“定功戢兵”。有一方打胜收兵而停止。这是用比喻来明白字的意义。

《说文解字》:“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说文解字》:“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籒文。象臂胫之形。”。男人行成人礼毕时的侧面形象是籒文之人字之范式。人从丿、从乁。“丿”象征“阳”,“乁”象征“阴”。阴(乁)阳(丿)相爱是人之范式。阴阳相爱而有生,人能创造,所以人是天地之性最贵者也。郑樵《六书略》曰:“言,从二、从舌。二,古文上字。自舌上而出者言也。”。自舌上而出声是言之范式。人、言两范式叠加。相爱之言是信之范式。相爱之言是值得信赖的这是一个相与比述的判断。

在新中国建立以前的中文字典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字就是“也”字。《说文解字注》:“(也)女阴也。此篆女阴是本义。叚借为语词。本无可疑者。而浅人妄疑之。许在当时必有所受之。不容以少见多怪之心测之也。从乁。象形。乁亦声。按小徐有乁声二字。无从乁二字。依例则当云从乁。故又补三字。从乁者、流也。乁亦声。”。女阴来月经时的形象是也字之范式。来月经意味着可以生育的时机来了。女阴又称作“匕(比)”。将“也”字放在语句后面,便是一个比较的提示。“相与比述”产生了意义的导向。中文的意义一般都来自“相与比述”。所以“也”字便成为字界的网红。字后加也,皆提示与之相与比述。相与比述而意有所领会。故谓之“会意”。“会意”不是凭空想象便神领意会。而是通过一个“宪象”(范式)作参照进行相与比述而获得领会的意思。内涵有“宪象”(范式)作参照,所以就会比较一致。

比如“运动”。某人坐火车从杭州到了上海。在火车上他睡着了一路上没有动过。他动了吗?动与不动是相反的,两者必居其一。没有参照体系是无法说清他有没有“动”的。有了参照体系就不一样。相对在火车上他没有动,但相对杭州他到了上海他动了。有了参照体系就比较能产生一致认识。

再比如:来,去是一个相反的表达。而在日常用语中就可以是同一个表达。“有空,到我家里来。”“有空,到我家里去。”这里的“来,去”表达的都是到我家里。目标是一致的。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理解这句话的时候。我们会在潜意识里建立参照体系。以我家为参照,“有空,到我家里来。”。以我家以外作参照,“有空,到我家里去。”。有了合谊的参照体系,那么相与比述就有了明确的导向性,也容易获得一致的认识。

“比类合谊,以见指撝”。合谊的比类主导意义的方向。从“相与比述”中可以见到指挥意义导向的方法。用双方都明白的事物进行一个“相与比述”的表达,就能传递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用典范式样进行一个“相与比述”的表达就可以更有说服力地传递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用典范式样进行“相与比述”可以更丰富自己表达的内容。

中文造字会意法原理

  • 发表于 2022-08-20 09:30:52
  • 阅读 ( 227 )
  • 分类:科技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孙先生
孙先生

566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