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爱华
她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批外籍主持人。但她除了长相之外,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谈吐风貌,都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做派。
她7岁时随父母来到中国,在中国完成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业。回美国读大学的时候,她被同学戏称为“奇怪的白的中国人”。
相较于这个称呼,她更喜欢称呼自己为“鸡蛋人”:外表虽然是白的,但内心却是黄的。
她曾多次表示:“美国就是我们的第二故乡,而中国则是我们的第一故乡。”
她就是穆爱华,一个来自美国的“中国女孩”。
爱华
这样一个老外为什么会对中国有着如此深厚的感情?一切还得从她参加过飞虎队的爷爷穆爱仁说起。
故事的开端是在1939年。
那个时候,穆爱仁还叫做唐麦克,19岁的他还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名在校大学生。
学习之余,唐麦克最喜欢翻阅那些讲述东方文明的书籍。大量的阅读使他对神秘的中国有一定认知且充满向往。
可图书馆里相关的资料太少了。唐麦克每每都要感叹:“如果能到中国去一趟那该多好!”
彼时,大半个世界都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无法自拔。唐麦克自己也明白心愿难以达成。
可一个近距离观摩的机会却凭空出现。
加利福尼亚大学
1939年,加利福尼亚大学在日本举办了一个学术交流活动。
这虽然和中国没什么关系,但毕竟离得太近了。唐麦克欢天喜地报了名。
活动结束后,唐麦克本应和其他同伴一起返回美国,可想想近在咫尺的中国,他的心思活络起来:已经来到自己向往的神秘国度的家门口,怎么可能不进去看一看?
最终,唐麦克没有和其他人一起按照原定计划返回美国。
可想进入中国境内却绝非易事。当时,正在中国境内作战的日本军队封锁了所有海域。唐麦克想要避开哨卡、成功登陆,只有偷渡这一个办法。于是,他出高价找了一条船把自己偷偷带进了中国境内。
正是这样一次看似凶险异常的临时起意,彻底改变了唐麦克的一生。
日军飞机轰炸
当时唐麦克登陆的地方在福建沙乌。后来,经过朋友的介绍,唐麦克来到顺昌洋口的英华中学当了一名教师。
唐麦克没有想到的是,他刚来不久,日军就开始派出轰炸机轰炸福建。
一时间,战斗机的轰鸣声充斥着整个天空。到处都是被炸毁的断壁残垣,满大街都是拖家带口、惊魂未定的老百姓……
为了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学校决定带领所有师生转移到山野避难。
那段日子过得很艰苦。没水没电、缺吃少穿不说,还必须时时刻刻提防来自天空的威胁。
但也正是这样一段经历让唐麦克认清了侵略者的丑恶嘴脸。可唐麦克除了眼睁睁看着之外什么也做不了。所以,当他启程回国的时候,心里其实颇有些遗憾的。
这些遗憾一直纠缠着他,直到1942年才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飞虎队
1941年,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应蒋中正的请求,派遣陈纳德将军组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这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飞虎队。
飞虎队建立伊始,就在全美范围内招收飞行员。听闻此事的唐麦克果断报了名。
既然放不下,既然想要做点儿什么,那就帮助中国赶走那些侵略者。
于是,当他再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时,他有了一个全新的身份——美国空军飞虎队中尉。与此同时,他也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穆爱仁。
因为穆爱仁精通日语,且又对福州地区相当熟悉,所以,他当时被派往厦门专门收集日军情报。
工作虽然异常艰苦,可穆爱仁的内心却无比充实。这一次,他终于能为这个处于水深火热的国家做点什么了。
在各方势力的共同努力下,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日本投降(油画)
战争的胜利虽然让穆爱仁欢欣鼓舞,可即将到来的分离却让这欣喜中多少掺杂了一丝惆怅。
三年的时间说长不长,却足以让穆爱仁爱上这个国家。他是真的不想就此离开。可远在美国的父母和未婚妻还在等着他胜利凯旋,他不能自私地置他们的感受于不顾。
权衡利弊之后,穆爱仁终究踏上回国的飞机。
回国之后,穆爱仁按照约定与未婚妻完婚,并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国际关系硕士学位。而他所选定的研究方向正是中国。
那个时候的他大约只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慰藉一下自己失落的心情。可惜,越是深入的研究反而越是加深了穆爱仁对中国的思念。
一家三口
深爱丈夫的妻子看出穆爱仁的心思。
“麦克,你还是放不下中国吗?”妻子的态度很诚恳。
“……”穆爱仁却不知道应该如何讲明白自己的心路历程。
“等你拿到硕士学位,我们就去中国吧?”
穆爱仁猛地抬起头来,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于是1947年9月,顺利拿到硕士学位的穆爱仁迫不及待地带着妻子儿子踏上自己的寻梦之旅。
穆爱仁在福州购置的房子
因为之前两次在中国的经历,他把自己一家人的落脚点选在福建。
穆爱仁在福建协和大学任教,并在福州的鼓岭购置了一处房产。
那时候,穆爱仁一家的生活是安适惬意的。课余时间,他会带着妻子儿子到福州各处游玩,给他们讲述自己当年在这里从事特务工作时的见闻。
更让穆爱仁高兴的是,妻子很快再次怀孕。
对于这个即将出生在中国的孩子,穆爱仁异常期待。他甚至给这个孩子取了一个中西合璧的名字——穆彼得。
穆爱仁没有料到,多年以后,正是这个孩子,帮他完成了他的中国梦。
穆彼得夫妇
1949年,由于工作关系,穆爱仁携家人回到美国。离开福州鼓岭的家的时候,穆爱仁特意拍摄了好多照片留作纪念。
他满心想着,自己和家人很快就可以重新回到福州的家里。他不知道的是这一次的回归跨越了将近四十年。
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中美关系恶化,穆爱仁根本拿不到前往中国的签证。
工作之余,他教牙牙学语的穆彼得说中文,把之前拍摄的胶片放给儿子看,还给他讲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在父亲的熏陶下,穆彼得也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惜,从各种渠道能获得的信息太有限,小小的穆彼得在心里也暗暗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去亲眼看一看这个神奇的国度。
台湾
或许是因为工作的需要,或许是为了排遣心里对中国的思念,穆爱仁带着家人又辗转来到台湾。
他们一家人在台湾一呆就是十二年,直到穆彼得要上高中的时候才再次回到美国。
正是这一段经历,使得穆彼得也像父亲一样无可救药地爱上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所以,他在进入哈佛大学的东亚学系之后,主修的是当时相当冷门的汉语和日语。
哈佛大学
在哈佛大学的校园里,穆彼得是个特别的存在。他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对很多中国的礼仪典故都了如指掌。所以同学们都形象地称之为“中国通”。
“中国通”也想像父亲一样踏上中国的土地,体会中国的风土人情。可是总是没有任何机会。
无奈之下,穆彼得只得把这份渴望埋藏在心底。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他结识了日后的伴侣——穆言灵。
彼时,她还不是穆言灵,她叫艾伦。
艾伦也毕业于哈佛大学。她因为选修汉语而与穆彼得相识。共同的爱好拉近了两个人的距离,相恋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接下来的日子,穆彼得按部就班地毕业、找工作、恋爱、结婚、生子……
艾伦变成穆言灵,成为他的妻子,他们有了两个活泼可爱的女儿。
穆彼得一家
1988年,美国圣经公会邀请穆彼得到南京爱德基金会工作。
他的心再也无法淡定:从他自己来说,他当然愿意到中国去一偿夙愿。
可两个孩子呢?9岁和7岁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他能够为了一己私利就随意安排她们的人生吗?
沉思许久,穆彼得找不到答案。
最终,他只得求助于父亲。
年近古稀的穆爱仁身体依然硬朗。听完儿子的苦恼之后,他只是云淡风轻地反问一句:“不试怎么知道?”
形影不离的姐妹
就这样一句话,穆彼得带着一家四口来到南京。
为了让两个女儿尽快适应中国的生活环境,他和妻子商量之后,并没有急于把两个孩子送进学校,而是由妻子督促孩子们在家里学好汉语口语。这样等到姐妹俩进入小学的时候就能很快和其他孩子打成一片。
那个时候,因为不确定能在中国呆多久,所以两个孩子的课程异常繁忙:早上她们要到普通学校去上课,下午则需呆在家里完成美国学校的函授课程。
金发碧眼、能够讲一口流利中文的老外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并不多见,所以这一对姐妹花走到哪里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刚进入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的时候,两个小姑娘就连上厕所都能引来全班女生的围观。
但孩子始终是孩子。没过多久,大家就接纳了这两个活泼善良的女孩子。她们带着姐妹俩跳皮筋、踢毽子、打沙包、丢手绢……
姐妹俩也很快就喜欢上了这样的生活。
一起演节目的姐妹俩
姐妹俩很快融入学校生活之后,作为母亲的穆言灵就开始思考如何让孩子们喜欢中国文化、并能自觉地融合到中国文化中去。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结果,那一年举办的金秋业务洽谈会,歪打正着地帮助穆言灵解决了这个难题。
这个国际会议需要两个英文主持人。会议主办方本来打算从南京市小红花艺术团里挑人,可当时的小红花艺术团里根本就没有外籍小演员。一来二去,主办方就找上了姐妹俩。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姐妹俩都在小红花艺术团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排练。等到演出结束,姐妹俩已经跟艺术团里的老师们非常熟悉了。
此刻,穆言灵就想让两个孩子进入小红花艺术团学习声乐。恰巧,小红花艺术团的老师们也正有此意。从此,姐妹俩就正式开启中国文化体验之旅。
爱中和爱华
一开始,他们学习戏曲,从豫剧《花木兰》到越湖《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从黄梅戏《拔猪草》到京剧《苏三起解》。姐妹俩都表演得像模像样。
十几岁的时候,她们又跟着江苏省歌舞团的两位老师学说相声。为了切合两人的相声内容,老师就给姐妹俩取了中文名字“爱江”、“爱苏”。后来为了表演的需要,“爱江”、“爱苏”又变成“爱华”、“爱东”。
1995年,央视邀请姐妹俩参演春节联欢晚会颁奖典礼才最终把两人的名字改定为“爱中”、“爱华”。两姐妹都很喜欢自己的新名字,所以一直沿用至今。
颁奖典礼上,爱中、爱华一首《今个儿咱老百姓真高兴》引爆全场,从此成为红遍大江南北的小明星。
1997年春节之后,爱华更是在《正大综艺》里新开辟的栏目“一笑茶园”里出演茶博士。
《正大综艺》新栏目“一笑茶园”
2002年,爱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通过央视测试,成为中国第一批双语主持人。
在美国求学的日子,爱华适应了好久。她始终觉得那是在别人家,只有回到中国才叫回家。
无独有偶,每年至少有一半时间呆在美国的姐姐爱中也有这样的感觉。已经获得心理学博士的她表示会尽早回家。
看着这么优秀的孙女,穆爱仁也是得意非常。
穆爱仁
年逾八旬的他在武夷学院做着一名志愿者。他在武夷学院带着四个大课,180名学生。他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在他的帮助下,该学院创办第一份外文报刊。
闲暇的时候,他会和学生们一起爬武夷山。
那么抖的石阶一路爬上去,学生们都不免上气不接下气。可他愣是拒绝所有人的帮助,凭着自己一己之力站在武夷山的顶峰。
2005年,穆爱仁因为心脏问题选择返回美国接受治疗。在学生们自发组织的告别会上,他绅士地向大家一一道别,并表示病情好转后就一定会回到大家身边。
面对此情此景,每一个学生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可惜,穆爱仁再也没能再回到自己魂牵梦萦的中国。他离开的时候,手里还拿着一张武夷学院寄来的圣诞贺卡。
穆爱仁去世后,按照他的遗愿,穆彼得把父亲的骨灰洒进闽江。
现在,穆彼得夫妇也已经取得了中国绿卡,获取8中国的永久居住权。
走进婚姻殿堂的爱华也有了自己的孩子。
想起已经离开的父亲,穆彼得许下心中的愿望:他希望直到2039年,穆家还能有人坚守在中国这片土地上。
穆彼得一家全家福
季羡林在《心安即是归处》里写道:“人生的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每段路有每段路的风景,每段路有每段路的担当……无论怎样,都要守住自己的心。人生无常,心安即是归处。”
相信这一家人对于中国文化的高度认同就如穆彼得视为传家宝的红布鞋一样,会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