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不开放国门(中国目前仍然不应重新开放国门)

近日,随着本土疫情的重新爆发,中国社会又拉起了疫情警报,各地都对此有颇多关注。目前来说,比较棘手的是南京和张家界两个中心扩散的疫情,这已经让一些地方的病例难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郑州...

近日,随着本土疫情的重新爆发,中国社会又拉起了疫情警报,各地都对此有颇多关注。目前来说,比较棘手的是南京和张家界两个中心扩散的疫情,这已经让一些地方的病例难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郑州目前暂时还是院内感染为主,大部分病例可以进行有效追踪。厦门的疫情则是重点人群引发的,发现时间早、路径清晰、传染性看起来也较低,是目前情况最乐观的一个。

中国目前仍然不应重新开放国门,病例清零仍是成本最低的选择

不过应该说,目前所有措施都基本上安全有效,最终这次疫情依然会被扑灭。比较遗憾的是,由于南京机场发现得太晚,并且之后控制不力,预计以南京机场为中心的关联疫情扑灭的周期会比较长。这对于今年暑期的消费市场而言将是个沉重打击,也会加剧下半年经济形势的下行压力。随着全球疫情的持续,很显然全球萧条已经不可避免,同时还由于美国强行货币超发导致全球通货膨胀和大宗商品涨价,下半年中国经济会面临着较大压力。

中国目前仍然不应重新开放国门,病例清零仍是成本最低的选择

疫情以清零为目标的防控措施耗资非常巨大,这当然可以理解,然而应该说从全球疫情来看依然是成本最低的选择。比如说从2020年1月到2021年6月,全国直接用于防疫的财政就超过4000亿元,直接相当于损失了一整支大型舰队。不过如果考虑到疫情带来的生命损失与经济损失,这一成本仍然是可控的,甚至可以说是划算的,至少2020年经济增长也维持正增长。更关键的是,中国在全球萧条的情况下逆势而上,进一步占据了全球制造业中心地位,这加剧了美国试图与中国脱钩的难度。

中国目前仍然不应重新开放国门,病例清零仍是成本最低的选择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也依然坚持着全球最严防疫工作,事实上对于新冠肺炎而言,也只有中国这种既有强政府又有强经济的国家才能有效控制住疫情。但是由于防疫工作的代价确实比收益更加显而易见,因此不断有声音在寻求更为廉价的解决路径。如果在正常的情况下,降低防疫标准并对外开放自然会获益更大。也有很多声音认为中国也可以在疫苗接种之后对外放开,不过目前来看,还不能认为中国可以降低防疫标准。

首先是,疫情本身的走向是无法确定的,有疫苗只是有一种干预方法,我们也无法判断疫苗能否一直保证重症率和死亡率维持在流感水平上。因此如果降低防疫标准,以新冠肺炎的传播能力来说必然会造成非常大范围的感染,而若病毒出现新变种可以逃逸免疫,那么要重新封锁将比2020年封锁武汉困难得多,代价也沉重得多,甚至可能是无法清零的。降低防疫标准、重新放开入境自然会有收益,但是开工没有回头箭,其代价是否可控仍然是个不确定的问题,唯一能确定的是新冠肺炎依然会造成大面积感染和至少与流感一样的数万例死亡。

中国目前仍然不应重新开放国门,病例清零仍是成本最低的选择

其次,以中国目前在全球的定位而言,对外开放的获益带来的人员流动并不会如西方国家那样大比重。中国是生产性经济体而非金融性或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参与全球市场的,这也意味着中国控制人口跨国流动带来的损失远远小于制造业因疫情无法开工带来的损失。因此,事实上中国还未必那么需要恢复低门槛的对外开放。

中国目前仍然不应重新开放国门,病例清零仍是成本最低的选择

再次,西方国家将比我们更早面对降低防疫工作后的局面,我们可以进行持续观察。如果他们的重症率和死亡率都跌到了很低的水平上,那么重新开放或许就是个选择。然而目前来看,大量新增病例的出现依然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危险,包括中国这样的大国医疗资源还无法与西方相提并论,稍有不慎,之前在印度,现在在缅甸、印尼、泰国等地上演的惨剧依然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

中国目前仍然不应重新开放国门,病例清零仍是成本最低的选择

现在依然不是降低防疫的好时机,我们也很难认为新冠肺炎未来就不会有足以逃逸免疫的变种出现。现在说要重新放开依然太早,在全面萧条的全球经济走向中维持稳健才是中国的第一要务。

  • 发表于 2022-08-23 12:00:08
  • 阅读 ( 464 )
  • 分类:科技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原味
原味

586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