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群体 解放军报(学位对接战位)

一场“学位”与“战位”的对接 董栓柱 潘润泽 随着征兵季和毕业季的临近,博士生入伍当兵这一话题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博士入伍当战士”“一位博士的‘士兵突击’”等新闻的背后,折射的是高学历...

一场“学位”与“战位”的对接

董栓柱 潘润泽

随着征兵季和毕业季的临近,博士生入伍当兵这一话题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博士入伍当战士”“一位博士的‘士兵突击’”等新闻的背后,折射的是高学历群体深厚热烈的家国情怀,是新时代人民军队兵员构成的悄然嬗变。

军营自古就是热血青年向往的舞台。“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壮志豪情,“沙场秋点兵”的意气飞扬,“寒光照铁衣”的铁血情怀,“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慷慨豪迈……这些描绘军旅的诗句,激荡着青年人投身军营的澎湃热血。如今,每一名毅然选择参军入伍的博士生都有着鲜活感人的故事,而连接起求学梦与军旅梦的是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的深入实施。新修订的兵役法规定,研究生的征集年龄可以放宽至26周岁,这从源头上为博士生圆梦军旅打开了通道。

近年来,博士生入伍当义务兵从“新鲜事”变成“寻常事”,这一变化是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和人民军队大步迈向世界一流军队的一个缩影。当代青年生逢强国强军新时代,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贡献力量既是时代的召唤、使命的召唤,也是广大青年奋斗报国、实现人生价值的自觉追求。随着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等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军地各方积极行动,努力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全社会形成参军光荣的良好氛围,军人职业荣誉感不断提升,极大激发了包括博士生在内的广大有志青年参军入伍的热情。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对高素质军事人才的渴求,新型军事人才体系的不断完善,则为博士生入伍提供了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舞台。

从个人的成长进步来看,博士生参军入伍不仅能够实现军旅梦想,还能为他们走好未来人生路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从博士生入伍转变成一名合格的战士,需要经历身体素质关、意志品质关和岗位技能关的考验,需要付出艰辛努力、历经摔打锤炼。最终成功拿到“战士学位”的博士生,不仅拥有用知识武装起来的头脑,还将获得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无论是继续留在军营建功立业,还是回到社会开创新的人生,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都能助力他们行得更稳、走得更远。

从博士生入伍当兵的实践来看,军队呼唤高素质人才,走入军营的博士生能够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合适“战位”。建设创新型军队,构建学习型军营,实现军事人才现代化,需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怀有强军梦想、愿意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贡献才智的博士生群体就是实现强军兴军所需要的英才。经历过寒窗苦读的博士生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将他们放在最能释放自身能量的岗位上,放在备战打仗一线、吃劲要紧岗位和急难险重任务中摔打磨炼,他们一定会谱写出属于高素质人才的军旅华章。那一份份从军营飞传到学校和家庭的立功受奖喜报,既是他们在军营竞相成才的见证,也将号召更多的热血青年投身军营建功立业。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这场“学位”与“战位”的对接告诉我们,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兵源素质越高越好,本事越大越好。期待更多高素质军事人才在军营不断汇集,将实现个人价值与强军兴军伟大实践相结合,为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圆梦军营,博士生入伍当战士

青春“电波”回荡心中

■讲述人:某信息通信基地新兵团列兵 边峥贤

“学位”对接“战位”,这是高学历群体深厚热烈的家国情怀

边峥贤参加连队战术比武。陈赵坤 摄

记得我们参加役前训练时,被问及为何入伍,许多战友都提到了一句话:“当兵可能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反映了很多人的入伍动机,我也不例外。

我想来当兵,因为这是和我过去的生活截然不同的体验,如果我不来,这将是我不会拥有的宝贵经历。一位退役复学的师兄说过这样一句话:“一生只有一次的事,它的权重是无限大。”参军对我来说,就是这样一件事。

我对军营最初的印象,要从幼时我家附近的军营说起。从起床号到熄灯号,从训练的“杀”声到点名的“到”声,每次听着慷慨激昂的声音,我都好奇围墙内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汶川特大地震时,看到新闻中解放军官兵利用无线通信设备传递救援信息,挽救百姓生命的场景,我对通信兵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电波”声从那时开始在我心中响起。

此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自学了无线电技术,并考取了业余无线电操作证,申领了业余无线电台执照。

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后,我申请成为学校国旗护卫队的一员。经过一年半的训练,我发现自己内心深处并不满足于这样的体验。

2017年,读大二的我选择报名参军,由于身体原因,没能通过体检,进入军营的念头暂时搁置。

2021年6月,正在攻读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的我,又想到了军营,这个我无数次想去体验的地方。于是我再次报名,没想到,因为同一原因没能通过体检。

2022年3月,以为征兵年龄上限还是24岁的我,卡着“最后期限”想再试一次。这次,我终于顺利通过体检。

令我惊喜的是,我被分到了通信部队,沉寂已久的“电波”声在我心中再次响起。第一天睡在军营的床上,我因此激动得一夜无眠。

第一阶段摸底考核后,不理想的成绩和表现给了我当头一棒:队列总“冒泡”、紧急集合手忙脚乱、整理内务毛手毛脚……面对种种不如意,我渐渐感到迷茫。

躺在床上回想自己的经历,我反问自己:来军营不就是为了体验这里的酸甜苦辣吗?如果只有甜没有苦,是不完整的体验。

“博士硕士首先是战士”。队列做不对,就一点一点抠;手雷扔不远,就一遍一遍投;格斗练不好,就一招一招过……看着身上增加的伤疤,我却一天比一天高兴,我更愿意把这些“训练伤”看作成长。

随着时间推移,我在一个又一个“跟头”中悄然发生变化:手臂上的肌肉逐渐紧实、精神面貌日渐昂扬……这些挫折是我军旅生涯的第一笔财富,因为拥有它们,自己身上曾经的娇气一点一点消散,有了盼望已久的阳刚之气。

转眼间,新训就要结束了。当领导问起分配意愿时,我毫不犹豫地说:“我想到通信岗位去!”

在军营,我学到了大学课堂里没有学到的东西,那就是我军的红色基因。不论未来是否还继续留在军营,我都会把这段宝贵经历作为激励我不断向前的动力,努力成为新时代的“追光者”。

(张修山、杨 天整理)

聆听自己内心的呼唤

■讲述人:陆军某综合训练基地列兵 黄 弘

“学位”对接“战位”,这是高学历群体深厚热烈的家国情怀

黄弘进行单杠引体向上训练。于子皓 摄

“你为什么要参军?”

今年3月,作为上海大学社会学专业的“准博士”,很多人问我这个问题。我沉下心思考,答案在我的成长经历中。

“奶奶,我长大以后想成为慈善家。”

这是我小时候的梦想。虽然目前这个梦想没有实现,但我内心深处想帮助他人的愿望却从来没有被时间冲淡。梦想的形成或许是因为父母都是人民教师,或许是因为奶奶从小对我的教导,也或许是因为爷爷常常跟我讲起他当兵时抗洪抢险的经历。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惯习,是一种行为的倾向性。这种愿望扎根在我的心底,成为不了慈善家,但可以用其他的方式为社会、为他人奉献。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我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想到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父母让我衣食无忧,我告诉自己,人生不能碌碌无为,应该做点事情回报国家和父母。

聆听自己内心的呼唤,我时常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的事业联系在一起。同村的黄旭华院士的事迹、长辈的教导、家族中的老兵,都对我有直抵内心的激励。然而,真正驱使我下定决心的是这样一件事。

两年前,我正在图书馆准备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接到父亲打来的电话:“你奶奶在准备饭菜时切到手指,不小心切断了小拇指末端。医生说,奶奶年纪大了,小拇指即使接上了也难恢复还容易感染,所以建议截掉。”

听到这个消息,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我突然意识到,爷爷奶奶真的老了。从那时起,我开始担心,我担心爷爷奶奶没机会看到我建功立业的那一天。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也有自己的“私心”。理想有远有近,远的是想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近的是想听到父母说“儿子长大了”,想听到爷爷奶奶说“孙子有出息了”。想听到这两句简单的话,并不是因为我有多大的成就,而是我真正步入社会,开始属于自己的奉献。

这时,征兵政策将研究生征集年龄放宽至26周岁,让我在读博、工作之外多了个选择。

做出参军的选择并不容易。这个很多人不能理解的决定,也来自我学社会学专业的感悟。既然选择与黄旭华院士一样知识报国,那就要做出成果来。从个人发展来看,士兵是部队战斗力的基石,想在部队长期发展,先成为一名士兵,才能更好地了解部队。从科研调查来看,社会学中的质性研究强调“情境性”,想从学科专业角度助力军队建设,必须扎根基层、融入士兵,所以当义务兵成为我的选择。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了解黄旭华院士隐姓埋名的故事,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我感受到伟大之人亦是平凡之人,他们只是以坚韧的决心,始终如一、日复一日实践研究,最终成就非凡之业。但愿我也能够尽力做到这一点。

勇气就是不留遗憾

■讲述人:北部战区海军某训练基地列兵 刘 畅

“学位”对接“战位”,这是高学历群体深厚热烈的家国情怀

刘畅获得“蓝刃女兵”表彰。王远方 摄

戴上列兵军衔,举起右拳,面向军旗庄严宣誓。这一刻,我正式成为一名海军战士,臂章和领章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瞩目。

“你一个博士生还来当兵?”从博士生到新兵,身份的转变总是引起许多人的好奇。

说不清是因为喜欢军营才爱看军事题材的影视作品,还是因为爱看军事题材的影视作品才喜欢上军营。不过,我能确定的是,从小我就渴望穿上军装,在部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有人问,你已经是博士生了,来军营可以有很多方式,为什么选择当义务兵?

答案很简单,我等不及了。

2014年,我因高考成绩未达到理想军校的分数线,与军营失之交臂。经过斟酌,我决定本科毕业后再参军,以便能长期在部队服役。

2018年,本科毕业的我研究了各项征兵政策,为了综合素质排名靠前,我每天长跑、跳绳、做仰卧起坐,一个月时间瘦了20斤。没想到,应征报名时,自己却因一项体检指标不合格,遗憾落选。

落选后的第二年,年龄超过女兵应征年龄上限,但我并没有气馁。这一年,我考研成功,后来又通过北京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生考核,攻读博士学位。

每到征兵季,看到征兵宣传信息,我都感到深深的遗憾。去年11月,看着征兵政策中多了一句往年没有的话——“在读研究生年龄放宽至26周岁”。征兵年龄的调整让我重新燃起藏在心底的火苗。

“我想去当兵!”当我把这个决定告诉身边的朋友,遭到许多质疑。在他们看来,求学过程不应该被一个如此突然的决定打断。但我觉得,这样的青春才有奋斗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其他方式参军还要再等几年,我担心未来万一不能如愿会抱憾终身。我告诉自己,这个机会一定要把握住。

“想去就去,不要留遗憾。”“博士生虽然是宝贵的科研力量,但是报国梦仍要放在第一位。”在父母和导师的支持下,2022年3月,我大步奔向无数次向往的军营。

梦想照进现实,未必那般美好。我的“兵之初”也并不顺畅。

一次体能训练,由于没有做好热身,我在折返跑中崴了脚。突如其来的伤,让我的心情一度跌落谷底。

是集体的温暖给了我前进的勇气。在班长和战友的细心照料下,我的脚伤很快痊愈。

在3公里测试中,1圈、2圈、3圈……脚步越来越沉重,我无数次想要放弃,想要减慢速度。

“坚持住!”“刘畅加油!”“跑完就能去服务社了!”战友们的鼓励和呼喊,让我不能放慢脚步。“16分38秒。”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是释放,也是欣喜。

战友们的鼓励让我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我喜欢这种团结的氛围。在这样的集体里,我重拾信心,实现了一次次成长和进步。

在营里新一届“蓝刃女兵”颁奖典礼上,我拿到了期盼已久的“蓝刃女兵”奖杯和荣誉证书,这是对我新训成绩的认可。从博士生新兵到“蓝刃女兵”,我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两个多月的新兵连生活,让我深刻体会到一名军人的使命与担当。我非常自豪我做出了这个勇敢的决定,这份勇气将激励我面对未来训练、生活中出现的任何挑战。

(王远方整理)

当兵就要当最苦的兵

■讲述人:海军陆战队某旅机步一营排长 孙文强

“学位”对接“战位”,这是高学历群体深厚热烈的家国情怀

孙文强参加分队刺杀训练。秦承初 摄

“理想大于天,越苦越向前”,这句话是我的座右铭。

2018年的一天,在中国农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我看到一则新闻:19岁的战士郭豪,牺牲在执行任务途中,把美好的青春定格在雪域高原,他的头盔里,便是他写下的这句忠诚誓言:“理想大于天,越苦越向前”。

这则新闻让我深受触动。高考那年与军校失之交臂,但从军报国的梦想始终藏在我心里。我想起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的一句话:“青春不只是眼前的潇洒,也有家国与边关”。我想,我不能再等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事业正向热血青年们发出声声召唤。于是,我毅然决定中断学业,于2018年9月来到军营,踏上强军兴军的征程。

老师、同学、朋友知道我的决定后,都觉得意外。在他们眼中,我是那个上课坐前排、埋头实验室的“学霸”。有朋友开玩笑说,“我还等着你顺利毕业找个高薪岗位呢”。其实,我选择报名参军并不是偶然。

从小,太爷爷就给我讲他当年参加解放战争的故事,父亲也常和我讲二爷爷、四爷爷、姥爷从军的热血故事,在我年幼的心里种下向往军营的种子。考军校未能如愿,我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机械化工程专业知识,期待有一天能以最优秀的姿态圆梦军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部队建设中。

同学问我,你都24岁了怎么还选择当义务兵?

的确,这是个问题。但当兵就要当最苦的兵,我想要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就必须从头开始,打好基础。我要忘掉年龄,当个纯粹的新兵。

我是幸运的,成为海军潜艇学院的一名潜艇兵后,恰逢学院抽组方队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我被选中参加阅兵训练。

果然,一起参加训练的都是十七八岁的战友。在心里,我很敬佩他们,他们在这么小的年纪就选择把青春献给祖国。

阅兵训练,说不苦是假的,但他们都很能吃苦,展现出超出年龄的坚韧和顽强。刚开始在训练中“慢半拍”的我也不想服输。为了提高自己的正步水平,我主动找方队的训练尖子“下战书”,和他们比正步步幅、踢腿高度、踢腿速度、砸地力度。最终,我正式成为海军方队的一员,并成为第二排面的排头兵。

和战友们相处的过程中,我完全忘记自己比他们大六七岁,经常被他们关心照顾。我想,能够有一群志同道合、风雨同舟的战友,这是军营最迷人的地方之一。

参加阅兵是我军旅生涯一个好的开始。2020年6月,得到大学毕业生士兵提干选拔的机会,我无比珍惜。留下,就能够实现长期服役的愿望,还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强军事业奉献更大的力量。

提干入学陆军装甲兵学院后,各军兵种的优秀战友汇聚于此,我才知道自己原来只是井底之蛙,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技能还太多太多。在学院学习的一年,仍是努力奋斗的一年,军政指技全面发展是我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毕业选岗时,我选择了到素有“军中之军,钢中之钢”美誉的海军陆战队去。现在,我正在这支合成多能、快速反应、全域运用的部队里磨炼淬火,实现我的青春理想。

“你为什么来当兵?”这个问题我回答过无数次,答案从未改变:我想当兵,一直当下去!“理想大于天,越苦越向前”,这句忠诚誓言,将一直激励我在军旅路上不断前进。

来源: 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 发表于 2022-09-09 19:08:07
  • 阅读 ( 111 )
  • 分类:科技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1309
1309

628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