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宗教,是指中国人的宗教信仰。
据统计中国大陆上,中国人大多是奉中国民间信仰,无宗教信仰或持无神论,占73.56%;佛教徒15.87%;道教7.6%; 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2.53%,伊斯兰教0.45%。而中国官方在2018年发布的资料指出,境内基督徒达4400多万人(新教占3800多万人,天主教占约600万人),10个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人口合计达2000多万人,佛教和道教因信徒没有严格的入教程序,人数众多但难以精确统计;经批准的宗教活动场所14.4万处,宗教教职人员38万余人,宗教团体约5500个,宗教院校91所。
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是宗教的一种,但它不是有组织宗教。中国人自古就有祖先崇拜的习俗,即使是声称无神论者的人也几乎没有不拜祖的,但是宗教统计中往往仅仅统计有组织宗教,因此,仅仅拜祖的人往往会被当做无神论者。
道教
道教,属于一种一元泛灵信仰。道教的创世观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主宰,无所不在,无所不包,万物都是从“道”演化而来的,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教相信众生皆有灵,皆可通过修炼成仙,则神仙皆来自人间,众仙皆是人通过“道”衍化而成。道教并无所谓最高神祇,“三清”只是世界的原始形态。道士通过修炼去脱离尘世,成为拥有各种法力的神仙,最高修为者也可以达到天尊,所以众多道教神仙在历史上都是确有其人。道教否定唯一真神的存在,其理想境界不同于佛教所说的涅槃,又没有印度教的阶级观念。道教的神仙都是长生不老,并且可以随意变化形态,有能力存在于凡人无法抵达的仙境之中(洞天福地)。道教的理想世界是世俗的,相信得道的神仙会返回人间,并使用法术济世。
早期道教有巫觋宗教的色彩,如闻一多在《道教的精神》一文中曾指出:“我常疑心这哲学或玄学的道家思想必有一个前身,而这个前身很可能是某种富有神秘思想的原始宗教,或更具体点讲,一个巫教。这种宗教在基本性质上恐怕与后来的道教无大差别,虽则形式上尽可截然不同。这个不知名的古代宗教,我们可暂称为古道教。”。道教形成于公元两世纪。早在战国时期就有方仙道兴起,到西汉谶纬之学盛行,出现黄老道。道教一般以东汉末年五斗米道的张道陵为道教的创立者。五斗米道以老子为先师,基本经典是《道德经》和张陵编写的‘老子想尔注’,以长生不老或成仙为其最高目标。其道术主要是通过章表,符咒招神驱鬼,以及行气、导引等。主要活动在成都周围,也可能在少数民族中传播。许多学者认为五斗米道与当地少数民族所盛行的巫术有很密切的关系。道士能替信徒上章向三清、玉帝、三官等神,许愿求福。至南北朝,道教派别多、各派教义戒律各不相同的情况仍旧。
早年佛教为了传入中国,曾依附道教,自称是“浮屠道”,是道教其中一个分支,提出“老子化胡说”,指老子曾出关去过西域,到天竺收徒教授,有浮屠弟子合二十有九。《三国志·魏书》提到“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老子西出关,过西域,至天竺教胡,及浮屠弟子合二十有九。”。后来佛教坐大后,开始否认“老子化胡说”,并贬斥道教为“外道”。北魏道士寇谦之吸收佛教轮回观、业力因果、诸天地狱等概念改革道教教义,又仿照佛教戒律和法会仪轨托文太上老君制定了道教戒律和破地狱等部分科仪,废除了“集体黄赤之术”、“交五斗米入道”、“男女合气之术”等习俗与教理。经过宗教改革,北魏立道教为国教,标志着国家承认了道教为统一合法宗教,甚至到唐朝时太宗皇帝尊崇老子为唐朝皇室之祖。道教在唐太宗与唐高宗的大力推行下,成为了唐朝的国教。金末元初全真道道士丘处机又一次宗教改革,仿照佛教五戒、八戒,和沙弥、比丘、菩萨三坛大戒,制定了五戒、八戒,和初真戒、中极戒、天仙戒三坛大戒,且规定清信士必须经受戒仪式、由一名道士主持授戒才能算作道教徒。全真道自此成为佛教化最深的道教派别,其神祇体系亦吸收了佛教菩萨,这些戒律也为全道教普遍遵守。
道教与中国民俗文化和中国神话高度结合,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不少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都是源于道教,如功夫、算命、祖先显灵、祈福。道教的养生术还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医学《黄帝内经》中经络学等方面内容。此外,许多道教徒研习医术,对于中医学发展颇有贡献,如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人,于中医药皆有所建树。道教的炼丹术对火药的发明有着重要的影响。许多汉族和一部分瑶族、壮族信奉道教。另外,道教的一些神仙如关公,在满族、藏族等民族中有一定影响。道教徒活动的宗教场所,统称为宫观。中国共有道教宫观九千余座,乾道、坤道五万余人。
关注我下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