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下一句(庄子相濡以沫)

第24篇 读书杂谈之《庄子》 庄子:“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下半句才道出真知 庄子:有些东西,你抓得越紧,越容易失去,不如安时处顺 “相濡以沫”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大宗师》,“...

第24篇

读书杂谈之《庄子》

庄子:“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下半句才道出真知

庄子:有些东西,你抓得越紧,越容易失去,不如安时处顺

庄子:“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下半句才道出真知

“相濡以沫”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大宗师》,“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原来,庄子是用这个比喻,来形容入道。上半句是比喻,下半句才道出真知。当一个人,在精神上不追求两极分化,善恶两忘,即可合一而入道。

庄子:“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下半句才道出真知

其一,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

鱼在水中游,自由自在,一旦鱼离开水,上到陆地,就会很痛苦,庄子用“相濡以沫”来形容这种苟且残喘。所以庄子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鱼儿回到水中游,多么自由自在。

鱼离不开“水”,就像人离不开“道”。庄子用鱼和水的关系,来说明人和道的关系。

《庄子》曰:“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故曰,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

当人远离“道”时,就像鱼离开水,只能靠“相濡以沫”来苟且残喘,活得很辛苦;当人能做到“无事而生定”时,自然人不远道,就像鱼儿回到水中一样。

庄子:“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下半句才道出真知

无事而生定,并不是说没有事情发生。

一个人在社会中,每天都会处理很多事情。“无事”是一种心态上的放松,当做事时,就潜心做事,当不做事时,就把事情放下,清空为零,这就叫“无事”。现在说的“不把工作带回来”,“不把坏情绪带回家”,就是类似的说法,人要学会“定静”,就需要学会“放下”。

庄子:“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下半句才道出真知

其二,安时而处顺,不被物牵绊。

《庄子》曰:“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此古之所谓悬解;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

当来时,我就来;当去时,我就顺应而去,这是安时而处顺。那些做不到安时处顺的人,就会因为来去,聚散,而生起悲欢离合之情绪。所以,能做到安时处顺的人,悲喜不入心,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解脱了一切的牵累。而那些不能自我解脱的人,那是有外物束缚着他。

有些东西,你抓得越紧,越容易失去;与其这么用力,不如放松,顺其自然反而能得到更好的结果。

庄子:“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下半句才道出真知

其三,物我两忘,顺势而为。

人的认知变了,言行也会跟着变化。

当一个人的境界,能达到“物我两忘”,世俗中的恩恩怨怨,就极少能影响到自己的心境。他们也有悲欢离合,也有喜怒哀乐,但是会让它自然发生,自然消逝。来的时候,高高兴兴地来;去的时候,也不留下牵绊。这就是顺势而为。

当一个人心生“我执”,烦恼就开始升起。该来的时候,拒绝;该走的时候,不放手;不顺应生命的自然流动,人就会被“自我”困住。

庄子:“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下半句才道出真知

每天解读一篇经典,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关注,和我一起坚持读书、提升自己。本文由易瑾还原创,欢迎转发,分享给更多人。

  • 发表于 2022-09-04 20:54:13
  • 阅读 ( 397 )
  • 分类:科技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gdggf
gdggf

526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