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深山藏瑰宝”,确实在福建闽西南的山区就有着被誉为“东方古城堡”的土楼群。这些千姿百态,种类繁多土楼就像一座座艺术殿堂,体现了客家的山乡文化神韵。土楼是原生态的绿色建筑,是以当地丰富的土、木、石、竹为主要用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循环利用,以最原始的形态体现了现代人们所追求的绿色建筑。土楼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
土楼是中华传统家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每一座土楼,如同一个“大家庭,小社会”。在土楼内,同宗同祖同血缘的几十户上百人,居住在同一屋顶下,厅堂、水井、粮仓、畜舍、厕所、澡房、私塾、讲堂等等一应俱全,形成自成体系。楼内无贵贱等级之分,平等聚居的小社会。这种既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又极富美感、壮观的民宅,反映了客家人典型的传统家族伦理和亲和力,也反映了客家人融洽和睦的家风和平等团结的传统。这种独一无二的土楼起源于唐代,到元末明初已蔚然成风,历经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独具特色的模式和她特定的文化内涵。
福建现存三万多座土楼,而在龙岩市永定区的永定土楼就有二万多座,占福建土楼的三分之二,其中有著名的圆楼360座,著名的方楼达4000多座。永定是福建现存土楼最多,最集中的区域。 永定土楼千姿百态,种类繁多,以方形、圆形为主,还有八角形、五角形、万字形、交椅形和椭圆形等等。永定土楼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依山就势,布局合理,自成体系,又极富美感的建筑艺术。
说到永定土楼不得不提福建的土楼王——承启楼,她是土楼中规模最大的圆楼,圆土楼在众多的土楼形状中,被认为是最为神奇和最有魅力的,因为在远古时代,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古人以圆和方代表天和地加以崇拜。尤其认为圆具有无穷的神力,给人带来万事和合、子孙团圆。
承启楼以她高大、厚重、粗犷、雄伟的建筑风格和庭园院落端庄秀丽的造型艺术,与周围如诗如画的山乡风貌融合,让无数人叹为观止。承启楼始建于明崇祯年间,至清康熙年间竣工,历经 3代,长达半个世纪,其规模巨大,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她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
“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 。承启楼直径73米,外围周长1915米,走廊周长229.34米,全楼为三圈一中心。外圈4层,高16.4米,每层设72个房间;第二圈二层,每层设40个房间;第三圈为单层,设32个房间,中心为祖堂,全楼共有400个房间,3个大门,2口水井,整个建筑占地面积5376.17平方米。全楼住着60余户,400余人。
“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这幅承启楼门前的门联形象地说明了承启楼名字的缘由。福建土楼的选址都非常讲究风水,承启楼楼前面是一片开阔的田野,附近有数十座大大小小、或圆或方的土楼,他们错落有致高低起伏,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土楼画卷。承启楼以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格,宏大的规模、精巧的结构,在1981年被收入中国名胜辞典,号称“土楼王”,与北京天坛、敦煌莫高窟等中国名胜一起竞放异彩。2008年7月,又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永定客家土楼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的建筑艺术、建筑风格都积淀了独具特色的模式和文化内涵。她们以自然村落为单位,错落有致、和谐协调地与蓝天大地、青山绿水融为一体,组合成气势磅礴、壮丽非凡的土楼群体。土楼的结构充分体现了客家人世代相传的团结友爱传统。试想数百人居住在同一幢大屋内朝夕相处,和睦共居和睦相处是非常重要的,从这一点可看到客家人淳朴敦厚的秉性。一进入土楼,你立即就能感觉到那种厚重的的人文历史感和温暖和谐的生活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