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热!
今天中午12时
徐家汇站以39.8℃的气温
高居全国气温排行榜首位
随后气温又冲上了40℃!
说实话
这个第一真不想要!
随着上海高温红色预警再度拉响
今天又是被热化的一天!
上海中心气象台7月14日11时05分更新高温橙色预警信号为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预计今天中心城区、浦东、闵行等地的最高气温将达到40℃,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更新为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这是上海继7月10日以来
第3次“喜提”高温红色预警
不少网友感叹
虽然有心理准备
但是高温暴击
实在来得有点凶猛
东东还要提醒大家,外出时注意防晒,尽量避免在烈日高温的环境中长时间行走或进行强体力劳动,一旦出现头晕、中暑等情况,应尽快选择阴凉通风处休息,并注意补水。
警惕!多地多人确诊,
有患者脏器“像被煮过”……
夏日炎炎,持续高温
人们常说“热死人了”
这并非一句玩笑话
今年全国各地
已有多人确诊“热射病”
相关话题也冲上了微博热搜
浙江一车间工人因热射病
多脏器衰竭死亡
7月6日,浙江一名49岁的男性在车间工作时突然昏倒,被紧急送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入院时体温高达40.7℃,已经休克。经检查,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并伴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经过31个小时抢救,于8日凌晨去世。
该院近一周已接诊3名热射病患者,一名70岁女性在家没注意防暑,午睡时出现高热、意识模糊,送医时体温达42.5℃,多脏器衰竭,目前仍在抢救。
记者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了解到,该院急诊近日每天接到热射病患者,就诊者中的年轻人多为劳力型热射病,老人为非劳力的经典型热射病,不及时治疗后果都很严重。
河南一男子患热射病
“体内所有脏器像煮过一样”
今年6月,郑州一名男子就因为中暑突然昏迷。被送到医院的ICU病房抢救时,医生监测他身体的核心温度已经达到了42.3度,体内所有的脏器就像在水里“煮”过一样,多脏器出现受损,最终医生诊断其为热射病,也就是重度中暑。
上海一老太太外出办事昏倒
因热射病导致死亡
7月12日,上海仁济医院急诊科接诊到了一名70多岁的老太太。据家属反馈,当日上午10点多老人外出办事,穿了外套,背了个包,中午回到小区门口出现了呕吐、继而昏倒的情况,120救护人员在帮老人抬上救护车时,紧急帮她做了心肺复苏,随即转运到医院抢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急诊科医生王世伟表示:“当时,老人的最高体温在41-42℃,送入医院后经一系列紧急抢救,仍然没有抢救回来,怀疑是热射病导致了死亡。”
王世伟介绍:“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如果不及时救治,其死亡率高达40%-50%。导致热射病的原因主要是长时间处于太阳直射下,且进食、进水少,已有初期中暑先兆、身体抵抗力差者尤其要注意。
此前
东东就“热射病是什么”
“该如何预防、应对热射病”
发布过小贴士
↓↓↓
相关链接:热射病是什么,该如何预防?
上海市总工会发出工作提示!
防止高温作业伤害!
炎炎烈日下
仍有很多劳动者坚守在高温岗位
高温劳动保护和防暑降温工作
刻不容缓!
上海市总工会
向各区局(产业)工会
发出工作提示
要求降低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
对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危害
防范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等
职业性中暑事件发生
1
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
协助用人单位在高温工作场所配备必要的通风或降温设备设施,如防晒遮阳棚、移动式送风风扇、喷雾风扇等。
在高温工作场所配备防暑饮料和急救物品,如绿豆汤、糖盐水、盐茶水、含盐清凉饮料等,以及清凉油、人丹、藿香正气水等急救药品和冷水、冰块、毛巾等降温用品。
2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协助用人单位科学安排工作时间。
针对建筑等行业职工,可采取避开日光强烈、气温较高的时段(如11时至15时),选择早晚温度相对较低时段开展工作,坚持“做两头,歇中间”。
针对环卫等行业职工,可采取轮换休息,缩短连续作业时间等方法,降低劳动强度。当气象部门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时,要调整工作安排,停止户外露天作业。
3
发放劳防用品和高温津贴
配合用人单位向高温作业劳动者发放必要的防暑护具、药品等劳防用品。
应提醒用人单位按照有关规定按时足额发放高温津贴。
不能以高温作业现场提供的防暑降温清凉饮料和急救药品充抵高温津贴。
4
开展高温慰问“送清凉”
协助用人单位行政,落实高温慰问专项资金,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人群,积极开展高温慰问“送清凉”活动。
结合“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大走访、大排查工作,关注职工诉求,配合用人单位尽力协调解决高温作业职工反应的现实困难。
5
发挥好工会服务阵地作用
统筹利用工会自有资源和各类社会资源,发挥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健康服务点、职工服务中心等工会服务阵地作用,为高温天气户外作业职工提供避暑休息便利,帮助环卫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及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等户外职工群体切实解决在高温天气“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的现实问题。
6
加强对特殊人群关爱
配合用人单位,对患有不适合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以及三期女职工等特殊群体,调整其工作岗位或作息时间。
要加强对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关心关爱,安排长时间穿戴各类防护用品的抗疫工作人员定时休息,采取各类有效降温措施。
综合@上海市天气、澎湃新闻、申工社
部分文字作者:刘轶琳
来源: 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