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七时许,上班族小琳刚刚骑电动车回到城中村的出租屋楼下。狭窄的巷子里,昏白的灯光沿缝隙落下,与记者对话时,小琳正准备俯身将电动车的电池拆下来,带入室内充电。“大概三四天就要充一次电,都是带回家充的。自己注意点,一般不会发生事故。”
而一名住在番禺老旧小区的居民林先生,在今年小区禁止电池入室充电后,选择“飞线充电”的方式解决充电问题。电线和插座都裸露在户外,林先生觉得“问题不大,下雨天把插座放好就可以了。”
同样住在城中村的上班族成泽对此却颇为惆怅。“偶尔就会听到电动车充电起火的新闻,其实也会担心,但是没有办法,附近没有户外充电桩,绕远路充电又觉得麻烦,只好带回家充。”成泽表示,希望广州电动车的充电设施能完善起来,“这样市民的居住安全也能多一分保障。”
长期以来,电动自行车作为广大市民的主要出行工具之一,为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其随意停放、入室充电等问题也随之而来,成为威胁市民居住安全的一大难题。停车场所缺乏、充电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也困扰着广大市民。
回家充电,还是绕远路找充电桩?
在每个工作日的上午9点之后,广州大石地铁站旁边一片空地,都会密密麻麻地停满了电动车,一辆挨着一辆,只容下不到50厘米的过道,车辆通过都略显勉强。这些电动车大多来自附近居住的上班族,通常从早上停放到日落之后,才会陆续散去。
大石地铁站旁停满了电动车。奥一新闻摄
位于大石地铁站附近的大山村是一个城中村,因租金相对便宜,这里成了不少广州打工人租房的首选。据了解,大山村有三千多户原住村民,十万多外来人口。为出行方便,不少居民都为自己配备了一辆电动车。而地铁站旁边则成了白天车辆停放的场所。
游走在街道上的电动车。奥一新闻摄
黄昏的时候,街灯亮起,城中村在路边商铺的张罗下变得热闹起来。伴随着大多上班族下班归家,停在地铁站附近的电动车仿佛被注入活力,成百上千地游走在这座小村中。回到“亲吻楼”的小巷子里,车辆没有地方停,就随便停在楼下或路边。逼仄的小巷子因交错停放的电动车而更显拥挤,时不时还有三两居民提着从车上拆卸下来的电池,习以为常地带入家中。
大山村内随意停在巷子里的电动车。奥一新闻摄
“没有什么特别的,我们都是带回家充电的。”谈及这一问题,在大山村居住的上班族小琳有些不以为然,她告诉记者,自己的电车已经买了一年多,专门挑的可拆卸电池,就是为了方便充电。一年多来,她都是这样在室内为电动车充电。小琳并不十分担心电池会发生着火或爆炸事故,“只要购买的电池是符合标准的,发生事故的概率应该很小吧。我们大家都是这样充电的。”小琳表示。
同样是在大山村居住的上班族成泽与小琳的情况较为相似,他对此却颇为担心。成泽告诉记者,自己平时也是骑电动车上下班,偶尔就会听说广州电动车充电起火的新闻,总觉得将电池带入室内不安全,所以平时工作日偶尔会去距离家里较远的一个充电桩充电,但他觉得,“这样比较麻烦,因为太远了,而且在马路对面,要绕过一个大圈去到那里,有时就会耽误上班的时间。休息日的话,就更加不想去了,因为停在那里充电,就只能步行回家。”成泽的内心有些矛盾,“其实为了方便,还是会经常带回出租屋充,房东也不怎么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位于广州天河区的石牌村情况也同样不容乐观。狭窄的通道两旁电动车沿路停放,交错的电缆线十分杂乱。在一条巷子的转角处,墙上有红色喷漆标明“请不在此停放电动车”,不过仍有居民在此私下接入充电器充电。一位住在石牌村的居民对记者表示:“电动车停放、充电特别不规范,深入到巷子里更严重。”
石牌村内一电动车停在路边充电。受访者供图
记者走访发现,广州天河区天河村、黄埔区裕丰围村、越秀区寺右村等城中村均存在电动车停放和充电安全隐患问题。有居民带电池入室充电,有居民直接将电单车停放在室内,还有居民私拉电线充电。一位大山村的住户李小姐对此有些不满,“既然提出了不能入室充电的要求,那么户外的充电设施就要跟上。如果硬性条件还没有成熟,又对居民提出这样的要求,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不让入室充电,“飞线充电”出来了
同样存在充电困扰的,还有老旧小区里的居民。
以番禺区一建立于2000年之前的老旧小区为例,小区内约有1000多户人家,不少居民都配备了电动车。这些电动车有些停放在小区内的黄线停车位,有些则停放在一楼的小花园内。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是,该小区目前并没有安装任何一个户外充电桩。
一位住在小区内的居民陈小姐告诉记者,自己买的电动车用了2年多,由于缺少充电桩,她每次都是选择在附近的户外充电桩充电,从不将电池带回家。但由于充电位只有80个,难以满足附近居民的充电需求,“如果遇到没有充电位的情况,就只能在那里等别人充完电或者步行回家。”陈小姐也不怕麻烦,她觉得,“这是一个很严肃的安全问题,绝对不能忽视的。”
不过,小区内仍然存在不少不规范充电的现象。
长达十几米的电线从约五六楼高的窗口延伸出来,一直往下垂挂到一楼,电线另一头连接的是用于为电动车充电的插座。不管是烈日炎炎或者骤风暴雨,这样的“飞线插座”都裸露在外,承受风吹雨打、日晒雨淋。对于小区内的居民来说,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番禺区老旧小区内的“飞线充电”现象。奥一新闻摄
番禺区老旧小区内,下雨天两台电车正在“飞线充电”。奥一新闻摄
已经使用了一年多电动车的林先生告诉记者,以前很多小区居民都是在家充电,今年小区开始禁止居民带电池入室充电,被抓到一次罚款200-500元。也是因此,林先生现今选择在“飞线”在楼下充电,并且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这是在户外充电,没什么特别危险的,平时下雨的话,把插座放好就行了。”
而在这座城市的另一边,住在天河区某一老旧小区的张女士却颇为忧愁。建立于2000年之前的老旧小区充电设施并不完善,因历史遗留问题小区内甚至难以空出小的场地来停放车辆,更不必说建设充电桩。张女士每天都骑电动车接送孩子、买菜、日常出行,大约2天带回家充一次电,平时则停放在楼下的楼梯间。与她一起停放的还有20多辆电动车,错落分布在门口、过道等地方。
天河区某老旧小区内,电动车随意停放在楼梯间、过道。奥一新闻摄
张女士告诉记者,除了她所住的小区,附近的老旧小区都没有建设充电桩,但居民确实有大量的充电需求,且小区在建设充电桩上确实遇到了困难。基于此,张女士提出建议,“是否可以由政府协调,建设一个户外充电桩,由附近几个老旧小区共同使用。否则,如果不让带回家充电,让我们自己到处去找充电桩充电也不现实。”
即使是已经建设了充电桩的小区,也存在充电规范问题。位于番禺区的一个小区建成于2000年之后,约有700多户住户。小区内有一个供电单车停放和充电的地下停车场,内有4个充电设备,共40个充电位。小区内一位居民陈小姐告诉记者:“这里的充电位肯定是不够用的,晚上上班族下班之后,基本找不到空的充电位,很多人就只能带回家充电。”
记者获悉,该小区正在规划建设另一个户外充电站,陈小姐希望这能缓解小区居民的充电需求。
社区出现新变化,充电桩建设提速
充电桩建设也在悄悄提速,不少社区已经有了新变化。
位于天河区的小区誉城苑,在猎德街道的支持下,合理规划了停车区域和充电桩建设。誉城苑物业服务中心在北区15号楼下和南区架空层安装了约50个智能充电桩,随后又将北区的一处休闲广场改造成停车棚,可停放数十辆车,并安装了25个智能充电桩设备。今年3月,再将北区中心花园围墙边的台阶作平整硬化处理,建立起停车棚并安装25个智能充电桩。
广州南沙区南沙珠江湾的户外电单车充电集中站。奥一新闻摄
位于南沙区的南沙珠江湾也合理规划了电动车的停放区域,小区内的充电设施相对规范。记者了解到,除了在每栋楼的楼下架空层配备有电动车充电专区之外,在公寓楼旁边的空旷处也配备了集中充电桩,约有30个充电位。住在小区内的居民明先生表示,“有时住宅楼下的架空层充电位满了,就会去公寓旁的充电桩充电,相对方便。而且因为独立设置,即使出现火灾事故,也不会对小区造成直接影响。”
声势浩大的整治行动拉开序幕
更大的变局来了,7月1日,新修订《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实施,
实施办法明确禁止电动车入室充电,明确禁止电动车进入电梯,而且规定对于违反而不改正者,单位将被处1000-5000元罚款,个人被处500-1000元罚款。
而官方马上行动起来,广州市出台《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会上披露
当前广州市已建成的集中充电场所不足1万处,全市集中充电场所缺口多达3万处;而在全市物业小区中,覆盖率达65%,尚有35%的物业小区未安装充电设施。广州提出,到今年年底物业小区充电设施建设基本覆盖。
而上半年电动车引发的火灾再次给市民敲响警钟,全市共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232起,死亡2人。7月15日,海珠区一租户因电动自行车电池室内充电引发火灾,已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目前,消防救援支队已对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等违法行为行政执法70多宗。
一场声势浩大的整治行动拉开序幕。听到这个消息,成泽有些惊喜,令他苦恼已久的充电难题终于迎来转机。不过小琳却有些担心,“害怕入室充电被罚,找充电桩又觉得麻烦。”
“麻烦只是短期的,很快都能得到解决”,成泽表示,期待电动车的停放不规范、充电不规范的问题得到改善,也期待使用电动车的生活变得更安全、便利起来。
(注:文中小琳、成泽、林先生、李小姐、张女士、陈小姐、明先生均为受访者化名。)
监制:刘丽君
策划:谢江涛 左志红 高春明
统筹:管玉慧 卢若情
采写:冯潇慧
海报设计:郑柏琪
实习生:胡铭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