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在位于四川省广安市的邓小平故居陈列馆,有一份创刊于20世纪20年代的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机关刊物《赤光》。
1923年6月,来到巴黎后不久,青年的邓小平便成为这个刊物的编辑,由于写得一手好字,他负责杂志的刻蜡版和油印工作,他还以邓希贤的名字在这个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文章。
一个出生在中国西南偏远村庄的少年,在一百年前,能够成为远渡重洋求学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有志青年,与他青少年时代在家乡接受新式教育的经历密不可分。
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的邓小平故居全貌(4月19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王曦摄
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出生在广安县协兴乡(今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他的父亲邓绍昌思想开明,母亲淡氏勤劳善良。虽然那个时候家道日衰,但接触到先进思想的父亲依旧毫无保留地支持着邓小平的学业。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在中西文化不断冲突与融合的过程中逐渐转型,推动了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变。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北山小学堂乘势而兴,它的创办点燃了协兴新式教育的火苗。
协兴老街距离邓小平故居约4里路,青石板路两侧是传统的川东民居,北山小学堂就在这条老街上。1910年6岁的邓小平开始在这里接受新式教育。1911年保路运动爆发,四川各地纷纷响应。在北山小学堂的教室里,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保路运动的情况,课后邓小平也和老师、同学们一起走上街头,这也给少年邓小平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1915年到1918年,邓小平又到广安县立高等小学堂学习。
广安中学教室。(4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曦摄
1918年到1919年,邓小平在广安县立中学接受一年的新式教育。这是广安最早的一所正规中学,开设修身、国文、历史、地理、体操等课程。在这里,邓小平读过《革命军》,唱过《满江红》。五四运动后,他也和一些热血青年一起走上街头,声援五四,抵制日货。这些经历都加深了他的爱国情怀,也更加坚定了他的救国信念。
策划:惠小勇、李勇
统筹:江毅、张桂林
记者:张海磊、李力可、王曦、尹恒、唐文豪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