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南麓的县级市遵化,受到了来自全国媒体的高度关注,记者们纷纷聚焦遵化的教育问题。这其中,一篇名为《遵化2021年10大民生实事承诺,通达学校项目兑现了吗?》的报道,引发大量转载。
随之,不少遵化的学生家长纷纷致信媒体和相关部门,反映孩子所在学校由于大班额引发的种种问题,希望民生实事承诺真能一诺千金、落地成金,让孩子能在相对舒适的学校环境中被踏踏实实研究教育的老师点石成金,而不是苦于种种弊端,好端端的一块块金子变成了纷纷厌学、辍学甚至失学的石头。
遵化的教育到底怎么了,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带着这些疑问,在新学年开学之际,记者深入遵化,采访家长、学生、老师等人,展开了一次实地探访。
遵化城区中小学大校额、大班额现象普遍
按照《河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冀教基【2011】32号),城镇标准化完全小学招生规模一般36个班,45人/班,最多不能超过50人/班;标准化完全中学36个班,50人/班,最多不能超过55人/班;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招生规模一般36个班,班容量最多不能超过50人/班。超出国家规定校额、班额上限的称之为大校额、大班额。
据记者调查了解,参照不成文的规定和城区办学惯例,目前遵化一实小、二实小、三实小、六实小应控制在2800人左右;四实小、五实小1600人左右;遵化二中生源规模应控制在4000人左右;遵化三中3600人左右。即使如此,根据这些学校的实际情况,仍超编严重,而且现在事实上已经形成了超大校额、超大班额的状态。
按照河北省政府规定基本标准计算:遵化城区完全小学和城区完全中学最多生源不能超过36个班,即城区6所实验小学每所小学36个班×45人/班×6所实验小校等于9720人;城区2所中学36个班×50人/班×2所中学等于3600人。
而根据记者调查,现在遵化城区小学学生实际总量在22800人左右,超出规模标准13080人左右,相当于多出近8所小学的标准规模;遵化城区完全中学二中、三中学生规模在12000人左右,超出规模标准8400人左右,相当于多出近5所完全中学的生源规模。
(遵化六实小拥挤的教室)
按遵化城区中小学“办学惯例”计算:遵化城区6所实验小学,除了四实小(1600人左右)、五实小(1600人左右)在城区边缘地带,一实小、二实小、三实小、六实小每所学校生源规模应为2800人左右,6所学校共计14400人。
记者调查了解到,这6所实验小学每年小学毕业生需要入学初中3800人至4000人左右,城区二中、三中学生规模将达到12000人。也就是说,除了1所民办学校招收约1000人,遵化二中、三中需要招收学生11000人。按标准生源规模超出4200人,又相当于多出1所二中招生规模。目前,遵化二中132个教学班约7000人,其中总校约6000人,东校约1000人;第三中学约4000人。
大校额直接导致大班额的产生,遵化城区6所实验小学,除四实小、五实小以外,其余4所实验小学都存在严重的大班额现象,班容量六十七人以上的臃肿班级相当普遍,甚至80余人挤在一间教室里的情况也不罕见。如六实小按惯例应设48个教学班,每个班最多不超过55人,生源总量不超过2800人。但是,据了解,目前六实小56个教学班,每个班70余人,最多的82人,在校生规模达到4200多人。
(拥挤的教室)
在采访中,家长们纷纷表达了对大校额、大班额的不满。
一位家长说:“孩子每天放学回家,都会反映各种名样在校中的问题。今天看不见黑板,明天前排遮挡;夏天太热回家头疼,冬天又太冷冻得感冒。就是因为班容量太大,孩子太多,七八十个孩子挤在一间教室,冬天无暖气,夏天无空调,配套设施不行,本是宽敞的教室,挤得满满登登。毫不夸张地说,再加一张桌子都能挤到教室外面去了。就是这样的环境,让为人父母的我很是担忧。本希望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可孩子过的并不开心。”
大校额、大班额引发后果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遵化教育普遍存在的大校额、大班额问题,直接引发了不少后果。这些后果,在家长们接受采访及其书面情况反映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一位家长说:“每个班级的孩子都有六十多个。夏天孩子们挤在一起,空气混浊,电扇嘈杂,影响到了孩子的健康。更严重的是,后面的孩子根本不能听清老师的授课内容,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班上学生多,老师根本看顾不过来,也有安全隐患。”
另一位六实小的家长说:“在六实小,小孩子马上就升四年级了。所在班级里有四个电风扇,要是在夏季,教室里的味道实在不怎么样。班上将近80多人,班容量较大,老师也无法顾及到每一个孩子。学校对体育课问题不是很重视,孩子的户外活动少之又少。”
后果是这样的——
后果一:教室拥挤,气氛烦闷。在某小学,记者看到教室里满满当当地摆满了桌椅,70多个学生乌泱泱挤在里面,桌挨桌、人挤人,前排孩子紧靠讲台,后排孩子背贴墙面,让人感觉心情烦闷,视线模糊,情绪倦怠,后排的孩子几乎看不见黑板,听不到老师讲课,老师也无法走下讲台,和学生开展教学互动。同时,老师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更让学生缺乏积极反应,“填鸭式”教育的氛围十分明显。
这样的后果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大班额班级的学生将教室空间占得满满的,坐在后排的学生看不清楚板书,更听不清老师在黑板上授课的内容,提问环节老师也没有办法关注到每个学生,老师所讲内容也很难让所有学生有效地掌握,要想得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自然是缘木求鱼。
(拥挤的教室)
一位小学二年级的家长在来信中反映说:“第一,学校体量太大,每个班级70多人,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质量。老师讲课维持课堂纪律也很辛苦,顾及不到每个学生。一年下来,有的学生老师都叫不上名字来。不被关注的孩子,很可能就产生厌学心里。第二,近两年出现频繁更换年轻老师的情况,这样对学生来说很难适应。回家听到最多的就是‘妈妈,我们又换语文老师了’。有很多实习老师经验不足,上课维持不了课堂纪律,耽误孩子正常上课学习。第三,因体量大,孩子活动空间非常有限,小学阶段就该是孩子释放天性在玩中学。体育课在室内上或者经常不上,下课时间都被排队上厕所占用了,根本没有时间应该是甚至不允许到操场跑跳。这样的学习氛围很压抑,孩子心理有压力,学习成绩也真的让家长堪忧。我孩子一年级成绩优异,均在95分以上,二年级频繁更换老师,本次期末成绩下滑,数学跌到90分,孩子自己也紧张。我家老大一年级-三年级都是在老家上的,各科成绩都在90分以上。转学上来后,成绩直线下滑到七八十分,花钱给孩子补课,真是操碎了心。”
由于人多空间小,教室里空气浑浊,浮尘飞扬,极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教室的学生严重超员,座位之间非常拥挤,前后桌的距离刚好放一个座椅,两排课桌之间只能容下学生直坐,学生坐着几乎无法自由活动,从桌仓里拿书都很困难。大班额的出现,导致学校师资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满足不了教学要求,师生之间的交流机会也相对减少。教师批阅作业的工作量加大,教师间的竞争十分激烈,教师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身体常常处于亚健康状态。
后果二:职能教室,成了摆设。图书室、实验室、微机室、语言室、少队室等,由于班额大、人员多、空间小,它们的很多功能被削弱。学生难以到图书室看书,微机室、实验室的座位数不足,只能一半人数上课,不能全员同时参与,或只派代表参加课后沟通交流,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挥,更难以顾及中等生和后进生。
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同步成长。课堂上,一些性格内向或不听话的学生,与思维敏捷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相比,形成强烈反差,而且教师又没有充分时间特殊关注和个别指导,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严重。尽管老师因材施教,但精力毕竟有限,使“个别”学生渐渐处于被遗忘的状态,让那些本来能转化的差生变得越来越差。面对这种“害”学生的现象,老师往往爱莫能助。
后果三:操场超负荷,校门口超拥挤。体育课很难按规范达到课时要求,减少一半以上甚至三分之二左右,对学生的体能锻炼和身体健康构成潜在不良影响;课间操和课外活动划时段分年级进行;不少学校无法集中统一举行升旗仪式,只好挪到教室举行;每天上学、放学时段,不少学校校门口拥堵不堪,学校只好派教职工专门儿看守疏散,才能确保学生安全,负责疏散的老师表示每次都是提心吊胆,生怕出事儿。
这就严重影响了师生安全。学生的安全管理是压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心中的一块石头,大校额、大班额加大了日常管理的难度,升国旗、出操、课间活动,很容易发生拥堵,遇到紧急情况时也不好疏散,严重影响了师生的在校安全。
(拥挤的教室)
后果四:交流中心(会议厅)难以正常使用。在某学校记者看到,原规划建设交流中心(会议厅)是用于年级组集中教学、培训等活动使用,厅内494个座位,但现在每个年级已超过600人,根本无法使用,基本成了摆设,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极大影响了年级组集中教育、教学及各项活动的开展。
后果五:课下活动,基本不动。在某学校记者看到,正常情况下三楼至一楼只能满足180名学生上下,因为班容量大,每层楼400人左右,一是师生进出不方便;二是楼道、楼梯拥挤,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三是十分钟下课时间学生们来不及活动,一坐就是半天,根本动不了。结果,课下活动全成了基本不动。
后果六: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在某学校记者发现,按目前现状该校应配备教师221名,而现在只有116名。在这种情况下要开展正常教学,学校只能外聘临时代课老师50多人。而代课老师却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相当不好管理,造成有的班级半年换两三次老师。音体美教师的匹配更是缺失,多是邀请校外的教育机构开展教学活动,很难达到每周的课时标准,更达不到按规范要求开展教学。
同时,这也严重影响了校际间平衡。大班额招生与大校额办学相辅相承,在中小学生源总量原本超员的前提下,城镇学校的生源还在急剧增加,而乡村学校的生源在相对减少,这就造成了农村与城区学校的发展不平衡,使得教育均衡发展出现了新的问题,进而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学校本来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是一片不受污染的净土,但家长为了能让孩子进入城区好学校、好班级就读,不惜找亲托友甚至走后门拉关系批条子,学校领导为了照顾关系,不得不被动接收学生。从而误导了家长,认为只要有关系就能读书的错误思想,滋生了不良社会风气。
优质民办学校项目疑似被搁浅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遵化城区中小学校“大校额”、“大班额”的现象,在当地已是老生常谈,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的不良影响和种种弊端显而易见。据记者了解,近10年间,只有2013年遵化高级中学、遵化一中的两个学生考入清华和北大,其中还有一个是特长生。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只有消除大校额、大班额,才能为遵化的孩子们创造更加宽松、安全、健康的学习空间,最大限度的满足孩子们“有学上”、“好上学”、“上好学”的迫切需求,才能真正实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目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政府和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而要从根本上使遵化教育的大校额、大班额彻底“消肿”、“瘦身”,就要立足新型城镇化发展和生源急剧增加的实际,调整,完善教育布局,充分发挥政府财政主导、民间资本辅助的作用,积极扩充教育资源供给。
通过信息检索记者发现,遵化市政府早在2018年3月26日第七届十五次常务会议(遵政常【2018】3号)上就指出:以民办公助新模式筹建遵化市第四中学(后更名为遵化市通达学校),并将其列为2021年10大民生实事承诺。
记者注意到,在以往的媒体报道《多位知名专家:通达学校满足了遵化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中,以教育部法律顾问、第十届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执行会长孙霄兵为代表的多位法学界、教育界知名专家,也认为通达学校的设立满足了遵化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有利于解决遵化教育资源不足、不均衡、不够多样的问题。
(通达学校及小圣幼儿园全貌)
专家们同时认为,遵化市通达学校的设立有助于缓解遵化市教育资源紧缺现状、有利于贯彻现行“人口新国策”的法律整体意见和教育精神、国家发展人才战略,是“释放生育潜能”的重要支点,并符合宪法精神。遵化市鼓励设立优质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有助于缓解教育资源短缺问题,推动个性化发展。根据遵化的教育实际,无论是从解决保障性还是满足多样性,无论是家长和学生被动分流还是主动选择,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优质的民办教育将会更好地满足个体家庭和个人需要的“个体性”。
而在另一篇媒体报道《遵化市通达学校:一座城的教育梦,一个人的报国情》中,这所学校的规模和高品质令人赞叹。遵化市通达学校及小圣幼儿园总投资4.7亿多元,学校管理团队来自北京市海淀区,多为全国名师。
该教育项目总用地面积57346.26平米,总建筑面积81891.77平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宿舍及食堂楼、综合教学楼、剧场、交流中心、幼儿园及其他辅助设施,全部采取国内名校标准。其中,综合教学楼总建筑面积28578.94平米,共有行政教室99间;宿舍楼含无障碍宿舍两套,可为近2000名学生提供住宿。剧场建筑面积5645.54平米,主要包括970座的礼堂及其配套用房,可满足学校文艺演出、集会、戏剧及小型话剧的演出要求及学生活动等功能要求。
(通达学校教学楼内景)
有参观过通达学校的孩子对妈妈说:“妈妈,这个学校忒好呀!能把我送这上学来不?”随之,妈妈就咨询学校工作人员,却被告知学校的小学、中学暂不招生。这位妈妈还有一个马上要上幼儿园的孩子,当听说通达学校不让招生之后,她长叹一声说:“这么好的学校建成之后不招生,是不是太可惜了?”
另一位参观过通达学校的家长,更是直接了当地说:“通达学校我去里边转过,我看非常好。想把孩子送那儿上学去。为啥建好了却不让干了呢?听说幼儿园也不让招孩子了,是真的吗?有钱为啥不让花在遵化呢?好多家长都把孩子送天津去了,给人家增加收入。不知道领导都想啥呢?多好的学校啊,比大学都先进。”
遵化市通达学校——这所遵化市甚至河北省都少有的新建高标准优质民办学校,疑似由于被当地政府误读相关政策而暂时搁浅。至于更详细的原因,记者将会追踪报道。
(吕梁风/河北报道)