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是一种美德,很多宝爸宝妈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会教孩子分享。那么问题来了,想要让还学会分享该怎么办?一起来看看吧。
教孩子分享的误区
爱分享的孩子人缘都不会差,但是很多爸妈用错了方法,导致效果并不好。
1.3岁前强迫孩子分享
三岁以前的孩子基本上搞不明白分享的真正含义,而且对于两岁多的孩子而言,自我意识爆棚,最爱说的话就是“我的,我的”。
不要怀疑,在他们眼中,我手上拿的玩具是属于我的,我视线范围内的东西也是我的,简言之,全世界都是我的!
这时候是引导孩子形成物权意识的关键期,这个阶段的孩子不愿意分享和道德无关,强迫他们分享反而会让孩子感到困惑。
正确做法
保护孩子的物权,教孩子分辨什么是属于自己的,什么是属于别人的;
告诉孩子自己的东西自己有权决定分享与否,但是不能抢别人的东西,拿别人的物品前要经过他人允许。
2. 要求孩子什么都要分享
不知道为什么,在很多家长看来,似乎愿意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分享给别人才叫做大方,才叫做乐于分享。
但是反问一下自己,我们成年人难道愿意把自己的所有财物都与他人分享吗?并不见得。
而且我并不认为把所有东西都跟别人分享是件好事,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隐私和界限,孩子也一样,他们不是必须和每个人分享自己的每一样东西。
我们除了要教孩子分享,还要教他们友好地说“不”,为了成全别人而委屈自己、一味地隐忍并不可取。
正确做法
允许孩子有自己心爱的玩具,当他不愿意分享自己的心爱物时,不要勉强;
在家里要来客人前,提醒孩子把玩具分类,愿意分享的拿出来,不愿意与别人分享的自己收好;
当别人拿走了孩子心爱的玩具,引导孩子学会交换,可以用其他玩具换回来。
3. “妈妈不饿,你多吃点吧”
我们大人总是会做一些让孩子感到困惑和矛盾的事情。
比如,当孩子把喜欢的食物分享给自己,很多人会拒绝,并说让孩子喜欢吃就多吃点。我当然知道这样做是因为爱孩子,想把好东西都留给他们。
但是孩子们会困惑,不分享吧,你们说自私,分享吧,你们又拒绝。当孩子可真累啊!
正确做法
当孩子主动分享,不要总是拒绝,向孩子表示感谢、欣然接受就行;
当然,别忘了鼓励孩子,这会让孩子体会到分享并不意味着失去,而是会获得更多的快乐,让他们愿意保持分享的积极性。
4.迫于社交压力勉强孩子
平时做到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还不算难,最困难的是在一些社交场合,比如朋友带着孩子来家里做客,自己家孩子非不愿意给人家玩玩具。
有些家长觉得面子挂不住,怕朋友觉得自己小气,往往会迫于压力勉强孩子分享。
但是对孩子来说,这不但不会让他们真的学会分享,反而会觉得不公平、对大人失去信任,也许以后会更加排斥分享这件事情。
正确做法
温和地告诉对方孩子,这个玩具是XXX的,如果你想玩的话,需要经过他的同意;
向朋友解释,这个玩具是孩子最喜欢的,所以他现在可能没有准备好要分享。(如果你家宝贝喜欢,我可以买一件新的送给他);
让孩子拿出他愿意分享的玩具作为交换,邀请对方一起玩。
5. 当孩子不愿意分享时,责怪孩子“自私”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大方一点,会跟孩子说很多大道理,甚至会威胁、羞辱。
比如,“你不把玩具给别人玩,以后没人喜欢你,没人愿意和你玩的”;“你怎么这么自私,这么小气?”
这些言语就像一把把锋利的刀,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
正确做法
不要给孩子贴上各种不尊重的标签,如果孩子到了应该学会分享的年龄却还是不愿意分享,我们可以就事论事,比如说,“妈妈看到你和妹妹为了抢玩具而打架真的很生气,你觉得这样做对吗?”
不要随便把孩子的一些行为上升到道德、品质的高度,尤其是负面的标签,这种消极暗示也许会引导孩子往错误的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