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之悠久、风格之独特、规模之宏大、结构之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土楼是中国传统的大型集居式住宅,主要分布福建、江西、广东三省交界地带,土楼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它是以生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掺上细沙、石灰、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过反复揉、舂、压建造而成,被称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代早、中期的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
土楼大多为方形或圆形,主要分布在永定,全县有圆楼360座,方楼4000余座。最为震憾人心、最富于客家传统色彩的还要数奇特的圆形土楼了。
圆形土楼是客家民居的典范,它像地下冒出来的“蘑菇”,又如同自天而降的“飞碟”,堪称天下第一楼。这种圆楼都由二三圈组成,由内到外,环环相套。外圈高10余米,四层,有一二百个房间,一层为厨房和餐厅,二层做仓库,三四层是卧室;二圈两层,有三五十个房间,一般是客房;中心一间是祖堂,是居住在楼内的几百人婚、丧、喜、庆的场所。楼内还设有浴室、水井、磨房等生活设施。
土楼采用当地生土夯筑,不需钢筋水泥,墙的基础宽达三米,底层墙厚1.5米,向上依次缩小,顶层墙厚也不小于0.9米。沿圆形外墙用木板分隔成众多的房间,其内侧为走廊。土楼除具有防卫御敌的作用外,还具有防震、防火、防盗以及通风采光好等特点。由于土墙厚度大,隔热保温良好,冬暖夏凉。
土楼结构的优越性以土楼、围龙屋、殿堂式围屋为代表的客家传统民居,虽风格有异,却有它们共同的突出特点,这就是它们的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
圆寨土楼还利用其厚达一米的土墙体,在圆寨内部形成一个小气候带,既能保证冬暖夏凉,又能保持寨内的湿度。土楼内的居民都以一层为厨房和客厅;二层则是放置谷物和各种农具的禾仓;三层以上才是卧室,卧室有一个个小孔般的窗户,所有的房间均由一条畅通无阻的环形走廊紧密相连。
当然圆寨最重要的作用还数抵御外敌,在历史的长河里,这里曾属于赣闽粤三不管的地带,客家人经常遭到土匪、倭寇的袭击,且不同姓氏间的家族武装冲突也经常发生,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客家人要建造一座易守难攻的堡垒,聚族而居,以保性命,客家土楼也因此诞生。
承启楼是土楼之王,据传从明崇祯年间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间竣工,历世3代,阅时半个世纪,其规模巨大,造型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这是对该楼的生动写照。
方楼在土楼中最为普及,方楼的建筑特征是先夯筑一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的高大围墙,再沿此墙扩展该楼其他建筑物。遗经楼是目前所知方形土楼中最为庞大者,共有房间二百六十七间,51个大小厅堂,占地五公顷,建筑面积四千余平方米。
整个建筑布局规整,条理井然 ,费时七十多年,经三代人努力方建成。当地人形容其大说:一个人从太阳升起即开始开窗,开到中午下楼吃饭,然后上楼关窗,直到太阳下山才关完最后一扇窗。
客家土楼主要有3种典型,就是五凤楼、方楼和圆寨。从整体上看,以三堂屋为中心的五凤楼含有明确的主次尊卑意识,它是汉族文化发源地—黄河中游流域的古老院落式布局的延续和发展。
五凤楼又名大夫第、府第式、宫殿式或笔架楼。其名虽同,但有些许差距。以两厢房,一门楼等细部构造组成的该土楼类型,其特色是从外观看去通常为三凹两突,彷佛中国古时笔架。五凤楼主要分布于闽西各县与漳州。
客家土楼并不仅仅是一种民居,它与闽西南客家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历史上客家人建造土楼,聚族而居,除了客观上出于抵御外敌和倭寇的需要外,也源于对传统汉文化的归属。客家围屋建筑的向心性、对称性以及族人按血缘性聚居等特征,正是儒家文化和宗族精神的一个缩影。土楼以有形的石块,围出了客家人团结向上的人文气息,围出了客家人独特丰富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