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疫情频发,感染者数量几乎是成千上万的增加,并且近期并未出现拐点,不少人被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吓到了。持续的封控措施,连续不断的核酸检测,让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也有些人面临崩溃的边缘。
看到境外的一些国家已经彻底放开防疫措施,上海如今的疫情也似乎没有下降的趋势,在不少媒体上都出现了“防疫还不躺平”之类的言论,鼓吹着国内也实行类似的开放管理,面对奥密克戎的变异毒株,拒绝“无效”的防疫。
但这样的方法真的可行吗?
我国为何仍严守国门?
随着2月9日,瑞典宣布取消所有的疫情限制措施,不再进行免费的大范围的核酸检测,当地的人们逐渐恢复了原来的正常生活,对他们来说,新冠疫情已经结束了。紧随其后的是英国、美国、德国等多个国家,逐步放宽疫情防控措施。
但我国却始终采取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对境外的人、物都采取集中隔离、定点消杀等防疫措施,以避免因此诱发大范围的疫情爆发。这样的举措可以说是耗时耗力。网络上也有人宣称,不如借此机会放松管控,打开国门。
这个方法是否可行,其实有很多的说法。这里主要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面对最近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传染性远超一开始武汉疫情出现时的新冠病毒,传播力达到了9.5,一人感染可能传播给10个人。如果按照上海目前的情况彻底放松防疫,或许用不了一两周的时间,就可能造成大范围的感染。
很多人说,网上都说感染了新冠,大多数都是无症状,和普通的流感差别也不大,为什么不能放松防疫?
其实很多人都忽视了新冠的可怕之处。
感染新冠病毒后,病死率并不是和流感差不多。英国、美国等都有新闻报道显示,在放开防疫后,新冠的病死率下降至0.1%,比流感还要低,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奥密克戎的感染率升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稀释这个数据。
对中老年人、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以及免疫力比较差的人群,感染奥密克戎的风险会更高,并且发生死亡的风险也会更大。根据研究结果来看,儿童在感染奥密克戎后更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症、急性脑炎、热性昏厥等事件的风险会更高,病死率是流感的7倍左右。
换句话说,全面放开疫情防控措施,并不是说奥密克戎感染和普通的流感一样,事实上,它给人体带来的危害并不比流感要小,而且还可能给更多的人,带来生命危险。
其次,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也不是放松防疫的最好时机。
很多人只看到了瑞典、英国等开放国门,却没有看到他们的疫苗接种率也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根据国家卫健委、北京日报等官方报道的数据来看,在完成三针疫苗接种后,能够有效地降低奥密克戎感染后的病死率,对保护感染者的生命安全有很大的帮助。在香港特区,未接种疫苗的人群中,病死率为3.2%,而完成2针接种后,死亡率降至0.14%;完成3针接种后,病死率只有0.03%。
可以看到的是,疫苗接种对防控疫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数据来看,我国完成疫苗接种率达到86%,完成加强针接种的人群达到了23.5%。但是仍然存在较多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未完成接种。
如果学着境外一些国家,完全放开疫情防控的举措,最先受到新冠病毒威胁的就是这些未完成疫苗接种的老年人,并且还会因为病毒给人们带来更高的病史率,威胁生命安全。
这就是我国不适合学习境外完全躺平史的疫情管控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面对奥密克戎我国无法“躺平”管理,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如果你都能了解,或许也就不会再说这样的话了。
例如医疗资源上的负担。目前所有的感染者全都由国家兜底,免费进行核酸检测、免费治疗。但是随着开放防疫后,越来越多的人感染病毒,这种免费的措施,或许也会取消。60岁以上的老年人被传染了,就要等待治疗。
全国数以万计的阳性患者蜂拥至医院,但是实际开放的病床数量是比较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出现医疗系统的崩溃,给我国的医疗资源带来很大的影响。单看此次的上海疫情,就能窥见一斑。
上海也算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城市,提到医疗水平也是不逊色于国内的一些城市。但面对此次爆发的大范围的疫情,仍然出现了手忙脚乱、需要外省市支援的情况,可以猜想到,如果我国真的在这种时候放松疫情管控,对国内的医疗系统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面对奥密克戎毒株,我国目前的形势,并不适合放松管控,而上海、吉林、长春等地出现的疫情,虽然给当地的人们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是只要我们相信自己,积极地配合防控措施,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够实现“动态清零”。
这种疫情管控的方式也是经过数年来的实践得出的结论,也确实帮助多个城市挺过了难关。如果仍然拒绝“动态清零”,主张和病毒共存,鼓吹彻底放开防疫,未免太过愚蠢了一些,并未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
未来,我们终归会找到和新冠病毒共存或者消灭它的方法,但现在并不是放松的时候。
参考资料:
1、为何不能“躺平”,看过奥密克戎的这些数据就懂了·人民日报评论·2022-04-10
2、守好国门,科学精准应对奥密克戎 | 新京报社论·新京报·2021-12-15
3、知乎高赞:躺平之后,中国的代价有多大?·光明网·2022-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