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是相对于“主”而言的一种称呼,即外来人的意思,古人云“独在异乡为异客”,而在汉族中有一个民系,作客他方并以此为家,“客而家焉”,形成了客家民系。
客家是在历史动荡的大迁徙中产生的,历史上,为了躲避战乱和饥荒,客家人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迁徙,都是朝南,于是形成了粤、闽、赣以及桂、湘、川、台等客家聚群。客家先民虽辗转多处,但客家民系的历史文化和族群意识却依旧鲜明,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维系因素是他们共同的语言——客家方言。另外一个鲜明的特征便是客家特有的建筑——客家民居。
2016年一部国产动漫《大鱼海棠》为我们呈现了承载三百年历史底蕴、充满神秘色彩的福建土楼,你可能以为“土楼”就是客家建筑的唯一代表,其实在历史大迁徙的流连辗转中,客家人还创造了客家围屋和客家排屋两大凝结客家精神文化的建筑,与客家土楼一起成为了客家民居的经典三样式。下面地道小编带大家来品一品这三种客家建筑的魅力和文韵,看看他们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
(1)三大经典建筑都以家族为单位,最早的客家人就是从魏晋时期由中原向南迁播,他们基本上都是以一个家族为整体,到了新的落脚地,自然就聚族而居,一直到现在都持续这种特征。
(2)布局严谨功能齐全,布局按传统礼制。
(3)突出防御功能,客家人不仅面临穷山恶水的自然环境(风雨、猛兽),而且要面对当地兵、匪的欺辱,为了站稳脚跟,他们聚族而居,建造带防御性的居所。
(4)讲究风水朝向,客家民居都突显天人合一的儒道理念,也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观念。
(5)独特的艺术性,客家土楼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整体造型上,土楼、围屋、排屋都以其独特的造型和构造,成为了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古建筑。
此外它们的艺术型性还体现在建筑装饰上,门楣、窗棂、屋檐、廊柱等位置,有形形色色的绘画、雕塑、木刻、诗词楹联等文学艺术作品,它们玲珑剔透,生动细腻,历经如烟岁月,仍传递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昭示着客家人的人文素质。
不同点
客家土楼、围屋、排楼的不同点,也主要体现在他们的造型上,下面来讲一讲这三大客家经典民居各自的特点。
一、客家土楼
土楼的历史源远流长,它产生于11—13世纪(宋元时期),经过14—16世纪(明代的早、中期)的发展,至17—20世纪上半叶(明末、清代、民国时期)达到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
客家土楼独具特色,形状和结构多种多样,有殿堂式楼、五凤楼、长方形楼、正方形楼、三合式楼、五角楼、六角楼、八角楼、纱帽楼、走马楼、日字形楼、曲尺形楼、吊脚楼、半月形楼、圆形楼、前圆后方楼、前方后圆楼、椭圆形楼等几十种建筑形式。
客家土楼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品类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是福建土楼,其中以福建龙岩永定、漳州南靖的土楼最为有名,《大鱼海棠》的背景建筑便是以永定、南靖、饶平的客家土楼为原型。借助《大鱼海棠》里的场景,一起来欣赏一下福建土楼。
1、承启楼
“福建土楼王”,是电影中的“神之围楼”,女主椿的家族生活的地方,它规模巨大,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到处都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2、和贵楼
又称山脚楼,是最高的土楼,是电影中爷爷的家,这座土楼建在沼泽地上,用200多根松木打桩、铺垫,历经200多年仍坚固稳定,保存完好。
3、环极楼
它坐北壬子向丙午之位,所以取名“环极楼”,三百多年来曾历经多次地震,在圆楼的向心力和架构的牵引作用,裂缝竟奇迹般地慢慢合拢,仅留下一条细痕,整个楼体安然无恙、巍然屹立。
4、绳武楼
被誉为“世界遗产福建土楼中最精致的楼”,它以精美的木雕出名其精致的雕刻艺术令人叹为观止,共有600多处。
5、如升楼
是迄今所计最小的圆土楼,坐东朝西,寓意如日东升。
6、衍香楼
书香门第之意,“繁衍子孙昌盛发达,书香门第世代流传”。
7、裕昌楼
建于1368年,现存最古老的土楼,最大的特点是柱子东倒西歪,最大的倾斜度为15°,看起来摇摇欲坠,但经受七百年侵蚀和无数次地震的考验,至今依然如故,有惊无险,成为古民居建筑的活标本。
8、田螺坑土楼群“四菜一汤”
由于这几座土楼的形状组合奇特,被当地人戏称为“四菜一汤”。
二、客家围屋
客家围屋主要分布于粤东、粤北、赣南,东江流域和环处珠江口的深圳、香港等地,其内涵丰富,形式多姿多彩,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粤港地区的客家围屋,大体可以分为15种类型,其中尤以围龙式围屋、城堡式客家围、碉楼、四角楼最具地方特色。
1、围龙式围屋
2、城堡式客家围屋
3、碉楼
4、四角楼
三、客家排屋
横屏观看会更美噢~
『地道国际·农旅』地道国际农旅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而设立,以深耕农旅、振兴乡村为使 命,以创新农业与农村发展模式为抓手,是中国农旅产业创新发展的领导品牌。致力构建田园综合体、农业产业特色小镇、共享农庄、康养综合体及乡村振兴产业。为企业家和参与者共建、共享、共赢行业生态平台。欢迎更多的朋友能一起参与共同推动行业生态的发展和完善,一起助力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