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基本情况
咸阳理工职业专修学院创办于2008年,是经咸阳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办学以来,学院贯彻党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高度重视教学质量,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收取费用。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组织健全,设有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处、财务室、招生就业培训中心、治安保卫室等相关职能部门。领导成员实行“三坚持”制度,即坚持每两周集中学习一次,坚持轮流值班制度,坚持每周日晚例会汇报工作制度。确立了以“特色办学、质量立校、爱心育人”的办学宗旨;“学做人之道,修立业之本”的校训;“文明、勇敢、智慧、自立、自信、自强”的合格中职人培养标准。目前教职员工28人,在校学生330多人。先后被市、区教育局评为先进单位。
二、自查情况
(一)办学资质健全:咸阳理工职业专修学院是咸阳市教育局审批备案具有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助学资质的法人单位。学院办学证照齐全,现有“办学许可证”、“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等证件。收费严格按照物价部门审批的文件进行,各类证件均按要求及时进行年检,无漏检现象。学院名称和机构代码名称一致,不存在一校两牌一校多名的情况。同时,我们坚持严格按照学院执有的证件审批内容办学,做到规范管理,高质量办学。做到了办学规模和范围符合要求。
(二)办学条件:学院目前共有7个班,学生335人,平均班生数48人。现有教职工28人,专任教师20人。师生比1:11。专业课教师12人,专业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0%。双师型教师不低于30%。各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均在2人以上。学院场所目前采取的是租用形式,校园占地面积2535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50㎡、生均建筑面积20㎡。学院有教学楼、餐厅楼、学生公寓楼、办公楼、锅炉房等。校舍、场地、设施均无存在安全隐患,有建筑、消防合格证 。全院电脑总计152台,学生用机135台,办公电脑17台。有配套的办公用房;有多媒体教室,阶梯教室1 间;有电子电器实习室、微机室等配套实习实训室。图书室1间,共有图书10000册。校德育设施完善、规范,学生文化场所充足。
(三)专业设置:学院根据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标准,开设有计算机应用技术、汽车检测与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会计电算化等5个符合国家规定的专业。
(四)教育教学:学院拥有一支爱岗敬业,严谨务实、业务精湛的教学管理队伍,机构健全,分工合理。并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依,按章办事,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第一抓师德师风建设。我们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认真组织教师学习《职业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开展师德建设大讨论等,通过师德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教职工的职业道德修养。第二抓教育质量。我们在教师中实行了“三坚持”,一是坚持每周四集体学习一小时;二是坚持每学期所有人员参与听评课活动;三是坚持每学期记一本学习笔记。第三抓常规管理。一是实行签到签退请假销假制度,二是实行常规教学月检查反馈制度,三是实行学生评价教师制度。评价内容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关爱学生三大方面。同时为保证有良好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学院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学生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和量化考核办法,实行封闭式、准军事化管理,纪律严明,责任明确,校内秩序良好,无安全隐患发生,班主任实行跟班作业。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和素质教育,从学生入学第一学期就开设有《安全教育》、《职业道德》、《心理健康》、《哲学与人生》等课程,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五)学籍管理:学院制定有《咸阳理工职业专修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设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进行管理。学籍管理规范,每次开学前期,认真落实新生学籍的注册和老生转出、转入、异动等增加、减少工作,及时在系统进行完善,做到每个学生知道去向。我们的原则是: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一丝不苟。加强学籍审核管理,做到网上审核与实地核实相结合,查处管理漏洞,特别是对问题学籍、双重学籍、“在籍不在校”等现象进行彻底清查。截止2017秋学籍注册人数为335人(一年级179人、二年级136人,三年级20人。这些学生全部是在校全日制学生,目前除三年级在外顶岗实习外,其他学生全部在校。实行档案管理规范化,根据档案资料的完整性、连续性、准确性、真实性的原则,我们对档案进行了规范化的管理。
(六)招生就业:学院是具有招生资格的学历教育机构,每年对招生资料进行备案,不做虚假宣传,招生突出学院办学特色,制定切实有效的招生方案,为此,我们始终把宣传职业教育放在首要位置。每年三、四月份我们深入各乡镇中学,面对面的对同学们讲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讲上职中的好处。七月份、八月份又深入各区域下点招生,发放招生简章。让职业教育走进千家万户,让职业教育深入百姓心中。另外我们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街头咨询、短信群发等手段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全体员工积极投入每年的招生工作中,并由于良好的口碑,学生带学生逐年增加。招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招生规模逐年扩大。
长期以来,学院也一直把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放在前面,成立由专门部门人员负责。以就业为导向,大家都知道,目前发展职业教育有“两难”,一是进口难,二是出口难。中考时主动报考中职的少,中考后无奈上中职的多。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学院本着“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出得去”的原则,实施升学、就业双轮驱动。升学就是通过对口高考,圆部分同学的大学梦,让他们升入高等职业院校,继续深造,成长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近几年共有100多人升入专科院校。就业分为在当地就业和到外地创业两种情况。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学生在金融、移动、网通公司等就业。为了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我们同北京、广州、昆山等地人才就业中心取得联系,为广大农村孩子找到了一条改变人生命运的发展之路。
(七)学生实习:实习是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途径。学生实习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学院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具体的管理办法、实习学生安全管理规定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管理规定。学院和实习单位建立了实习指导教师制度,选派思想品德好、经验丰富的教学或技术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全程指导和管理学生实习。实习前,学校、学生签订正规实习协议,明确各自责任、权利和义务。实习协议有学院、学生本人及家长签字。学院、学生本人各执一份。学院和实习单位结合实习的专业(岗位)特点和内容共同做好实习期间的教育教学工作,加强安全生产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
(八)安全管理:学院安全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学院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为了认真贯彻教育局各项安全要求,将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工作列为学院的头等大事,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成立了以院长马国斌同志为组长;王玉奇同志为副组长;张永莉、吕军强、魏静、王亚飞同志为组员的安全领导小组,并按照要求,配备了专职安全保卫人员。学院领导、班主任、教师都具有很强的安全意识。还根据学院安全工作的具体形势,把涉及师生安全的各块内容进行认真分解落实到人,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对应的专(兼)管人员、防止了工作上的相互推诿。从而形成各负责同志具体分工负责组织实施,全校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共抓安全的良好局面。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坚持以防为主,积极开展各类安全知识培训、教育活动,落实各项防卫措施。全院师生的法制观念、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消防意识等其他安全意识显著增强。签订安全责任书,办理校方安全责任险,不断完善学院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对涉及学院安全保卫的各项工作,都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学院建立以马国斌院长为组长的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制定了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校园建设设施符合办学安全标准和要求,内部设施无危害学生安全隐患。学院重点部位安装了防盗门,安全道路畅通无阻,教学楼配备了足够的应急照明设施。校园周边无影响师生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环境污染。利用班会、活动课、听讲座等途径,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通过多种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存在问题
学院面临的问题,就目前的情况看,一方面学院在招生难、毕业生就业难的两难中苦苦挣扎;是制约当前学院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现结合学院发展中存在问题和原因作简要报告:
(一)职业学校社会认可度不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传统的就业方式已被打破,职业教育发展也受到一定冲击,导致学院招生连年出现滑坡,虽然招生时分数一再降低,没有任何收费项目,但生源仍然不足。
(二)学生厌学数量居多。职业学校学生大多源于中考失利者,大多在初中学习、纪律双差被称为“落脚生”。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肯定、老师的鼓励,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同程度存在问题,更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少学生是被家长抱着混文凭的想法走进职校。厌学情绪不仅制约学生的发展,也困扰着职业学校教师,不少教师由此产生职业倦怠感。
(三)专业不专,特色不特。随着社会发展,一些传统优势专业的地位受到挑战,一些新兴、弱势专业还没有形成特色和一定的影响力。如“计算机网络”、“机电技术”等一些优势专业,由于受实训基地限制,远远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联合办学又是需要条件的,实质上是帮助别的学校招生办班,这些都影响到学院的特色发展与整体竞争力。
(四)没有独立的硬件设施较好的校区也是影响学院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发展思路
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办学条件不断完善,专业设置更趋合理和贴近市场,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完善联合办学机制,努力提高办学层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我们也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稳步推进联合办学,努力扩大办学规模,早日跨入国家重点校的行列。
扫一扫分享本页
浏览教育厅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