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出生率2022(新生儿逐年减少)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出生人口继2020年的1200万降至2021年的1062万后,预计2022年出生人口将继续下降。这意味着,与2020年3—5岁幼儿5164万人(2015年出生1655万人、2016年出生1786万...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出生人口继2020年的1200万降至2021年的1062万后,预计2022年出生人口将继续下降。这意味着,与2020年3—5岁幼儿5164万人(2015年出生1655万人、2016年出生1786万人、2017年出生1723万人之和)相比,2025年3—5岁幼儿数将大幅减少。

“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出生率将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受此影响,学前教育总体规模将缩减,这必将推动我国学前教育从扩大规模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以提高质量、优化布局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

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学龄前儿童数量的减少,学前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匮乏问题将得到缓解。而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2035年入园率在95%以上的目标将加快实现。

与此同时,应该看到,尽管学龄前儿童数量减少,但老百姓对公办园的需求不减。“十四五”期间,努力办好公办园仍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指出,要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补齐普惠资源短板。到2025年,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学龄前儿童数量减少,将促进学前教育从扩大规模向提高质量转变。“十三五”期间,在生源数量持续增长与投资不断扩大的双重刺激下,学前教育发展突飞猛进,幼儿园数量不断增加,整体规模持续扩大。但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各类学前教育机构师资水平差距大,提升质量已成为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与变革的迫切需求。低出生率下,学前教育将面临生源短缺与资源不足并存的问题,这将推动学前教育实现由“量”向“质”的跨越。

为办好新时代学前教育,更好地实现幼有所育,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建议“十四五”期间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根据学龄前儿童数量变化趋势,合理布局配置幼儿园。要充分考虑我国学龄前儿童数量变化和城镇化发展趋势,合理布局、避免盲目建设和撤并幼儿园。“十四五”时期,学前教育需求将进入负增长阶段。因此,尽管还需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但也必须对当前及未来学前教育发展趋势做出前瞻性预判,依据学龄前儿童数量,灵活调整学前教育资源,合理储备幼儿园师资力量。城乡学前教育应采取不同的策略以应对人口变动冲击。

其次,着眼需求变化,合理配置师资。应科学慎重制定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扩招等政策。2021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工作的通知》提出,在学前教育等领域,适度扩大中高职贯通招生规模扩招政策,此举有助于缓解幼师不足矛盾,但也需要科学规划与安排。一方面,未来5年内幼教师资需求将持续下降,另一方面,学生培养需要一定的周期,具有几年的滞后性。因此,要找准供需矛盾缺口及变化趋势,制定真正符合实际需求的师资扩充预案。建议以按30人一班,每班“两教一保”水平为参照进行师资测算与配备,作为制定相关师资政策的依据。

再其次,扩大农村普惠性教育资源供给,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公办园布局重点向农村、偏远地区和“三区三州”地区倾斜,每个乡镇至少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学前教育服务网络,补齐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短板。制定农村公办园布局专项规划,处理好学前教育质量提升与方便就近入园的关系,努力满足农村适龄幼儿就近享受优质普惠学前教育的需求。

最后,学前教育向低龄延伸,拓宽服务对象。受社会整体需求的影响,学前教育向低龄延伸已是必然。政府部门要引导普惠园的服务向低龄延伸,以扩大服务空间、增加社会托位,承担起社会托育服务职责。

综上所述,在学龄前儿童数量逐年下降的背景下,学前教育必须在补齐短板的同时为实现突破性发展创造可能。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不能只着眼于硬件设施、财政投入、人才培养等资源供给,更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聚焦社会教育需求,围绕普惠、公平、效率等重点问题,为社会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托育等延伸服务,从而提供有品质、有保障的学前教育服务。

(作者:玉丽,单位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 中国教育报

  • 发表于 2022-10-08 00:08:25
  • 阅读 ( 11467 )
  • 分类:科技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阿桶
阿桶

400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