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定客家土楼的平面结构特征(客家土楼由方形向圆形的演变)

客家土楼之演变 —客家土楼由方形向圆形的演变 ▲▲▲ 所谓“客家土楼”,据黄汉民先生概括出来的定义是:客家人聚族而居,并用夯土墙承重的大型群体楼房住宅。据考证,我国殷商时代就有夯土建...

客家土楼之演变

—客家土楼由方形向圆形的演变

▲▲▲

客家土楼由方形向圆形的演变

所谓“客家土楼”,据黄汉民先生概括出来的定义是:客家人聚族而居,并用夯土墙承重的大型群体楼房住宅。据考证,我国殷商时代就有夯土建屋。陕西半坡遗址考古成果表明,生土版筑技术早在6000年前就被广泛应用于民居建筑。唐长安的皇城、城墙均为夯土墙,城内的里枋也是用土墙分隔。可见客家土楼是客家人继承和发扬黄河流域生土版筑技术的产物,只是永定客家先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中国传统夯土技术推向了极致的顶峰。

客家土楼由方形向圆形的演变

(初溪土楼 陈军摄影)

永定是纯客家县份,县内居民大都是客家人的后代。土楼又是永定客家人的杰作,因此土楼顺理成章地被冠于“客家”两字,初始唤作“客家土堡”或“客家圆寨”,而后逐渐被“客家土楼”所取代,客家与土楼由此就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有了其特定的含义和特定的指向。

根据大量的调查和史料记载,永定客家土楼大致经历了萌芽阶段、初级阶段、成熟阶段和鼎盛阶段等四个阶段。最早的客家土楼萌芽于唐朝晚期南宋初期,初级阶段和成熟阶段则以永定置县(明成化十五年)为分水岭,明代中叶以前为初级阶段,明末清初以后为成熟阶段,公元17世纪50年代以后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鼎盛阶段。

客家土楼由方形向圆形的演变

(南溪梯田 陈军摄影)

从土楼的构造上说,永定客家土楼是先有方形土楼后有圆形土楼。

早期的客家土楼都是方形的,而且比较巨大,因此更像是土堡。作者在欧洲考察时发现,十一十二世纪建造的古城堡大都是带角的矩形。结果造成不利于防守的致命弱点。因为攻城者在接近城堡时,很容易遭到守城者的射击或被城上投掷的石块所伤,但城堡角上是守军的视线和弓箭难以企及的地方,于是攻城者很容易从角边贴近城堡,用工具开挖墙基,或打开一个可以作为进口的洞穴,或干脆把城堡挖到倒塌。针对这一弊病,后来的建城者将城堡建成圆形,或在城堡的四周增加向外挑出的角楼,在角楼里的守军士卒能有很好的视点和弓射点,在任何位置接近城堡的敌人都能及时被发现,并遭到阻击。作为既要防御猛兽伤害、更要抵御暴力袭击的客家土楼,必然也像欧洲城堡一样——由方形向圆形演变。

客家土楼由方形向圆形的演变

(洪坑土楼群 陈军摄影)

从土堡演变而来的客家土圆楼的出现,除了增强防御功能的客观需要外,还必须具备几个条件:强大的家庭凝聚力、相对安宁的生活环境、较扎实的物质基础。

明代成化十五年永定正式置县,地方政治中心从遥远的汀州前移至永定凤城,永定不再是当政者“既然管不到就不管”而听之任之、放任自由的“管理盲区”;中原地区传承下来的崇文重教之风得到发扬光大,文化复苏,人文鹊起。经济上,由于明人引进的烟草在永定找到了十分适应生长的土壤、气候环境,故而被广为植种,且质优产丰,一业兴百业旺,直接带动了烟草加工业的迅猛发展。到了清乾隆年间,永定“条丝烟”获得乾隆御赐“烟魁”称号;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还设有“条丝烟专卖行”,永定“条丝烟”远销国内外给客家人带来巨大财富。正是由于这样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背景,客家土楼的防卫功能渐渐退居次要,追求豪华、舒适成为时尚主流,一些家境殷实的富户,追慕远祖中原士族的高贵气派,遂大兴高楼大厦,彰显其品位和尊荣。(待续)

综合编辑:文化龙岩 来源:永定新闻网

  • 发表于 2022-11-01 16:04:07
  • 阅读 ( 215 )
  • 分类:科技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浏览:98
浏览:98

572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