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很多同学都会面临一个困惑,认为当初自己的选择不是最好的。我们需要知道的事实是,无论选择什么工作,大部分同学在入职后都会出现一段“后悔期”。主要出于两种原因,一是往往得不到的东西,在心里会觉得更好,会有假设、会有比较、会有遗憾,会觉得曾经错过的某一个机会比现在更好。二是所有的工作无论看起来多么光鲜,到最后本质上都是重复性事务的基础上,新鲜感会逐渐消退,初期的光环给自己心灵带来的慰藉也会被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冲淡,可能导致厌倦情绪。
这里分享几个秘诀,帮同学们早做准备,快速找到好的工作,走向人生巅峰。
一、规划期:及早探索职业路径
大学低年级(大一)时,要及时了解各个潜在目标行业的工作内容、前景以及和个人的匹配度,衡量自己是否可以将某项工作作为未来的备选。比如,有的同学喜欢和人打交道、反复沟通的工作,就可以看看直面客户的工作有哪些(比如金融机构的销售),有的同学逻辑性强、擅长写作、喜欢做研究工作,那么就可以看看研究类的工作有哪些(比如买方投研、卖方投研、战略投资岗位、研究机构等)。分享几个进行职业探索的Tips:
1.上网搜索公开信息:网上的各大求职类论坛会有关于行业、公司、职位的讨论,其中包括了一些关键信息。提前去了解这些工作都是在干什么,可以在自己的脑海中勾勒出初步的轮廓,而且通过自己动手搜索会产生更深刻的印象。
2.向老师虚心请教:要充分合理地运用学校提供的资源,我们的老师们会教出在许多行业的学生,也可能是一些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他们的经验会帮助到我们去做好职业规划,大部分老师也非常愿意帮助自己的学生答疑解惑。
3.参加校内相关社团:这一类社团不仅可以结交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形成氛围,对于信息的把控可以更加全面,而且可以有机会结识已经毕业工作的学长学姐,他们可能会不定期组织分享活动,这也是最直接的信息来源,通过他们去了解一个行业的情况也是一种可靠的选择。
二、积累期:认真做好技能打磨
同学们在对职业方向有了初步的了解或是在心里有了潜在目标后,就需要在大一、大二阶段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充实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在求职过程中的筹码,我们需要这样做:
1.充实实习经历:求职简历中的实习板块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高度内卷的金融行业,硬核的实习经历能大大加分。由于大部分实习岗位对时间要求高,日常情况下课程较多,难以保证时间。一般是集中在寒假或暑假,如会计师事务所、私募股权投资、投资银行、券商研究所这样的实习机会对于低年级同学来说十分宝贵,需要尽早关注、尽早争取。
2.增添社团经历:社团经历很多时候考察的是同学们的综合素质,而且对于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校园内的学生,社团活动更接近社会的性质,更考验在一个人在组织中的角色,比如在社团中组织的活动、策划的文案往往能反映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有了这些经历也为在往后面试中讲好自己的故事做铺垫。
3.拓展人脉资源:牛顿说,如果我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求职也是如此,认识比自己有经验的人能让自己更快地进步。已经毕业的校友能成为我们的行业导师,高年级的同学能帮我们避免走一些弯路,但取决于我们是否能主动想办法去尝试联系。
三、冲刺期:科学求职分散风险
大三、大四基本上就直接面临决战阶段,有的同学直接冲刺暑期实习、秋季招聘,有的同学选择冲刺考研、保研深造,为了提升自己的求职成功率,有效降低风险,我们需要这样做:
1.尽量避免巨量海投消耗精力:招聘季有很多职位放出,如果不加选择的投递,那么每一次填写简历、参加笔试、参加面试都会带来一定的精力损耗,甚至可能与自己的目标职位发生时间冲突,影响自己的节奏和状态。所以应该在早期职业规划的基础上,限定一定的范围进行投递,找好节奏,也增加成功率。
2.选择具有相关性的行业分散投递:部分行业对于候选人的技能有相通之处,简历筛选和面试有相似之处,例如券商研究所和公募私募投研,都会涉及对资本市场的研究和认知,比如AI公司、互联网公司、汽车行业都会用到算法,选择几类行业进行综合投递,增加熟练度的同时,也能大大提高自己的成功率。
3.常备Plan B留好退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不要说我一定要瞄准一家公司,死磕到底,或者我必须考研。可以制定几个不同的方案,比如首先尝试选择一些目标院校保研,同时也要兼顾求职信息,如果保研失利马上转为应聘状态,最理想的状态是能先拿到保底offer。即使坚定深造的决心,也尽量在保底offer的基础上,采用同时准备国内院校和国外院校的策略,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无论是在心理状态上,还是在实际效果上,都能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