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养殖户塘口开机增氧。 丁蔚文/摄
据新华日报·交汇点9月5日报道:河蟹养殖是我省淡水渔业中最具特色与影响力的主导支柱产业,目前,全省养殖总面积约为400万亩,年产值超300亿元。今年7、8月份,长江流域遭遇60年未遇的极端高温和连续干旱,给我省河蟹养殖带来严峻挑战:蟹塘水质降低,螃蟹死亡率升高,生长缓慢,少数蟹塘甚至干塘弃养。
应对持续高温带来的不利影响,蟹农眼下如何抗灾自救?今年秋冬螃蟹的市场预期如何?面对可能出现的高温常态化趋势,往后的螃蟹该如何养?带着这些问题,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8月底、9月初和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相关专家一起,前往南京高淳、苏州昆山等地河蟹产区进行了采访调研。
1问:
螃蟹死亡率增加、生长缓慢,蟹农当下如何救急?
省稳产保供调研组渔业生产水产品调研报告显示,我省各地高温干旱受灾情况不容乐观,总体情况苏北好于苏南,苏州市、常州市受灾情况较为严重,部分河蟹池塘每日死蟹达到2—10只/亩。应对灾情,在省农业农村厅向苏南、苏北等地分别派出专家组实地指导的同时,全省各级2500多名水产技术人员也深入一线帮助蟹农精准施策。
南京市高淳区今年有河蟹养殖面积21.58万亩,放养蟹苗2.28亿只。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叶平介绍,螃蟹要经过5次蜕壳,一般7月中旬蜕完第4壳,每蜕壳一次个头增长一倍。今年的持续高温造成塘口螃蟹延迟一个月蜕壳,不少螃蟹没蜕完,个头偏小,死亡率高了。同时,因为干旱后水草缺氧腐烂,产生硫化氢、氨氮等,也导致螃蟹慢性中毒死亡,在气温下降后,仍然有部分螃蟹会死亡。
高淳南山金甸南京蟹业公司的李建伟,今年养了500亩螃蟹。他告诉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天气热,螃蟹进食很少,“很多蟹四壳蜕不出来。现在没蜕壳的只有不到1.5两重,蜕过壳的大约在2.3两到2.4两。往年这个时间应该长到2.8两到3两,大的能到4两。”站在塘口,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却看不到塘里的螃蟹,这又是为何?李建伟说,长时间高温,螃蟹钻到泥里了,原本水草下面很阴凉,今年连泥里也热。
李建伟有4个塘口种植了伊乐藻,水草腐烂后,部分区域补种了水花生、水葫芦,塘口降温明显。“水花生像被子一样盖在水面,要增加增氧机,增强通透性。”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研究员葛家春给他建议。标准化养殖池塘水位都在0.8米至1米左右,葛家春还指导李建伟增加水位降低水温,要想办法加水到1.2米至1.5米。高淳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邢文翔建议蟹农,补种复合型水草及黄花水龙、水葫芦等漂浮植物,建立条状遮荫带,高温期水草覆盖率要控制在50%—70%,及时捞出腐烂水草,加水降温,开机增氧,合理投饵。江苏省现代农业河蟹产业首席专家潘建林还建议,补放小扣蟹,明年抢季。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了解到,在我省多个大闸蟹养殖区,当地的水产养殖技术人员指导养殖户通过“蟹草共生”的模式帮助螃蟹“战高温”。常州市组成7个指导组,进村入户指导养殖户渡难关。镇江市组织市、县渔业技术人员组成“亚夫科技团”队伍,挂钩水产养殖企业,现场“把脉”,指导养殖户防灾减灾减损,将高温对螃蟹养殖的影响降到最低。
2问:
上市迟产量低,今年秋冬蟹价会否“横着走”?
受高温干旱影响,今年我省螃蟹市场预期如何?
上市时间推迟。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了解到,今年我省的主要大闸蟹产区均不同程度受到了高温影响,阳澄湖大闸蟹也出现了推迟蜕壳现象。中秋是往年大闸蟹消费的第一个小高峰。螃蟹上市推迟,加上今年中秋日提前到了9月10日,比往常提早了10天左右,中秋基本没有成熟大闸蟹上市,能够上餐桌的也就是二两五左右的“六月黄”了。“高淳螃蟹正常中秋节就要上市,今年推迟上市将影响蟹农增收。”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张建军担心。
“中秋节我们基地没有成熟蟹上市,基本上白板。没成熟的蟹,壳空肉少,味道有些发苦。大单根本不敢接。”李建伟告诉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南京良庄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明龙向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介绍:“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淳固城湖螃蟹大规模上市要等到9月底10月初。”上市比较早的泗洪大闸蟹目前饱满度不够,达不到开捕要求,蟹农们普遍估计要到9月底才开捕,同样赶不上中秋档期。阳澄湖大闸蟹成熟时间较兴化、洪泽湖等产区晚,“赶不上中秋节是肯定的。”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姚水生表示,中秋节前“小批量上市”也基本无望,今年阳澄湖大闸蟹预计在10月15日集中上市。
今年大闸蟹上市后价格会怎样?会不会“横着走”?食客在关心。
今年螃蟹普遍比正常年份个头小、产量低,蟹农收成预计减少两成。受高温影响,阳澄湖、洪泽湖以及兴化、高淳等产区死蟹较往年多,预计螃蟹产量损失20%左右。李建伟说,原本预计他们基地螃蟹产量每亩在300斤左右,总产约13万斤,现在看每亩顶多250斤,产量较去年减少15%-20%。
好蟹价格看涨。兴化东涛扣蟹养殖专业合作社杨卫东说,“今年养殖难度比往年大许多,大闸蟹在四壳蜕壳过程中,死亡率比往年高得多,优质蟹面临价高货少的局面,加上养殖成本大幅提升,9月下旬大闸蟹上市后,价格肯定得涨!”李建伟也预计固城湖大闸蟹价位会比较高。
根据阳澄湖大闸蟹协会的数据,去年阳澄湖大闸蟹整体产量为1.09万吨,预计今年3两半到4两的大闸蟹占五成左右,大蟹的产量较往年要减少近两成。相关人员预测,物以稀为贵,今年优质大闸蟹的价格将上涨20%。
3问:
应对高温常态化趋势,往后的螃蟹该怎么养?
气象学家预计,类似今夏的高温天气,未来可能会继续出现。应对高温常态化趋势,专家们表示,我省蟹农养蟹的理念和模式亟待改变。
“种草模式要改变。”潘建林建议,明年我省蟹塘养殖要种植复合型水草,早期种植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中后期再种伊乐藻。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了解到,我省不同产区有不同的水草养蟹模式, 泗洪的模式是螃蟹过年卖,密度高、产量高,属于后期晚上市的螃蟹,塘口种的是伊乐藻。而高淳塘口水草三分之二种的是苦草,高温损失较小。“应对高温天气,除了复合型水草,可以种些黄花水葫芦,长得快、根系发达,形成浮床后根茎间空隙更大,通透性好,螃蟹可以到里面蜕壳。”葛家春说。
金坛江苏长湖农业公司负责人秦亮告诉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亏得今年种了复合型水草,保住了200亩塘蟹。”当地一半养殖户全塘种植伊乐藻,损失惨重。金坛长荡湖螃蟹养殖技术、模式领先全国,塘口大都种伊乐藻,螃蟹密度高、产量高,亩均可达300到400斤,放扣蟹时,在低温阶段的伊乐藻长得特别好,但一遇高温天气,容易缺氧死亡。
“除了改变种草模式,还要调整养殖品种、模式,提早放养蟹苗。”潘建林建议,“养殖密度要减少。”
螃蟹不仅仅是要大,还要好吃。李建伟介绍,高淳螃蟹中秋一般二母(二两重母蟹)好吃,四母(四两重母蟹)就不一定好吃。现在有大规格蟹苗,养大蟹有办法,“可品质上比过去总差一点,不能打100分,为什么缺一把‘火’?以前高淳一亩放几百只蟹苗,品质的确好。现在放一两千只,种的苦草就保不住。为了螃蟹质量好,就种伊乐藻,遇上高温,伊乐藻又保不住,用轮叶黑藻,螃蟹质量就差了。”他说,放养密度每亩1300—1400只,风险比较大。螃蟹密度不要放太高,单只精品螃蟹价格卖上去,蟹农就不需要冒这么大风险。“有销路的要养精品,有技术的搞生态养殖套养龙虾等,上半年养虾,囤养两茬。还有‘六月黄’模式,卖了‘六月黄’套养罗氏沼虾。”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徐跑建议,池塘养殖产业模式按“863”模式精养,减少养殖密度,每亩蟹苗投放量从1000只减少到800只,回捕成蟹600只,亩产值3万元,大闸蟹个头增加了,产量提高了。“阳澄湖水系是弱碱性,养出的螃蟹味道就是有点甜,价格比市场同规格蟹要高出一倍以上。”今年高温,阳澄湖区养殖因水深影响较小,塘养也因“863”精养模式,养殖密度小而明显受益。
“销售模式要改变,好蟹要卖出好价钱。”李建伟在今年螃蟹销售价格上更谨慎,今年一是中秋螃蟹价格会比较高,后期两个月扎堆上市;二是蟹卡送礼销售额可能下降;三是如果疫情反复,螃蟹价格有不可控风险。他建议蟹农“没有渠道的要抓紧卖,不能惜售”。
品牌对价格的拉动大,要更加注重品牌养蟹。“蟹多长一两,价格相差悬殊。”阳澄湖蟹农黄宗男这几年每年大闸蟹产量五六千斤左右,都是被苏州纯太农产品发展有限公司买断,销售几乎没有压力。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在湖区看到,黄宗男养的公蟹称重已有四两二,“9月底还在育肥阶段,阳澄湖蟹是不舍得卖的。”
阳澄湖大闸蟹是全国螃蟹行业的标杆,“昆山营销阳澄湖大闸蟹做得最好。”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计华明介绍,仅昆山巴城,3000个养殖户3万亩螃蟹,就吸引外地游客300万人,产值30亿元以上。他认为,现在来看,市场风险大的是那些没有品牌、缺少营销渠道的纯养殖户。蟹农要积极改变经营模式。我省其他地方的优质河蟹,应打响螃蟹品牌,做好产销融合,直接对接终端客户进行品牌营销,提升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原题:深读|螃蟹三问:当前“蟹灾”怎么救? 秋后蟹价贵不贵? 往后螃蟹怎么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